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春明
如果教育是一個競技場,那么每一個學科就是這個競技場上的競爭對手。如果體育學科是一座百花園,那么每一節體育課就是這百花園里一朵朵艷麗的鮮花。如果每節體育課是一個游樂園,那么每一名學生就是這游樂園里的開心寶貝。新的《課程標準》,銳意改革,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和素質教育的目的,以“健康第一”作為指導思想,強調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發展學生的個性、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課程標準》的頒布與實施,對如何上好小學體育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與愛好,如何實現學生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使其更好地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術、技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出色地完成體育教學任務,收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呢?
一、備好課是體育教師上好體育課的先決條件
備好課是體育教師上好體育課的先決條件,同時也是衡量教師業務水平和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教師不論教齡長短,業務水平高低,都必須認真備好課,才能保證上一堂高質量的體育課。有句話不是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實際上備好課就是上好課的源頭活水。身為體育教師,要講好每一節體育課,首當其充的就是要對所講的這節課的全部內容非常熟悉,就像俞伯牙彈奏《高山流水》一樣順暢自如。雖然說我們課堂上教給學生的只有一杯水,但是我們老師就得在講課前事先準備好一桶水,只有那樣的備課才能滿足學生漫無邊際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想備好一節課,優化備課各個環節對我們實際的課堂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備好體育課首先以教師個人備課為主,備學生,備內容,備教案,備教法。在此基礎上,正確處理好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這樣對于提高教學效果才有積極地作用。所以說備好課是體育教師上好體育課的先決條件。
二、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是上好體育課的前提基礎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體育課堂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讓學生成為課堂上學習的主人,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要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關鍵就是體育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所有的課前準備,包括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模式的確立、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以及教學效果的預測等等,都應該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和歸宿,換而言之,教師的“教”必須為學生的“學”服務。在體育教學中,給學生自由展示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大膽去嘗試去完成,誘導學生通過自主練習獨立地去探究、去積累經驗和發展能力,變“要我練”為“我要練”,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保障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三、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是上好體育課的重要保障
小學生的天性就是好動,喜愛新鮮事物,厭煩過多的重復練習。因此,體育課堂上的教學要做到教學手段多樣的有機結合。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延遲學生疲勞過早出現現象。如隊列隊形的教學就比較枯燥,教學中就可以采用拍手走、兩臂加動作走、前腳掌著地走、聽音樂走等多種形式來完成教學任務。又如在 “8”字形跑的游戲中,也不是循規蹈矩地重復,每次練習可規定不同的規則。如零失誤者為勝,第二次可以加上那個小組的隊伍排得好為勝等,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來吸引學生完成游戲任務,并且對完成好的小組同學給予表揚,對失利小組的同學進行鼓勵等。同樣在跳繩、拍皮球活動中,采用啟發式教學手段,當學生拿到繩子或球時,多么想自由地活動。教師可以在完成規定的任務后,給學生一定時間去發揮各自的才能,例如各種各樣的跳法或拍法。當學生的欲望和要求得到滿足時,他們就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來,從而使課堂教學能夠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是上好體育課的重要保障。
四、重視安全教育是上好體育課的重中之重
“安全你我他,幸福千萬家。”只有一個個孩子在課堂上安全了,我們的體育課才算得上是體現了“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在小學體育課堂上,意外傷害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科學鍛煉是非常重要的。體育課的本質任務是增進學生身體健康,增強學生體質,使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如果體育課教學忽視安全教育,就很有可能發生傷害事故,影響學生正常的學習與生活健康。因此,體育課教學必須重視安全教育,切實加強安全措施。首先應做好充分準備活動,其次是體育器材要檢修,組織工作要周密,課前檢查學生的服裝、配飾等等,這都是預防傷害事故的重要保障。體育課大多以室外課為主,教學環境多變,學生流動性大,注意力易分散,課堂上有時會遇到預料不到的情況。因此,在活動中要及時提醒學生注意安全,以防事故發生,要時刻謹記 “安全第一”的主體意識,保證每一節體育課的順利進行。
總之,要想上好小學體育課,就要一切從學生的利益、要求、興趣愛好出發,時刻注意學生的安全,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個性差異,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松緊適度,放中有收、收中有放,使學生在學習掌握本領的基礎上充分感受到體育課的無窮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