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超然
摘 要 目前,河南省城鎮居民收入不斷提高,消費結構有所變化。基于此,分析了對消費結構變化,并提出以下改進措施:合理調整食物生產結構,強化居民的營養安全意識,提倡科學的膳食結構,增加人民收入,提升消費檔次,加快城鎮化進程,引導農民消費需求新觀念。
關鍵詞 可支配收入;食物消費水平;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F224;F323.8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6.035
人類最基本的消費行為是食品的消費,這會關系到人的生計、養家糊口和成長。新中國成立前,我國是一個貧窮、制度腐朽、落后、混亂、閉關鎖國、被帝國主義、官僚主義和封建主義壓迫的國家,人均國民生產值很低,人們的壽命很短,很多中國人處于中度乃至重度營養不良的狀態。新中國建立以來,主要是改革開放前后,中國國民經濟發展贏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進步,質量不斷提升,居民食品消費與營養狀況隨著收入的增加而產生了顯著的變化,由以植物性食品為主向動植物性食品并重的食物消費與營養模式改變,由主食消費為主向主副食品變化。改革開放以來,河南經濟飛速增長,人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人均消費量大幅增長,河南城鎮居民消費已經轉型,未來將向營養型消費發展。居民消費與營養結構經歷了貧困期、飽暖、調解發展期、營養健全強壯期4個階段。
1 河南省城鎮居民食物消費特征
目前,我國人民營養不良、營養不均衡的問題同時存在,面對未來食品的發展趨勢,以及正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階段,根據國際經驗,人均GDP不斷增長的時代正是居民膳食營養養分布快速變革轉變的關鍵時期。消費結構有一定條件下的社會經濟條件下,人們在消費過程中消費的各種不同類型消費資料的比例關系,有實物和價值兩種表現形式。
河南農村居民生活條件進一步改進,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大部分農村居民家庭在收入水平一直增長的狀態下,食物消費結構優化,消費水平全面提高,呈健康、科學、合理的變化特點。食物消費支出不斷地增加,但增加速度低于收入增加速度,食品消費占消費支出的比重漸漸逐步縮短減少,即恩格爾系數逐漸降低。
2 河南省城鎮居民食物消費水平變化情況
河南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河南省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從4 766元增長到20 443元,年均增長率為25.3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自2000年開始呈快速上漲趨勢。收入的大幅增加帶動了食物消費的增加,城鎮居民食物消費結構也有了較大轉變。
隨著收入的增加,農村居民對糧食、糖類、干豆類及豆制品、蛋類的消費需求呈平穩趨勢,糧食、糖類、干豆類及豆制品和蛋類這類隨著收入增長越多,需求下降得越快。這些是人類生存所必需的食物,人們需要通過攝取這些食物來補充營養和生活所需要的蛋白質、糖分、脂肪等,但由于人體對糧食有基本需求,在到達人體基本需求后,糧食消費量會穩定在一定范圍內,受收入和價格的影響逐漸減弱。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河南城鎮居民不僅追求滿足基本的生存需要,還注意生活的舒適化與豐富化。谷物、土豆、雞蛋和其他傳統食品已成為生活的必需品,其需求量不會隨著收入和價格的變化。已有相當大的增長需求的飲料、蛋糕、牛奶和水果等休閑食品,特別是牛奶和最突出的干鮮果品。居民對油脂類的需求增長緩慢,這也顯示出居民對食物的選擇越來越理性化、多樣化。對河南城鎮居民未來食物消費趨勢的預測為:隨著收入增長,未來河南城鎮居民購買肉禽及制品的支出增長幅度最高,其次是干燥和新鮮的水果、糖、酒精飲料、牛奶和奶制品[1]。
隨著中原的經濟從供應提供管制下的供應提供導向型經濟向需要要求導向型經濟變化改變,食物消費市場格也從賣方市場逐步轉向買方市場,在食品消費結構的變化會影響生產結構。
2.1 糧食人均消費量穩步上升
人對糧食有基本需求,所以人均消費量會穩步上升,不會有太大變動,但對于糧食這種必需消費品來說,價格的影響很低,這是人們對糧食的需求變動不大的原因,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消費更加向肉食產品等方向發展。
2.2 肉禽制品及蛋類人均消費量上升快
河南省城鎮居民肉禽制品及蛋類制品需求變高,說明城鎮居民收入更高,城鎮居民不再會買不起肉禽制品。
2.3 干鮮瓜果人均消費量上升較多
河南省城鎮居民對干鮮瓜果需求變高,說明城鎮居民消費更加高檔。
3 對策
3.1 合理調整食物生產結構
雖然糧食消費支出的絕對值不斷下降,但這并非意味糧食生產需要相應減少。在城鎮居民糧食消費減少的同時,其他食品如奶及奶制品、干鮮瓜果在不斷增加。糧食消費比重的下降引起糧食生產結構的全面調整,但不會引起糧食生產的減少,相反,河南省食物消費水平有所上升。為了滿足居民對水產品、牛奶和奶制品以及肉類產品的需求,應加強水產養殖生產,提高牛羊肉和家禽產品的數量,并積極促進生豬和奶牛規模養殖小區建設,促進畜牧業向著范圍領域化、集約化目標發展,豐富食品供給結構,調配食糧加工業,大力發展食糧食物加工業,達成完成產物系列化、多元化。提高河南省整體收入水平,縮小收入差距[2]。
河南城鎮居民對畜產品的消費需求進一步增長,目前,我國畜產品生產增長迅速,畜產品的增長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食物,但畜牧業發展也給糧食生產帶來了許多壓力,必須控制畜產品增長。目前,豬肉仍是河南省居民肉類消費的主要來源,生豬出生關系到市場供應、農民增收以及畜牧經濟和社會的穩固,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生豬生產仍然是河南省畜牧業生產的主導產業。穩定生豬生產是畜牧業結構調整的前提下,乳品行業的發展是畜牧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整合的力度,大力發展規模化,集約奶牛養殖,通過科技手段提高乳產品的水平,可節約資源,保證可持續發展,提高競爭力,這將是河南省奶業的未來發展的趨勢。
3.2 增加人民收入,提升消費檔次
對于大多數的城市人口,應充分挖掘人們消費市場的潛力,促進城鎮流通體制改革的快速發展,城鎮消費環境。盡管以連鎖模式、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為代表的當代暢通方法形式和經營業形態正逐漸引入河南省鄉下市場并快速發展,但因為城鎮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現代的分銷和零售的方法不占主導地位,城鎮食品消費低于城市。因此,應鼓勵有能力的商業企業踴躍開辟鄉下市場,在競爭中供給供應優質產品和服務,積極發展現代流通方式,改善城鎮消費環境,逐漸減少城鄉差異。增加人們收入,提高消費水平。由以上分析可知,收入是制約糧食消費的一個重要因素,城市和農村食品消費差距的根本原因是收入差距。
3.3 縮小人民收入差距
收入水平決定消費支出,食物消費支出決定食物消費結構,對于價格收入彈性較大的食物而言,收入起著決定作用,只有收入增加,才能實現食物消費結構升級。由于存在收入差距導致邊際消費傾向降低,使得河南省消費支出水平低于全國水平,因此要采取措施,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縮小收入差距,縮小與全國的差距。
參考文獻
[1]馬志明,耿生玲,尚次.基于多元統計的居民消費水平評價模型及應用[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9(20):48-52.
[2]李順文,王安榮.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中長期預測[J].甘肅科學學報,2002(3):100-104.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