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乃杰+李文慧


【摘要】 目的 研究針藥結合從脾胃論治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臨床療效。方法 138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 按照隨機數表分為中醫組和西醫組, 每組69例。西醫組患者選擇傳統常規西藥治療方法進行治療, 中醫組患者在西醫組患者治療的基礎上在進行針藥結合從脾胃論治療。記錄并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排卵情況、月經情況以及妊娠情況, 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中醫組患者治療后的排卵情況、月經情況以及妊娠情況均顯著優于西醫組患者(P<0.05);中醫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2.75%, 高于西醫組的78.26%,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相對于西醫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 針藥結合從脾胃論治多囊卵巢綜合征不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排卵情況、月經情況以及妊娠情況, 并且治療效果比較良好, 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 針藥結合;脾胃論;多囊卵巢綜合征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9.005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ect by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edicine and treatise on the spleen and stomach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LI Nai-jie, LI Wen-hui. Rizhao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izhao 2768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clinical effect by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edicine and treatise on the spleen and stomach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Methods A total of 138 patients with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and Western medicine group, with 6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Western drug therapy,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edicine and treatise on the spleen and stomach to therapy in the Western group for treatment. Records and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ovulation condition, menstruation condition and pregnancy condition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ir curative effect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had obviously better ovulation condition, menstruation condition and pregnancy condition after treatment tha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P<0.05).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had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2.75%, which was higher than 78.26% i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Comparing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edicine and treatise on the spleen and stomach in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ovulation condition, menstruation condition and pregnancy condition in patients, as well as provide excellent curative effect.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edicine; Treatise on the spleen and stomach;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臨床婦科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癥, 正處于生育年齡的女性多發[1], 根據相關研究表明在我國育齡婦女中具有5%~10%患有此病癥, 改病患者往往具有慢性持續性無排卵、閉經或月經稀發、不孕、肥胖、多毛和卵巢多囊性變等一系列癥狀, 對患者的身體健康與患者的生育影響較大[2]。所以, 臨床需要尋找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 就此本文選擇2013年10月~2016年10月于本院就診的多囊卵巢綜合征的138例患者進行研究與觀察, 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0月~2016年10月于本院就診的138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 按照隨機數表分為中醫組和西醫組, 每組69例。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需經臨床進行確診, 入院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均需具備以下≥2種典型臨床癥狀:①患者經B超檢查顯示為多囊卵巢綜合征, 并且患者每側卵巢可見直徑2~9 mm的卵泡應≥10~12個, 而卵巢體積≥10 cm3;②患者具有稀發排卵或無排卵的現象;③患者可能具有生化高雄激素血癥, 即患者具有多毛、痤瘡的表現, 高雄激素血癥的生化參數總睪酮(T)>3.5 mmol/L。排除標準:患者配偶出現男性不育癥, 患者具有輸卵管不通現象、高泌乳素血癥以及甲狀腺疾病等癥狀[3]。中醫組患者年齡25~45歲, 平均年齡(30.0±5.0)歲;西醫組患者年齡24~46歲, 平均年齡(30.3±5.2)歲。兩組患者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進行治療時都應調整其自身的日常生活方式, 需進行科學、合理的節食、運動、減重。西醫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選擇傳統常規西藥進行治療:在患者自然月經或撤退出血后給予20 mg/d黃體酮進行肌內注射3 d, 第5天開始給予患者100 mg/d羅米芬服用1次, 連續使用5 d;西醫組患者需治療6個療程, 1個療程為1個月經周期;患者懷孕就應停止服藥。中醫組患者在西醫組患者治療基礎上進行針藥結合從脾胃論治療:針灸治療需選擇患者的氣海、關元、子宮、中極、血海、足三里、三陰交、豐隆穴位選擇0.25 mm×40 mm長的毫針進行針刺, 針刺方法為平補平瀉法, 在患者得氣后留針30 min, 每10分鐘行針1次;同時取患者的脾俞、次髎使用加溫灸盒艾灸30 min, 隔天治療1次。中藥給藥基礎藥方:白花蛇舌草10 g、柴胡10 g、紅花10 g、山藥10 g、熟地10 g、當歸10 g、茯苓15 g、菟絲子15 g、懷牛膝18 g、坤草30 g。患者在來月經后期(即排卵前期)時給予患者中藥基礎藥方加女貞子10 g、枸杞子15 g, 在從月經周期第5天開始連續服用7 d;接著在患者月經中期(即排卵期)時給予中藥基礎藥方加炮山甲12 g、路路通15 g在其排卵前后2~3 d開始連續服用7 d, 其中排卵期應按照基礎體溫(BBT)和B超進行預計排卵期;再接著連續服用7 d前期(即排卵后期)時給予患者中藥基礎藥方加杜仲lO g、皂刺10 g在排卵后3~5 d開始連續服7 d。以上藥方患者均需應用清水煎至100 ml進行服用, 每劑中藥藥方均需進行二煎, 2次/d, 且均需治療3個療程, 1個療程為1個月經周期, 患者治療期間需采取避孕措施。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規律排卵、規律月經、妊娠情況和臨床療效。臨床療效參考相關文獻[3]分為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后規律排卵、規律月經及妊娠情況對比 中醫組患者治療后的排卵情況、月經情況以及妊娠情況均顯著優于西醫組患者,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中醫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2.75%高于西醫組的78.26%,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多囊卵巢綜合征主要是指患者具有持續性無排卵以及高雄激素或胰島素抵抗一系列典型臨床特征的一種內分泌紊亂的癥候群。而高雄激素血癥是多囊卵巢綜合征主要的內分泌特點, 臨床癥狀表現為患者出現月經稀發、閉經或婚后不孕的不良癥狀, 部分患者伴有多毛、脫發、痤瘡、肥胖等特征。而此病癥發展到晚期往往會并發子宮內膜癌、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 對患者身體健康影響較大。根據相關研究表明[4-6], >50%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具有肥胖的臨床特征, 因此患者可通過改善生活方式, 如低脂低熱量飲食和耗能鍛煉等減輕其自身的體重, 從而促進患者的排卵情況。此病癥治療方式多為西醫治療方式, 雖具有一定治療效果, 但患者病情極易反復, 而在西醫治療基礎上進行中醫治療的效果較佳。
本研究結果中, 中醫組患者在西醫組患者治療基礎上進行針藥結合從脾胃論治療, 其中針灸治療主要以患者的沖脈、任脈、腎、脾、胃經穴及臟腑背俞穴為主穴, 其中氣海、關元、中極、子宮穴具有共奏調理胞宮之功;取膀胱經臟腑背俞穴脾俞、次髎可補益脾腎、健脾化濁, 此外酌配血海、足三里、三陰交。而中藥藥方中的茯苓、山藥健脾治其本, 當歸、熟地以增經血之源, 坤草、紅花通其瘀利其濁, 山藥、菟絲子培補腎中陰陽助腎氣化生, 柴胡、坤草、白花蛇舌草、牛膝化濁解毒, 通利氣血之瘀滯。諸藥合用, 健脾補腎, 化濁解毒, 通利胞宮血絡, 標本兼治, 故能用藥如鼓應桴, 直中肯綮[7-10]。而通過針藥結合治療, 可使患者的下元固、臟氣和、沖任通調有期, 血海充盈有時能使經水如期, 攝精成孕[11-13]。且有研究表明[14-16], 針藥結合治療可激發機體的內分泌功能, 從而調節或恢復人體內分泌激素的平衡。針藥結合治療不僅兩者的功效不會拮抗, 且可相輔相成、協同增效, 通過調節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達到其治療目的。再由對比結果顯示, 中醫組患者治療后的排卵情況、月經情況以及妊娠情況均顯著高于西醫組患者(P<0.05);中醫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2.75%高于西醫組的78.26%,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相對西醫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 針藥結合從脾胃論治多囊卵巢綜合征不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排卵情況、月經情況以及妊娠情況, 并且治療效果比較良好, 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敏. 中西醫結合促排卵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療效觀察.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4, 23(2):149-150.
[2] 柳芳. 針藥結合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臨床觀察. 湖北中醫雜志, 2013, 35(3):66-67.
[3] 周凌云, 徐傳花, 李淑萍. 針藥結合治療肥胖型多囊卵巢綜合征腎虛痰濕證臨床觀察. 上海針灸雜志, 2016, 35(10):1213-1215.
[4] 金玟錫. 針藥并用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觀察. 北京中醫藥大學, 2012.
[5] 楊令巧, 張煒冉, 張躍進, 等. 針藥結合從脾胃論治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觀察.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3, 22(22):2451-2452.
[6] 遇雯. 針藥結合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觀察.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2011.
[7] 王勇. 針藥結合分型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66例療效觀察. 中醫臨床研究, 2016, 8(28):45-47.
[8] 周建華, 王治潔, 王東建, 等. 針藥結合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臨床觀察. 上海中醫藥雜志, 2012(5):72-74.
[9] 李波, 韓潔茹. 針藥結合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臨床觀察. 針灸臨床雜志, 2010, 26(1):72-74.
[10] 賴毛華, 馬紅霞, 宋興華, 等. 針藥結合治療青春期肥胖型多囊卵巢綜合征30例療效觀察.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5, 36(10):42-44.
[11] 施茵, 廖晏君, 虞莉青, 等. 針藥結合治療肥胖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33例臨床觀察. 中醫雜志, 2012, 53(22):1930-1933.
[12] 廖晏君. 針藥結合治療肥胖型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觀察. 上海中醫藥大學, 2012.
[13] 蘇健, 焦惠霞. 針藥結合治療腎虛痰濕型多囊卵巢綜合征40例遠期療效觀察. 遼寧中醫雜志, 2014(9):1955-1958.
[14] 袁宇紅, 韓永梅, 李九現, 等. 針藥結合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60例臨床研究.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6(7):962-964.
[15] 盧圣鋒, 陳霞, 景欣悅, 等. 針藥結合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臨床進展. 時珍國醫國藥, 2015(7):1716-1718.
[16] 胡向丹, 黃健玲, 黎小斌. 針藥結合治療PCOS并胰島素抵抗的臨床觀察. 現代醫院, 2010, 10(5):14-16.
[收稿日期:2017-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