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秋慧
摘要:高校圖書館設備完善、資源豐富,具有優越的社會化服務基礎,加之當今社會越來越重視信息資源的服務與共享,高校圖書館進一步擴大服務范圍,符合當前社會的發展形勢和要求。目前,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尚未普及,關于社會化服務究竟應該采取何種模式仍然在探索之中。文中詳細分析了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重要意義,指出了高校圖書館實施社會化服務的基本原則并談論了幾種比較可行的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模式,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社會化服務 服務模式 服務原則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3-0134-02
高校圖書館是高校師生汲取知識、豐富閱讀、獲得科研資料的重要場所,具有傳播文化知識、加強閱讀推廣的重要功能。高校圖書館是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這個定位也要求高校圖書館除了服務本校師生之外,還應該積極為社會中有需求的人們提供閱讀服務,充分發揮出圖書館文化資源的價值,發揮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本身的功能。
一、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模式的意義
首先,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化服務模式是促進各種資源信息共享、發揮資源價值的重要途徑,有助于實現高校圖書館的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圖書館的進出限制非常嚴格,教職工和學生都需要憑卡進入圖書館,其他社會人很少有進入圖書館的權限,圖書館的很多資源很少被使用、查閱。很多高校普遍存在這樣的情況,就是平時圖書館的人并不多,但是考試期間人數會驟增,這實際上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尤其進入假期階段,圖書館幾乎“陷入了沉睡”,各種圖書館資源無法發揮出價值和作用。開展社會化服務模式,能夠利用社會成員的閱讀熱情,帶動本校學生的閱讀熱情,使圖書館各種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和研究,做到物盡其用。
其次,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化服務模式,是當代社會文化發展的需要,有助于提高社會居民的文化素養和知識水平。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依賴各種電子信息設備,但是這些設備所傳遞的信息卻是參差不齊,我國的閱讀匱乏現象也越來越嚴重。一方面,人們對閱讀缺乏興趣和意愿;另一方面,為人們免費提供閱讀服務的公共基礎設施不足。高校圖書館實現開放,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閱讀基礎設施和閱讀資源。高校圖書館所開設的微博、微信公眾平臺,能夠進一步拉近與社會人群的距離,讓他們及時掌握圖書館的資源引進情況,提高閱讀興趣。高校圖書館充分推動閱讀,是實現全民終身教育的重要舉措,有助于提高全面的文化素質水平,加快全社會的文化建設,更好地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
二、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化服務模式的條件
高校是國家培養人才、開展科研工作的先進陣地,因而非常重視圖書館的建設與開展。首先,高校圖書館的圖書資源、網絡資源都非常豐富,具備開展社會化服務的條件。為了滿足學生專業學習的需求,高校的圖書種類多樣,比如文史類、科學類、藝術類等等,豐富的圖書類目能夠滿足社會中不同讀者的閱讀興趣。并且高校圖書館還有不同類型的報紙、雜志、人物傳記、圖書故事等資源,具有良好的休閑、科普、娛樂的功能,能夠滿足人們多元化的閱讀需求。
其次,高校圖書館目前為了實現閱讀推廣,積極引用現代化的圖書管理系統和網絡化圖書資源并招聘了對應的現代化圖書館管理人才。人們查詢圖書位置、借閱圖書、預約圖書、歸還圖書,都可以通過計算機設備的操作來實現。因此拓展服務對象,從理論上來說并不會過多地增加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量,而人們進入高校圖書館借閱圖書也是非常便捷的。
最后,教育部門在《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修訂)》中指出,高校圖書館如果具備相應的條件,可以適當地為社會讀者提供服務。這一規定為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實施提供了良好政策支持。
三、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模式的基本原則
從目前的整體情況來分析,關于高校圖書館是否應該開展社會服務模式存在著較大的爭議,普通高等院校圖書館開展社會化服務的情況并不十分樂觀。但是通過之前的分析不難發現,當前高校圖書館基本上已經具備了開展社會化服務模式的功能,這也需要相關人員立足于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化服務的理念,把握圖書館社會服務模式的基本原則。
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化服務,需要進一步擴大服務對象的范圍,進行準確的服務定位,完善社會化文化服務的功能和作用。同時,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化服務,需要考慮自身在資源、技術、人才等各個方面存在的優勢和不足,量力而行。在開展社會化服務的過程中,仍然要堅持為本校師生提供服務為主要功能,把握重點,呈現出特色化的服務模式。在此基礎上,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化服務需要把握以下原則:
其一,堅持校內優先的原則,這也就是說,在面向廣大群眾提供文化服務的同時,一定要保障本校師生優先使用相應的資源,確保師生日常學習、開展科研活動的便利性。高校附近的居民數量很大,他們對文化精神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高校圖書館開放,可以為他們提供休閑、學習的場所,這也勢必會加大圖書館的工作量,加大部分圖書期刊、網絡資源的使用頻率。如果不加以規范,可能會校內師生失去優先使用資源的機會,對其學習和科研十分不利,這也就失去了開展社會化服務的意義。
其二,需要充分堅持平等性的原則。圖書館是人們汲取精神營養的重要場所,對于來這里學習的每一個人,都要予以同樣的認可和尊重,盡可能地提供圖書閱讀服務。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化服務,需要做到以人為本,一視同仁,體現出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人性化特點,尤其是對于部分弱勢群體,比如社會經濟收益較低的人群、獨居老人群體,需要予以充分的關懷,提供良好的圖書服務。
其三,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化服務,需要充分堅持以讀者的需求導向為原則,這也是高校圖書館發揮其公共文化價值的具體體現所在,只有滿足讀者的要求,才能夠讓更多人有進入圖書館讀書的愿望,更好調動全面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其四,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化服務建設需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的圖書館還沒有充分做好社會化服務的準備,如果盲目、快速地開展社會化服務,可能導致與圖書館自身的基礎設施建設、圖書館借閱能力不匹配的現象,這不僅會降低普通人群進入高校圖書館閱讀的熱情,也會導致高校圖書館自身失去開展社會化服務的熱情,這對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持續的發展十分不利。
四、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模式分析
從服務主體的角度分析,共建共享的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模式是良好的選擇。服務對象的擴展意味著高校圖書館工作量的增加、在投入資金方面的增加,單單依靠高校本身的財政支持是遠遠不足的,還需要高校積極與其他單位和部門開展合作,不同單位之間共同協作,構建完善的社會服務模式,這主要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實現:
其一,與當地的公共圖書館進行文化資源的共享,進一步加強信息資源的建設。高校圖書館的圖書在內容上具有更加鮮明的專業性特點,可以與公共圖書館合作,將一部分具有特殊專業需求的讀者吸引到高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也可以減少關于專業書籍和資料的購進,有助于優化投入資金,將這部分資金用于更多的用途,更好地開展閱讀服務。
其二,嘗試與企業合作,協助企業建立數據信息庫,引進相關的科研資料和數據文獻資料,由學校老師和企業的科研人員一起致力于開發新的項目和產品,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利用這一契機,學校可以為學生安排更多的實習就業崗位,有效地緩解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是一舉兩得的社會合作服務。
其三,嘗試與社會中的各個行業協會、學會組織進行合作,為他們提供充足的文化資源信息。行業的發展需要文化的支持,但是很多行業協會不具備單獨建立圖書館的條件,即使可以建立圖書館,其圖書資源也是非常有限的。高校圖書館為這部分組織開展服務,能夠更好地幫助其突破行業發展的瓶頸,也能夠使圖書館中一些閑置的資源被更加充分地利用起來。
其四,嘗試與當地的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進行合作服務。向這部分機關單位提供文化信息服務,能夠更好地滿足單位工作人員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的需要,促進當地更好地建設與發展。同時也能夠從相關單位獲得更加充足的資金支持,進一步擴大高校圖書館的服務范圍,提供更加優質的社會化閱讀服務。
從具體的社會化服務內容上進行分析,可以將服務模式的具體形式和內容細化。比如,開展圖書借閱服務,高校圖書館的館藏資源非常豐富,往往同一本圖書有數本的藏量,能夠滿足多人的借閱需求,但為了防止資源流失,借閱圖書者必須具備完善的個人信息,并具備相關的借閱證件;或者也可以開展專題式的閱讀服務,這種形式一般是為了某些特定的閱讀需求,比如產品開發、科學研究,等等。借助這一模式,高校可以將自身產出的學術性文章和研究內容更大范圍的傳播和推廣,實現自身的科研價值。
五、結語
綜上所述,從近期來,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化服務模式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在全面閱讀的不斷推廣與深入之下,高校開展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模式已然成為了一種必然的趨勢。文中詳細說明了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優勢、原則和可行模式,希望與相關工作人員共同探討,進一步加強我國的文化建設水平,提高全民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劉哲.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現狀、模式與評價[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7(1):35-37.
[2]錢靜雅.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模式的思考[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5(21):49-51.
[3]何小紅,賈筱筱,丁鵬.高校圖書館社會化信息服務模式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5(3):77-82.
[4]鄭麗娟,賈軍,高文華.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發展模式研究[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3(9):109-111.
[5]朱碧仙.基于用戶需求的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模式探討[J].圖書館研究,2013(4):96-98.
[6]張曉霞.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化功能與服務模式研究[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3(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