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徽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既要傳遞信息,又要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讓小學生掌握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鼓勵學生大膽表達意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以培養小學生創新思維為切入點,主要探討了培養創新思維的具體措施和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小學數學策略研究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發散思維的重要階段,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時需要在考慮小學生心理、生理特點的基礎上制定教學計劃。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結合教育改革的要求,營造思維培養的具體情景,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和熱情,以此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小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更新觀念,營造良好氛圍
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仍存在教師觀念落后,學生積極性不高等情況。究其原因在于傳統教學觀念以及較為單一的教學模式。因此,為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數學教師首先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迎合新課標的要求,使自己的教學活動符合小學生成長的要求。大部分數學教師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教學時更側重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導致一部分小學生“高分低能”逐漸成長為學習的機器,阻礙教學的進程。長期下去不但會降低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還會影響小學生的學習效率,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數學教師可以通過閱讀專業書籍、借鑒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并上網搜集相關教學技巧等方式更新觀念,多側重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促使小學生在興趣的基礎上,在愉悅的氛圍中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把學習數學知識當作一種樂趣。
當然,教師還需要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小學生在相對和諧的氛圍中提高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富有生活特色的文化情景,在講解數學題時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二、創新模式,激發創新思維
小學數學教師在培養小學生創新思維的過程中需要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在提高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激發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以“填鴨式”為主,是一種單向的活動,教師把內容傳遞給學生,忽略學生的反饋。同時,傳統小學數學教學的地點局限在課堂,忽略了室外教學的重要性。在這種教學模式影響下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創新思維較弱,他們不能多角度思考、分析問題。所以,為了改變當前小學生的狀態,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模式,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例如,教師可以把課堂教學與室外教學結合起來,拜托傳統課堂授課形式,平衡室內與室外兩者之間的關系,以課堂為主教授學生理論知識,以室外為輔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化無形的數學理論為具體的生活實物,讓學生在室外探究、摸索的過程中形成數學思維,為接下來的學習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使形象的數學知識取代抽象的數學概念,并利用多媒體集聲音、圖像以及視頻為一體的特點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熱情。
教師在講解數學經典題型時需要規范語言,用準確,生動的語言講解解題步驟。同時,教師還需要靈活轉換教學方式,使教學方式趨向多元化,以此激發小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尊重學生,增加課堂互動
尊重學生,發揮學生主體意識,增加課堂互動是培養小學生創新思維的前提。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如果不能尊重學生無疑是扼殺了學生主體地位,既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會阻礙學生探索、求知的欲望。而尊重學生,增加課堂互動的教學方式突破了以知識傳授為教學核心的束縛,側重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不是一味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只有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真正實現課堂互動。教師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只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可以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教師既要做傳道授業的解惑者又要成為小學生的朋友,與學生分享趣事。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適當引導,及時幫助小學生解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把關,鼓勵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大膽質疑,積極思考。同時,教師還需要與學生一起參與到課下活動中,多為自己創造與學生接觸的機會,在活動中了解學生,并與學生形成良好的朋友關系,讓小學生樂于與自己分享他們的故事和心情。這樣,有利于保證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在確保教學質量的同時提前完成教學任務。
教師尊重學生,既需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心理活動,又需要在開展教學活動時維護小學生的利益,針對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培養小學生創新思維以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逐步提高小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科學評價,樹立學生信心
教學評價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需要科學評價小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和學習成果,用評價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讓學生主動探索培養自己創新思維的途徑。同時,教師還需要把科學評價與鼓勵表揚法相結合,肯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當學生想要放棄時教師要及時安撫他的心靈,幫助想要放棄的學生重拾信心,讓他們用飽滿的熱情投身到學習活動中,積極探索鍛煉自己創新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當然,教師還應該監督學生的學習進度,監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糾正學生的錯誤思想,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意識。每個學生身上都有閃光點,教師要做發現者尋找學生的閃光點,肯定學生,讓失去學習信心的學生重拾信心。教師用科學評價可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對癥下藥”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可塑性強,教師需要通過創設與之相符的教學環境,創新教學方法、科學評價等方式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讓學生主動探究數學知識,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培養小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