劉燕
摘 要:縣域經濟,是以縣級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以縣級政權為調控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優化配置資源,具有地方特色和功能完備的區域經濟。就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形勢下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農業產業化、小城鎮建設以及生產力與科技水平低等問題提出可行的經濟發展策略,進一步推進縣域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大力發展縣域經濟不僅關系到城鄉經濟的統籌發展,對于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現代化的農業,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經濟發展 瓶頸問題 路徑分析
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 (2017) 04-0084-01
一、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瓶頸問題
1.農業產業化問題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體系中最為基礎的部分,是城鎮經濟和農村經濟的復合體。目前,傳統農業在縣域經濟發展中所占比例仍然較高,農業經濟依然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體。農業產業化問題是當前縣域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突出問題,這一問題處理不到位,勢必會影響縣域農業結構調整以及資源合理利用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從而嚴重制約著縣域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
2.小城鎮建設問題
就縣域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小城鎮建設問題是一個突出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小城鎮規劃建設的整體效果,甚至嚴重制約著縣域農業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城鎮化進程的推進需要大力降低傳統農業發展的比例,同時不斷增加現代工業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
3.生產力與科技水平低的問題
生產力與科技水平是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因素,對于縣域經濟也不例外。而當前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生產力與科技水平低的問題,缺少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嚴重制約著縣域農業科技項目建設以及農業技術產業的發展,對于地區綜合經濟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二、縣域經濟發展瓶頸問題的路徑分析
1.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業產業化問題的妥善解決,以下從扶持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壯大農村經紀人隊伍以及深化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三個方面入手,提出縣域經濟發展的具體策略。一是大力幫助和扶持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在縣域經濟發展中龍頭企業起到了帶頭的作用,它帶動著農業向產業化的發展。對此,針對于龍頭企業來講,要對其制定一個可行性的實施措施,對于龍頭企業的各項申請都要給與優惠,大力的引進一些龍頭企業,在今后的發展中,要重點對農產品的加工業進行培養和擴大,提高產品質量。在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為了符合市場的需求,要幫助一些龍頭企業和農戶建立“利益均沾,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二是培育壯大農村經紀人隊伍。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帶動下,農業經濟的發展要以市場為發展導向,制定一個可行性的管理規章制度,要大力的培養和幫助農村經紀人,使農村經紀人的隊伍不斷的發展和壯大。三是深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在耕地資源減少的情況下,調整好農村耕地區域面積結構,合理利用農業資。調整就業結構,要將農村的勞動力盡量的轉移,將種植業的勞動力逐漸的轉向農業的加工服務業或是非農產業分流,同時這也是實現小康社會的主要途徑。
2.為促進小城鎮建設問題的妥善解決,在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應當結合地區農業生產現狀,采取可行的經濟發展策略,具體分析:一是堅持走農業產業化及鄉鎮企業二次創業之路。也就是說,在小城鎮建設過程中,應當在堅持農業產業化的同時,積極促進鄉鎮企業二次創業,將小城鎮建設與農村經濟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促進小城鎮建設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并且有助于推進縣域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在小城鎮建設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的過程中,應當關注小城鎮建設具體特點,通過協調促進,優勢互補,推進縣域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二是充分做好小城鎮建設規劃工作。在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形勢下,若想要扎實推進縣域經濟的發展進步,應當在小城鎮建設過程中充分做好建設規劃相關工作,對小城鎮進行合理的規劃建設,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當前縣域經濟發展中的小城鎮規模小、水平低等問題,全面推進小城鎮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為縣域經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三是結合小城鎮發展實際,積極創設多元化的投資體系。當前縣域農業經濟發展的資金有限,為確保資金運用的合理性,應當在小城鎮建設過程中創設多元化的投資體系,結合市場經營模式調整資金投入力度,并充分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為縣域農業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提供可靠的資金支持。四是加快小城鎮綜合發展步伐。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應當加快推進小城戰建設步伐,應對土地改革使用制度進行優化調整,政府在準確把握縣域經濟發展特點的基礎上,積極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依據。
3.就當前縣域經濟發展中生產力和科技水平低的問題提出可行的發展策略。一是重點突出農業科技項目建設,發展技術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強化全面對外經濟技術合作,采用正確的方法來改善環境,從而吸引投資商。重點開發有實力的技術企業,讓這些有實力的技術企業成為真正的龍頭企業。二是在縣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重視突出技術的創新,對傳統的工業進行改造和提高。采取使用新技術的措施加快傳統產業的改造步伐,同時還要提升傳統產業的技術質量。大力發展并引進一些高新技術,將促進技術和農業資源的優勢互相融合到一起,同時政府要給與一定的幫助和支持。盡快研發出新產品,提高市場占有率。三是將農業科技進步放在重要的位置還要高度重視并突出,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包括農作物良種化、高效養殖科技、農產品加工技術、農村科技引導與培訓。四是提高科技意識觀念,為科學技術的大力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強化科學研發建設發展的力度,并創建完善的專家顧問體系機制,大力提倡科技人員的參與和做好技術服務的分配,盡量的發揮科技人員的潛能。
縣域經濟在整個社會的運行與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進步,縣域經濟也面臨著特殊的發展形勢。為切實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結合新時期縣域經濟發展中的農業產業化問題、小城鎮建設問題以及生產力與科技水平低等問題加以全面分析,并積極采取可行的措施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從整體上拉動國民經濟增長,改善社會群體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關于縣域農業經濟發展戰略若干問題的思考[J].科技與企業,20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