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馥源
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發展,在教學的過程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新課程改革發展要求在班級的管理過程中實現中職學生班級管理的自主化。班主任要立足于學生發展的實際,在教育和管理中讓學生實行自我教育管理。本文從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以及實現班級自主化角度進行探析,旨在提高中職學生群體以及個體的自我教育能力。
關鍵詞:自主化管理 自我教育能力 班級內在文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 (2017) 04-0149-02
在我國當前教育階段,要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實現班級管理的自主化,就需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立足于學生角度來探索教學方法,形成一個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現階段我國中職學校的教學目的是為了培養一批職業性綜合能力的人才,為社會的發展建設貢獻力量。在班級自主化管理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信任并尊重班級群體中的每位學生,為其學習與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讓學生在學習以及生活上能夠實現自主化的管理,長期的發展下也能緩解教師以及班主任工作的壓力,從而讓教師能更好地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做出有效的計劃指導。
一、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實現班級管理自主化的意義
在當前中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承擔著巨大的壓力,因為中職學生受到年齡及其他方面的影響,自身文化程度以及綜合素質受到相應限制。教師一方面要注重學生成績的提升,另一方面還要考慮每位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在中職教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實現班級管理自主化,從一定程度上可以明顯緩解教育工作者的壓力。同時也為學生開辟了一條自我管理、全面成長的道路[1]。
在學生的管理教育過程中,實現學生自主化管理是管理工作的最高層次。自我教育和管理順應當前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的需要,他們渴望得到尊重,也想擁有一定的自我空間。在自我教育管理的過程中,學生追求更高的標準,實現自我的價值,從而體會到更多學習的快樂。這從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當前我國實行的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教育各階段實現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
二、自主化管理在未來教育中的發展前景
當前教育中面臨的難題之一就是師生之間的矛盾突出,教師與學生雙方都面對著巨大的壓力,長期的發展下去,會影響教育的發展。面對這樣的現實問題,在中職班級實行自主化管理顯得尤為重要。這是一種相信學生、依靠學生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極大地緩解師生之間的矛盾,為學生解除了過去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當師生都處于和諧平等的學習氛圍中,這將更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在未來的教育中具有實際的發展意義。不僅滿足了時代對于教育提出的各項要求,又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是一件長久且深遠的工作。
三、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實現班級自主化管理的具體策略
新課改中明確要求在教育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僅是促進學生成績的提高,還要考慮到學生今后的全面發展。中職教育主要是培育更多技能型的人才,教師要根據教育的目標及內容制定相關的管理條例,定期對學生進行培訓講解,讓學生明白制度的重要性。之后可以將班級管理制度的擬定權交于學生,讓學生根據需要來制定各項規定,再根據班級學生的建議及實際需求進行相應調整,讓班集體的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管理事務中。將班級各項管理權分散到學生的手中,讓學生切身感受到主人翁的地位,從而更好地進行自我約束管理,從而到達班級自主化管理的目的。
1.將學生作為班級目標的制定者
加強學生自我教育以及實現班級自主化管理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認識到管理制度的重要意義,在班主任的引導下進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將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實到教育的實處。
班級不僅是學生上課學習的場所,同時還承載著一個群體之間的靈魂,包含著師生之間的情感所在。班主任可以根據學生們的特點,將班級布置成適宜學習的場所,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家的溫暖。學生一起為班集體進行相關的布置,通過一起努力美化教室,讓學生之間更好的協作相處,者更利于教育凝聚力的形成。
過去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承載的大多都是教師的管理意愿,沒能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考慮。這不僅不利于學生實行自我教育,長期的發展下去還能讓學生形成叛逆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育的發展。教師可以先在班級宣傳有效管理的實例,讓學生感受到制度的重要性。然后通過各類討論會以及班委會的形式,聽取學生的意愿和心聲,總結制定更為有效的辦法。然后讓學生自行實施,在實施的過程中,學生便會進行自我約束和管理,無形中也就提高了自主化管理的有效性[2]。
2.將學生作為班級各項工作的管理者
在日常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該積極為學生闡述講解自治與管理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作為班級的一員,應該如何為班級的發展建言獻策,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當學生的思想意識得到有效提升后,便會付諸更多的實際行動來加強班集體建設。在實現自我教育以及班級自主化管理時,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從根本上帶動學生思維創造性的發展。讓學生在自我的崗位上都能完成自己應做的任務,從而樹立為他人服務的意識。對班級學生進行輪流的分工,從實際工作中培養他們處事管理的能力,形成有效良好的管理氛圍。管理要從各個細節入手,真正做到有條不紊,更加規范科學化,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管理能力[3]。
3.實施小組責任監督制
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將學生進行相應的分組,針對班級的各項具體任務,進行明確分工。對班委干部進行定期培訓,讓其明確自身的職責所在。班集體的各項工作均有學生負責,將學生的長處優勢發揮到最大化,使得每位學生都能在班級管理中找到自我的價值所在。不管是衛生還是紀律各方面都進行合理人員配置,管理人員會樹立起責任意識,從而約束自身行為。學生群體之間相互輪作,互相學習,更有效地減少違紀現象的發生。小組成員之間相互監督,共同進步,從而帶動班集體整體管理效率的提升。
四、實施學生自我教育以及班級自主化管理的思考
在一個較為完整的班集體中,每位學生之間都存在著自身的個性差異,這是會出現的必然現象。教師要將這種差異性轉化為班級管理的重要資源,讓每位學生都能在自我管理的過程中發揮出各自的長處。中職學生的道德方面以及學習能力對今后的學習及就業具有重要的影響。在日常的學習中,定期開展各類有效的技能交流活動,讓學生從中得到更多展示以及學習的機會,從中找尋更多自我價值的認可。讓每位學生都能明白自身存在的不足,實現自我管理教育。在職業技能培養的過程中,讓學生進行充分的實踐操作,這對于提高中職學生的實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班級自主化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的才能得到施展,讓學生根據自身性格特點在班級管理中發揮出實際用處,能積極參與到各項管理事務中。由過去班級管理中的被管理者轉換為班級管理的主人,讓學生切身體會到主人翁的責任感。這是一項的長期的發展計劃,教育工作者需落實到實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推動素質教育的快速發展。中職教育旨在培養塑造更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綜合性技術人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管理能力,能夠使學生今后更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結語
總而言之,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實行班級自主化管理在當前教育階段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我國當前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在此項工作實行的過程中,會面對諸多難題,這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中職班主任及相關教育工作者要從班級學生的實際出發,改變過去傳統的管理方法,認識到自主化管理改革的重要性。在管理中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出每位學生的優勢所在,探究出更為有效的改革辦法,為學生今后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普布德吉.淺談如何搞好班級管理工作[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4):90-90.
[2]錢進明.試論班級管理中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教研版),2011(2):43.
[3]張韶東.淺談班級管理中學生的自我教育[J].廣西教育B(中教版),201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