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成
【摘 要】提高小學生習作能力的方法及途徑有許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多閱讀、多積累、勤練習等。在這里所談的是用教材教學生習作。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佳作,都是學習的榜樣。農村教師可以緊緊抓住教本,充分挖掘課例文進行習作點滴教學,提高小學生的習作水平。
【關鍵詞】淺談教材指導;習作
習作,作為我們表達情感的需要,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它。可是當我們要求學生寫習作時,學生不是感到無話可說,就是言之無序。作為教師,我們心情沉重,一聲嘆息,心中似乎有道不完的苦衷。為什么學生的習作水平就是不能提高呢?如何在習作教學中提高小學生的習作水平?我認為農村教師可以緊緊抓住教本,充分挖掘課例文、口語交際進行習作點滴教學,提高小學生的習作水平方法之一。
一、指導看圖習作,訓練學生有序表達。
看圖習作屬于低年級教材內容,它是學生習作的初步階段,是學生學好習作的關鍵階段。低年級的孩子易于被色彩顏麗,生動的畫面所吸引,所以教師就更應該重視低年級的看圖寫話教學。
1、有序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按順序寫話能力。
有序觀察,有序敘述,是學生習作的第一關。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一切都是新鮮而好奇的。他們一拿到圖畫,會毫無頭緒地看,看到什么,就說什么,一點順序也沒有。這時候就需要教師指導學生有序觀察。如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或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學生有順序看圖后就能有序寫話。如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看圖寫話《救小鳥》,我提出要求:先看整體畫面,再看看圖中的景物,你看到了什么?(藍天、綠樹、小鳥、……)。接著指導學生采取從下至上的方法進行觀察。通過指導,學生就會把整個圖說得有條理。
2、觀圖中突出顯性信息,挖掘隱性信息,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圖片包括顯性信息與隱性信息。當一幅圖畫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時候,教師不僅指導學生抓住圖畫顯性信息,還要抓住圖中隱性信息,培養學生想象力。如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看圖寫話《救小鳥》,讓學生有序觀察后,學生知道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這些都是顯性信息,但是圖中的隱性信息——“如何救”還沒挖掘出來。為了充分挖掘隱性信息,要求學生展開想象,構成合情合理的、生動有趣的故事在小組內交流。有的學生想象出用“水槍”救小鳥;有的同學想到找“熊大熊二”幫忙救小鳥……。通過不斷的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提高、想象力豐富,寫作水平就會有所提高。
二、上好口語交際,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師緊扣教材編排《能說會道》、《口語交際》等內容,上好口語交際教學,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讓學生暢快地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也是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方法之一。如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能說會道《道歉》,我的教學理念是情景是基礎,情感體驗是基點,以小組合作探究為載體,激發學生互動的欲望。選擇的教法——情境教學法。首先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帶領學生走入口語交際的情境中去:呈現出藍天、白云、小草、綠樹紅花、小鳥……,并配上音樂。讓學生置身于畫面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然后指導學生有序觀圖,充分挖掘圖中的信息、展開合理的想象。在小組內交流書中發生不愉快的事,并讓學生分角色進行對話。這樣不僅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還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接下來不只是完成了書本上的插圖的內涵,還延伸到實際生活中去,設計《下課10分鐘發生的事……》、《文具盒掉地上了……》讓學生以習作方式寫下來。
三、仿寫精彩段落,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仿寫即模擬寫。可仿其文(仿寫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寫文布局、結構、寫作思路),仿其法(仿寫寫作方法、觀察方法)。因此,在教學課文時,除了完成該篇的任務外,還結合課文教會學生認識開篇切題、篇末點題、前后照應……,為習作打下鋪墊。遇到精彩段落要求學生仿寫,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如:在《小英雄雨來》中,精彩的段落是鬼子對雨來毒打。
“扁鼻子軍官的眼光立刻變得兇惡可怕,他向前弓著身子,伸出兩只大手。啊!那雙手就像鷹的爪子,扭著雨來的兩只耳朵,向兩邊拉。雨來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來,在雨來的臉上打了兩巴掌,又把他臉上的肉揪起一塊,咬著牙擰。雨來的臉立刻變成白一塊,青一塊,紫一塊。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來打個趔趄,后退幾步,后腦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過來,肚子撞在炕沿上。”
同時,我把《凡卡》文中凡卡挨打的段落與雨來挨打的段落對比后要求學生仿寫。有的學生寫出了《三毛挨打記》、《激烈的乒乓球賽》。精彩的課例文有許多,需要教師認真挖掘,《窮人》中桑娜的心理心動可以仿寫。《桂林山水》中的水、山描寫及總分結構可以仿寫。《十年后的禮物》中插敘的寫法可以仿寫……。對課例文的精彩段落的仿寫,學生的習作能力就會慢慢得到提升。
四、續寫課文練習,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語文教材中所選的課文都是佳作,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因此,在教學后要求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續寫,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什么是續寫?怎樣續寫?續寫要注意些什么?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教給學生方法。續寫的情節要符合原文中的人物性格、與時代相符等。如在教學《凡卡》后,設計了兩處情節:凡卡的爺爺收到信……,凡卡的爺爺沒有收到信……。《窮人》續寫桑娜夫婦收養孩子后……。由學生自由展開想象。通過續寫訓練,就會不斷地提高學生想象力及習作水平。
總而言之,通過二十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深深體會到,習作教學是有規律可循的。作文教學也不可能囿于幾種方式方法。教師只要勇于探索,重點滴,積極因勢利導,充分利用好我們生活中的教材、課堂中的教材,認真探索、不斷總結,就會讓讓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寫出一篇篇生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