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老師在課堂上營造的是一種平等和諧的氛圍,給學生提供一種自由學習,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情境,鼓勵學生大膽與人交際。
【關鍵詞】語文;課堂;綻放
如果說教育是一方圣地,那我們老師就是這塊地上的圣潔之花;如果說學校是一方沃土,那么我們的學生就是這塊沃土上的參天大樹;如果說小學語文課是一座百花園,那么口語交際便是這座百花園里一朵嬌嫩的鮮花。從事小學語文教學二十年來,口語交際課始終是我語文課中一道特殊的風景。因為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幾乎每一個單元都有安排一個主題的口語交際訓練內容,這些訓練內容都是在一定的教學目標下開展的。但是在教學中,學生常常會出現把握不住話題,偏離目標的現象,往往只是少數喜歡表現的學生樂于侃侃而談,而多數學生特別是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總是處于“傾聽者”的角色,甚至在口語交際過程中學生還經常會出現語言不規范、表述不清楚等情況。我們知道,口語交際能力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師與生,生與生雙向互動,才能體現“交際”。老師在課堂上營造的是一種平等和諧的氛圍,給學生提供一種自由學習,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情境,鼓勵學生大膽與人交際。從范圍來說,是全員,包括每個學生;從時間來說,是全程;從形式上說,應該是聽、想、說多樣化。要想使學生始終在富有個性和積極思維中進行口語交際活動,那么怎樣才能讓口語交際之花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盡情綻放呢?
一、點燃激情,活躍課堂。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是學生感興趣的課,他們就會在課堂上活躍起來。學生的參與是課堂活力的源泉。我們教師應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自己的主人是調動學生上課積極性的根本。我們教師要蹲下身來,參與到學生當中去,例如在在教學暢談“我的理想”這個課題中,學生主要是向別人傾訴自己的理想,我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傾聽、應對和表達的能力,同時培植學生表達的自信心,樹立良好的理想觀。學生的理想有的是英語老師、有的是修理工、有的是游戲軟件開發者、有的是明星、有的是美食家,有的是畫家、有的是……在訓練中我發現學生的思維異常活躍,所暢談的理想話題涉及到了社會生活中方方面面,甚至有一位學生還談到了想當園藝設計師。她說自己從小就喜歡一些花花草草的,于是滔滔不絕地闡述了自己對未來園藝的美好設想,讓在座的同學拍手稱絕。還有在講“自我保護故事”這一課題中,我首先自己進行了課前的充分準備,搜集了自我保護的相關視頻,如防溺水、消防演練、地震演練、獨自一人在家該怎么做、不要和陌生人講話等等,孩子們在視覺的沖擊下,受到了強烈的語言刺激,于是紛紛打開話匣子,說了很多自我保護的故事。濃厚的興趣,能點燃學生的激情,既充實了課堂,又充分展示了同學們的表達能力,拓寬了其它同學的視野,使全體學生融入課堂,也使學生真正做了課堂的主人。
二、激發動力,豐富課堂。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老師常說,人的大腦這部機器處于競賽狀態時的效率要比平時的效率高得多。在教學中,我主要抓住了學生好勝、渴望成功、期待受到表揚的心理特征,注重創設一種競賽情境,給他們設置好展示的舞臺。例如在“多彩的民族”這一課題的研究中,我首先在課前就布置學生搜集有關少數民族的介紹和相關圖片,結果上課伊始,就用不著我這個課堂導師了,同學們自由地根據自己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小組結合,組織準備材料,然后分組匯報。在課堂上,我看到了不同民族的服飾,看到了不同民族的房屋建筑結構,看到了不同民族的生活習俗。還有在“難忘的第一次”這一課題的教學中,課前我就布置學生自己認真想好令自己難忘的第一次,以此喚醒他們的記憶,讓他們打開記憶的閘門,說說自己的“第一次”,孩子們眾說紛紜,有的是第一次學游泳,有的是第一次走夜路,有的是第一次化妝,有的是第一次做飯等。當時班級是熱火朝天,孩子們都爭先發言。這樣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膽量都得到了提高。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又豐富了課堂教學。
三、轉變觀念,服務課堂。
在口語交際課的教學中,我們教師要轉變觀念,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要創設師生互動、互惠的教學關系,在教學中,我們師生應擺正各自的位置和角色,教師的作用是想方設法去引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的同時,不斷開放教學空間,開啟學生在課堂教學的心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切忌打擊、諷刺、嘲笑學生。口語交際訓練最終要回歸到現實生活的應用中去。所以說,現實生活是口語交際訓練最好的課堂。教師要時時轉變觀念,要密切聯系現實生活,對學生進行言語交際訓練。例如我國的歷史悠久,古跡眾多,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了讓學生更多地了解我國的世界遺產,我們可以讓學生做一次小導游,說一說世界遺產的導游詞。還有在班級中開展“新聞我知道,世界真奇妙”說新聞活動。這些生活中的小鏡頭都是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好平臺。老師可以通過轉變觀念,讓學生關注生活,在生活中更好地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同時也服務了課堂教學。
口語交際是一門藝術、一種工具、一種能力。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素質教育和21世紀對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我們不僅要在教學中去發掘口語交際的豐富素材,而且生活實踐同時也是對口語教學的鞏固和延伸,是口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學生生活在群體之中,生活在社會之中,與人打交道的際遇無處不在,我們要鼓勵學生利用各種機會,爭取多說話,尤其是當眾說話。做一個落落大方,說話得體,做事受人歡迎的小學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這座大花園里,我會讓孩子們在我的課堂上能說、愿說、會說!我會讓自己的口語交際課大放異彩,綻放出一朵朵嬌艷欲滴的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