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裕婷
摘要: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初中生進行思想品德教學比較符合時代背景,具有時代特色。自提出以來至今一直都是政治領域比較熱門的話題,也是各類教學以及考試的重點內容。加強對初中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對于其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有非常大的幫助,對于初中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也會有比較明顯的幫助作用。在當前社會風氣逐漸惡劣的情況下,急需這一新型價值觀對形成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進行引導,進而改善當前社會中存在的一些不誠信、不和諧的負面社會現象。初中生是比較關鍵的一代,需要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更好地凈化社會風氣的環境。
關鍵詞:思想品德 社會主義 核心價值觀 初中生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3-0157-02
作為當今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從被提出以來,廣受社會各界學習和贊賞,對于改善社會不良風氣、促進社會公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在現階段,其具有非常豐富的內涵,也具有比較豐富的實踐途徑,對于在社會領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發揮重要的引導作用,同時也回答了一系列的社會和政治問題。因此,鑒于其重要程度,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必須加以引入,重點開展對初中生的這一價值觀的培養,促進中學生對價值觀的理解和認知,利用其從多方面對中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規范進行培養,幫助其健康的成長。為了更好地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工作中,培養初中生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本文進行分析,試圖找出切實可行的實行策略。
一、制定出科學的學習目標
初中生正處于生長發育比較關鍵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也是樹立正確觀念的黃金時期。但是這個階段初中生年齡還比較小,沒有對社會性質和意識形態的認識,缺乏一些關于思想品德和價值觀培養的知識。也沒有形成健全的政治思想體系,最容易被外界干擾。對于初中生來說,認識的能力還比較有限,知識基礎也比較薄弱,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也很難到位,對于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知識更是知之甚少。因此,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講究方式方法,做到耐心細致,確保教學質量。
首先,老師要明確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的目的是什么,明確了教學目的,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方案。很明顯,目的就是為了促進中學生擁有正確的價值觀,爭做當今社會的四有青年,不斷提升自己,為以后的社會建設做貢獻。要讓初中生懂得個人與國家的關系是如何緊密聯系的,要使他們明白各自肩上的擔子有多重,促使他們逐漸形成正確的觀念,促進社會和諧,做社會主義建設的優秀的繼承人。[1]其次,要促使他們懂得不管是國家還是社會或者民族以及團隊,都需要優秀的個人,其組成單元都是個人,因此,個人必須成為優秀的大寫的人,才能夠實現自身的價值。通過個人價值的實現來促進我們的國家、社會和民族價值的實現。通過課堂教學來幫助初中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明確自身的政治傾向和社會傾向,促進自身良好發展。
二、多種方式增強學生對國家層面價值的認同程度
關于國家層面的價值觀雖然只有八個字的描述,但是其內涵非常的豐富,價值追求也非常的明顯。在思想品德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初中生對國家層面價值的認同程度,并且進行權衡,對有問題的學生著重進行提高,促進初中生樹立國家意識,了解國家的方方面面。
1.要對初中生的國家意識進行培養
讓初中生意識到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建立在我們這個強大國家的基礎上,沒有國家,不可能有安穩的生活,也不可能安心地在學校接受現代化的教育。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國家的庇護,在新時期,我們更要為實現中國夢不斷努力,奉獻自身的力量。作為初中生還不能夠在一線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但是現在的努力學習就是為了積蓄更大的能量,然后為以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獻出自身的力量。通過對初中生國家意識的培養,讓學生高度認同基于國家視角所追求的價值。
2.對中學生開展有關中國夢內容的教育
中國夢如若順利實現,會對每一位社會公民都會帶來巨大的改變。包括初中生在內,中國夢的實現也將為初中生提供更好的學習資源和生活環境,也需要初中生的共同努力,好好學習,長大之后方能繼承前人的事業。個人價值和夢想的實現是離不開國家價值及夢想的實現的,因此,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個人發展是國家發展的一個單元,國家發展是個人發展的基礎并且帶動個人的發展。[2]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老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對初中生的思想和意識形態的教育,讓初中生從思想層面上高度認同基于國家視角所追求的價值觀。
三、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個都不能少
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主要是以理論教學內容為主,實踐教學的環節非常的少,并且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慮,很多實踐活動也并沒有真正的落實,這與現代教學的理念是截然相反的。現代教學更加注重在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進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踐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也能夠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學習。實踐在理論和現實生活之間的橋梁作用在現代教育工作中越來越明顯。初中思想品德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初中生進行教育時,更加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教學,僅僅進行理論教學無法使學生感受到理論真正的內涵,不能夠真正地發自內心的理解和認同,通過實踐,學生可以更好地體會其內涵。
在實踐活動中可以組織學生參觀養老院,去陪伴老人,照顧老人。在這個過程中能讓學生深刻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友善的內涵,有助于培養初中生關愛老人、孝敬長輩的意識,更能幫助初中生養成正確的價值觀。教師在此過程中,也要注意自身的作用,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實踐中有所感受、有所收獲。對于實踐過程中初中生提出的關于價值觀問題的疑問,老師可以及時進行解答,并且言傳身教,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思想品德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教授學生課本上的知識以外,還要引導學生多關注時事,學會運用課本上的理論去解釋社會上發生的熱度比較高、比較引人關注的事件。這對于初中生的成長也有多方面的作用,既能夠幫助初中生活學活用,也能夠提高初中生對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
四、多組織初中生進行探究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根據書本上的知識點和培養初中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需要及時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活動,促進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能夠解決自身對思想品德知識以及價值觀的疑問。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之間也會不斷地溝通交流以及合作,這對于增強初中生的社交能
力以及合作能力都有非常大的幫助。另外對于一些需要數據支撐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組織學生在校內進行實際調研,制作、發放、收回以及統計等,可交由學生自主完成,有異議的問題老師再參與評判,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學到課堂上難以學到的知識,為以后的工作也打下了基礎,極大地提高了初中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然后再根據問卷調研的結果,讓學生闡述對思想品德課本上的內容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的認識,從而加深學生對這些知識的理解程度。
五、結語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在初中生的培養體系中占有非常高的地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看出是三個層面價值觀的集合。二者結合起來共同培養初中生,幫助初中生在價值觀的形成過程中少走彎路。筆者結合教學經驗總結了四條策略,希望能夠對業內同行今后的教學工作起到啟發作用,共同探索出更加有效的培養策略。
參考文獻:
[1]李德超.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6(8):125-126.
[2]黃利云.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如何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J].新課程(上旬),2014(5):37.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