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紅
【摘 要】現在的職教學生缺乏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他們完全是被動的接受而非主動的學習,而積極性又影響了體育的學習效果,因此通過本文淺談通過一些方法來激發職教學生的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激發;體育學習;積極性
隨著國際發展交往的擴大,體育事業發展的規模和水平已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發展進步的一項重要標志,也成為國家之間外交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體育貫穿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整個過程,從最初的為了生存逐漸上升到現在的思想品德、社會文化等精神層面;只有體育才能讓人類忘記戰爭、忘記災害、忘記仇恨走到一起。體育活動伴隨著人的一生;而對于我們體力和腦力并重的藍領技術工人來說,體育更顯現的尤為重要,他直接關系到我們的職業發展和專業幸福。由于受到諸多方面的影響和限制,職教學生缺乏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這將影響他們一生的職業發展。在健康的定義中,把健康分為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健康,毫無疑問體育是學生獲得三方面健康的重要途徑;而我們的職教學生受到中小學體育慣性思維的影響對體育失去了主動學習的興趣。要想增進學生健康,讓體育課為專業發展服務,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 從思想上積極轉化學生對體育教學的態度
正所謂態度決定高度,沒有積極的態度學生不可能去積極的參與體育活動。轉變學生態度,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法,轉變學生對體育的各種不正確的態度,使體育成為學生自覺的行為和日常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職教中“重專業課輕基礎課”的現象非常嚴重,學校也只注重學生的技能水平和就業率,忽視了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以至不少學生認為只要專業課學好就夠了,體育成績合格與否無所謂了。但基礎課都是一些基礎學科、工具學科,沒有好的基礎課又怎么可能學好專業課。再有就是一些職教院校對體育課不重視大幅的刪減體育課;體育教師責任心不強,課堂內容安排不好,課堂管理松散,體育課考核僅流于形式,縱觀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及主觀認識的缺乏,從而導致大部分學生對體育教學沒有正確的認識。很多學生認為體育課可有可無,學好學壞無所謂,只要上課點名人在就行,這種消極思想的存在,導致了學生對體育教學沒有積極性。因此,在職教體育教學中,我們要著重轉變學生的消極學習思想,提高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認識,明確體育學習的重要性,確立體育學習在職業生涯中的重要地位,從思想上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我們可以通過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人物、事例講解分析體育學習對他們職業生涯的重要性;可以通過奧運會這樣的國際比賽來進行分析體育學習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重要性;可以有針對性地舉辦一些體育知識講座,宣傳科學的健身方法了解體育的功能和目的;還可以讓學生了解體育在增強職業生涯幸福感等方面的作用,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體育對我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端正體育學習態度,從而養成主動參與、自覺鍛煉的良好習慣。我們還要傳遞給學生一種信息,體育學習不是為了打一百分,是為了健康,為了快樂,為了我們一生的職業幸福,形成我參與,我健康,我快樂的良好教學氛圍。
二、 從教學體制入手,樹立身體健康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基礎。
我認為改變體育教學體制是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的最重要部分。努力改革教材內容、改進教學手段,提高職教各級領導的重視度程度;不能把素質教育流于形式,大力提高職教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教學水平,完善教學內容(不同的專業有針對性的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打破傳統的所有專業一個授課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把體育成績與專業課成績“掛鉤”甚至與學生的就業相“掛鉤”,讓體育課更好的為專業服務。從學生運動技能、技巧抓起,培養個人喜愛運動項目及鍛煉習慣,促進積極鍛煉意識的養成,貫徹終生體育思想(每天運動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讓學生真真切切的體會到健康的身體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礎,是我們實現人生價值的保障。
三、 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
由于職教學生的家庭背景、興趣習慣、遺傳因素、接受能力、認知水平、年齡、身體素質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區別對待,因材施教,科學地安排教學內容,掌握合理的練習密度和強度。例如在800米教學中,對于那些體質強、技術好的學生完成正常教學要求完全沒有問題;但對于那些體質弱、技術差的學生卻很難按照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他們怕被同學笑話,怕教師指責,沒有自信,總是躲在其他同學的后面或站在一旁觀看。這是一種自卑的表現;此時教師應因人而異,對800米技術、體力好的同學適當提高練習強度,提出改進和提高技術動作的要求;對技術和身體條件差的學生要適當降低練習強度,增加一些輔助練習和誘導練習,對他們的表現給予充分的肯定。對他們在練習中的一些不足,要給予耐心細致的講解,因勢利導,善于發現他們的微小進步,并加以肯定和鼓勵,讓他們能夠感覺到自己的進步,這樣會大幅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逐漸消除他們對體育的厭學傾向。
四、與時俱進,結合專業特點,改革教材內容。
在目前的體育教學中,教師還是以傳授基本技能,增強體質為中心,我們應該向以健康為中心,為專業服務,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服務的方向轉變。我們不應該繼續重復中小學所學的運動項目,應該結合職教的學生,凸顯職教特色,不同專業設置不同的授課計劃和授課內容。在開好一些常規課的同時還要開設一些能夠促進專業發展的教學內容。加強專業易傷部位的練習,預防職業病的發生,讓體育教學對專業起到良性的促進作用。例如,機電一體化、機械加工等專業的學生都要求增強手指、手腕、手臂的力量,所以教學中宜多安排籃球、排球、羽毛球、等運動項目,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增強手指、手腕、手掌、前臂等部位用力的準確性,以及腕、肘、肩等關節的靈活性。再有,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體育項目進入社交場合,如臺球、羽毛球、網球、籃球、足球等,都是目前在社交場合中常見的體育項目,學生不僅興趣比較高,而且對他們今后走向社會融入社會也大有幫助,我們也可從這方面入手。
激發職教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讓體育課更好的為一體化教學服務,為專業服務也需要時間和過程;更需要我們廣大職教體育教師不斷的動腦筋想辦法,不斷的實踐總結。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的努力,會有更多的同學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