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輝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日益深化,整體優化課堂教學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但就多年的工作經驗看,實施素質教育對學生的作業批改愈來愈顯得重要了。其主要取決于學生素質培養的多面性。雖說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但就學生多方面素質而言,對學生的作業批改也就不容忽視了。學生作業的批改對素質教育的輔助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對數學作業批改形式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了。
關鍵詞:數學作業;素質教育;糾錯
結合自己多年從事小學高年級的工作實踐來看,我認為:學生的數學素質是多方面的,在批閱數學作業時,教師若能根據學生水平和學生作業的實際情況變傳統的打“√”或“×”給分數為眉批、間批式的評析,那么學生便可以從批改后的作業中得到一些啟示,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他們敢于思考、善于思考、樂于探索、勇于創新的良好學習習慣。如此富于創造的批改訓練,久而久之,既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從而更好地把作業批改融入課堂教學中,為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下面結合我多年的工作實踐介紹幾種數學作業批改形式,與諸君共勉。
一、引導敘說,明確算理
在學生做錯了的題的旁邊或某一步錯誤計算的旁邊,老師寫上諸如“你能發現這步錯在哪里嗎?”“你能找出這步出錯的原因嗎?”等啟發性極強的批語提示,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去探求正確的算理。這樣做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動性、自覺性,從而讓學生把抽象的數學計算變得生動、具體了。
例如:解方程28x+8=15,學生的解題過程是:
解:28x=15-8
28x=7
x=28÷7你覺得這一步錯在哪里嗎?為什么?
x=4
這樣的批語提示,學生可以從中反思,從而在正確訂正的同時明確算理。
二、發表贊賞、激發創造
1.用贊許的語言加以肯定,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大膽探索和創新。這樣的贊賞是極其重要的,不但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而且使他們有廣闊的發展思維空間,從而自由、自主地體驗情感,探索知識的奧妙。
對富有創新,開拓新穎的思路,我一般這樣加以贊賞和鼓勵,“你的想法太絕妙了,老師都沒有想到。”“你真棒,這個方法太好啦!”例如這樣一道應用題:“育紅小學學生去植樹,原計劃每人植樹40棵,9人植完。實際有一人生病沒有去,實際每人比原計劃多植多少棵樹?”大部分同學列出這樣的算式:40×9÷(9-1)-40
另外有一個學生突發奇想地列出這樣一個算式:40÷(9-1)
于是我在這位學生的作業本上寫了這樣一句話:“你的方法太棒了,明天請你把思路講給全班同學和老師聽!”
這樣不僅這位學生把做題思路講得繪聲繪色,還讓其他同學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從而能深思每題,發揮出自己極大的創造能力。
2.對方法獨特,但計算出錯的學生,我一般這樣評析:“方法多好啊!可惜計算錯了。”例如,“一個圓柱的側面積是21.98平方厘米,底面半徑為5厘米,求這個圓柱的體積。”學生一般這樣計算:3.14×52×[21.98÷(2×3.14×5)]=549.5(立方厘米),而又一位學生這樣計算:21.98÷2×5=2.198(立方厘米),很顯然,這個同學的計算思路很有特色,富于創造性,但計算時先算2乘以5的積,故發生了錯誤,于是我寫了這樣的批語提示:“你的解題方法很靈活,如果計算再仔細些,那就更妙了。”
這樣不僅使這位學生明確了錯誤原因,還極大地調動了他和其他同學的創造探索的積極性,從而展開了極其活躍的思維空間,讓同學們縱橫馳騁。
3.對于作業極其認真的學生,我用“好”“很好”“真棒”等加以褒獎、鼓勵。對于連續幾次獲得“好”等獎勵的,有時我還這樣寫道:再得一個“好”你的作業本就可以在班級里展覽了。
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還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三、加強提示,糾錯明理
當學生出現錯誤后,用簡短的語言加以提示,使學生在糾正錯誤時引起足夠的重視,不至于一錯再錯,例如,
3.7×85+3.7×14=3.7×(87+12)=36.36
為此,我在+3.7的下面畫上曲線,并在題后提示:“你認為3.7可以看作是3.7與誰的乘積?”這樣因勢利導,不僅使學生未停滯在糾錯的表面上,還讓學生獨立思考錯因,解決疑惑,從而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四、嚴格要求,規范嚴謹
對作業格式不規范或作業不認真的用簡短批語加以要求,從而培養良好的學習和書寫能力。如,學生在畫圖或豎式計算時,為求快而出現的直線不直的問題。于是,我會在圖旁或豎式旁邊寫下這樣的話:“下次的作業,你如果將豎式中的橫線用直尺畫平就可以得‘好了!”
而對格式出錯的題,我則寫上“你先看一下書上的格式,想一想老師的板書,再將這道題做一遍”的批語,如此規范要求,一方面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
總之,素質教育的渠道是多方面的,教師如果能及時抓住教育契機,利用好作業批改這塊陣地,我想,何愁學生的素質不會健康發展呢?這是我從事小學教學多年工作實踐的一點體會,尚有許多不足,亟待解決和進一步驗證和完善。
參考文獻:
[1]林小平.小學數學課外作業題的分析與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2(20).
[2]武習平.淺談小學數學作業評價[J].教育教學論壇,2012(12).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