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鐵強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傳統課堂教學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當今的教育是素質教育,在素質教育中,教師要在豐富學生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語文課程作為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要求把語文教學的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能力上。語文課堂作為學習的主要陣地,要加強語言的實踐,語言的運用也是教學的最終目標。因此,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成了我們廣大語文教師探討的問題之一。
一、以體育熱情激發語文詩情,體育藝術與語文活動結合出新篇
足球場上馳騁的英姿,標槍投擲畫過的美麗弧線,平衡木上力與美和諧結合的動作,都可轉化成如歌如畫的美麗篇章,一場組織完美的運動會蘊含著豐富的作文素材和語文資源,是學生訓練語文實踐能力的好機會。每年,我們學校都會組織一場這樣的運動會,入場式整齊壯觀,比賽項目豐富精彩,場面氣氛激動人心。這時我就利用這個好機會讓全班學生為體育動起來,更為語文動起來。
先充分發動,讓學生全體參與,全程參與;再分成參賽、觀賞、吶喊助威、宣傳等小組,布置具體任務:讓全體學生齊動腦,雕琢詞句,合作交流,去粗取精,創作出最有特色的入場式口號;讓參賽者描述參賽時的緊張心情,獲獎時的自豪情懷,寫比賽日記;讓吶喊助威的拿起筆桿,寫下口號,把鼓舞的力量,通過主席臺高音喇叭傳遍校園,看誰寫得多、寫得好;讓觀賞的把精彩的鏡頭攝下,配上精彩文字,準備事后出板報用;讓宣傳組寫新聞,寫通訊,報道賽場上的最新情況,描述體育藝術節盛況。最后,精選各組優秀作品,編專欄,出板報,制紀念冊,圖文并茂,詩文并舉,多形式多角度地展示體育與藝術的精彩……。
這樣,語文便參與和伴隨了整個體育藝術節的始終,語文實踐活動和體育活動緊密地結合起來,體育的熱情激發了語文的詩情,語文的詩情又鼓舞體育的熱情,語文和體育都取得雙豐收,譜寫出動人優美的篇章。
二、圖文互換,詩畫相映,閱讀、作文與美術繪畫相促進
作文和作畫都屬于藝術創作,都用形象來表意抒情,都有構思、想象和審美感受等能力的參與,它們密切聯系,相互促進。因此利用這種關系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特別是作文能力大有可為,其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
題寫配圖詩文是和給美文畫插圖互轉的一種方式。作用和看圖作文差不多,但中學生寫配圖詩文不像小學生看圖作文那樣只是圖畫的簡單描述,而是在欣賞作品之后,在美術作品的激發下生成另一種形式的藝術再創造。選擇一些富有感染力的中外名畫或優秀攝影作品讓學生欣賞,指導他們的觀察畫面內容,讀懂圖面語言,傾聽畫外聲音,激發獨特感受,生發聯想,組織構思,然后把觀察到的、捕捉到的、想象到的、感受到的,用優美語言寫成精美短文或小詩,這樣詩文和圖畫相交融相輝映的新作品便完成了。寫出好的配圖詩文不易,但即使是寫得不好,作為語文能力的一種訓練方式,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把繪形傳神、虛實相生的美術創作技巧轉化為一種寫作技巧,提高作文構思能力,同時使觀察力、想象力、語言表達力得到有效訓練。
美術和語文的聯系是緊密的,利用它們的關系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是可為的,方式不只以上兩種。只要語文和美術老師合力打造,美術這塊園地便大有作為。
三、和班主任工作結合,語文實踐活動的空間多么廣闊
學生的語文能力是在實踐中鍛煉出來的,而語文實踐的舞臺是廣闊的,它不只滲透在各學科的學習中,也存在于對學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中。作為擔任班主任的語文老師,應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盡量把各種班務活動和語文活動結合起來,給學生創造更多的語文實踐機會和展示語文能力的空間。
1、主題班會,閱讀與表達一條龍,思想與語文共提高。
針對學生普遍性的思想問題進行教育,開主題班會是最好的形式。要成功地舉行一次主題班會,班主任必須精心組織學生分工合作,務求人人參與。會前,讓學生通過圖書閱讀、上網、訪問等多種途徑搜集豐富的資料,包括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生活中有關的人物和故事、圖片、新聞等;會上,他們講故事,作報告,談心得;會后,他們寫感受,出專欄,編報紙。這樣,學生在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的同時,也有效地訓練了讀、寫、聽、說和篩選、積累編輯信息等語文能力了。
2、書信交流增感情,育人教學同促進。
書信是師生之間深入了解,增進感情無可替代的方式。節假日之前,期中期末考試之后,舉行通信周、通信日,讓學生在書信里描述生活情況,書寫見聞感受,交流讀書心得,總結學習經驗,透露思想矛盾……教師根據特點,針對情況,寫回復,指點迷津;贈寄語,給予鼓勵。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這種交流,既能加深了解,增進感情,又能很好地訓練寫作能力。在網絡無所不能的今天,利用電子郵件、博客、QQ等方式,這種交流和訓練就更方便快捷了,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隨時而行。
3、了解學生,選拔班干,綜合性語文活動掘人才。
開學初要選出優秀班干,最好是舉行多種方式的競選活動,如:“五百字自我推薦”,“兩分鐘就職演說”等,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讓他們展示自我,秀出風采,以此達到語言訓練和選拔優秀班干的雙重目的。
4、建圖書柜,編班報,掀起讀書、辦報新高潮。
用班會費訂書報雜志,發動學生捐獻圖書,建圖書柜,設報紙角,把學生的課余時間從上網游戲轉到讀書看報上來;組織讀書交流會,讓學生把讀到的重大新聞和感人的事跡作宣讀交流;組織社會調查,開展民主評論,設立班內記者團,對校內外好人好事、大事新事采訪報道,表彰先進,針砭時弊;出板報,辦班報,展示優秀詩、畫、文作品……這些活動不但可提高學生思想覺悟文化修養,還可促使他們多讀、多寫、多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