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彬
摘 要:作文部分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能夠培養小學生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以及開拓創新的思維方式。同時,作文教學也是小學語文教育的一個難點,教師必須尋找切入點,根據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宏觀特點,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學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首先簡要分析了現階段小學語文作文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新的視閾探析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創新方法。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創新途徑
語文是小學階段的重要課程之一,而在語文教學的所有模塊中,作文教學是語文學科的重中之重。針對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小學語文教師十分有必要探索一些行之有效、開拓創新的課堂教學方法。新視閾下的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興趣開發、文字能力和文學素養,是每個教師共同的期望和追求。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過于注重學生寫作技能的掌握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師過于重視向學生灌輸寫作技能。作文教學的精髓在于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文字運用能力和文學素養。雖然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倡導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培養其寫作能力。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似乎忽略了培養學生的文學情感。教師往往采取傳統的生硬的教學方法,給學生盲目灌輸寫作方法。表面上看,把寫作技能教授給學生就像一條捷徑,學生能快速掌握方法從而展開寫作。從實質上看,學生只掌握了機械的方法,卻沒有把深刻的自然的情感和思想植入其中。
2.忽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是教師往往會忽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作文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才能達到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然而,就目前的教育現狀來看,教師較好地承擔著教學的主導地位,卻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不應該采用灌輸式方法,而是應該在課堂中把一定的時間交給學生。作文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其開發興趣,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地位。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創新途徑
鑒于小學語文教育中作文教學的重要性,結合以上分析的目前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接下來本文在新的視閾下從四個方面探析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創新途徑。
1.推薦閱讀書目,實現輸入與輸出的平衡
小學語文教學包含多個板塊,各項板塊的教學內容相互關聯,相互滲透。人教版教材不僅提倡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同時也十分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拓展學生的閱讀,只有拓展閱讀范圍,提高閱讀能力,學生的知識儲備和文學素養才能快速提高。例如,人教版小學五年級閱讀的推薦書目包括文學、科學和人文三個范疇,具體書目有《三國演義》《地心游記》和《孔子的故事》等。這些人文社科知識的輸入,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情感,在作文書寫時學生就能比較輕松地利用素材、抒發情感。
2.設計開放課堂,調動學生思維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可以設計開放性課堂,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給學生“灌輸”知識。而這種生硬的授課方式不僅會使學生感到乏味,教授的一些寫作技巧也沒有實質性作用。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課題,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上臺做寫作教學的導入;根據指定的課題進行即興寫作比賽;同學們朗誦自己的作品進行朗誦比賽等等。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的拓展,把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或故事情節演成小話劇,這不僅能加深小學生對作品的理解,也能使他們的思想上升新的高度。這些都將有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3.豐富教學模式,激發文學潛能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可以通過豐富教學模式來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潛能。豐富的教學模式可以使小學生保持活力,隨著現代科技的發達,多媒體教學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生動的教學材料,拓展學生的知識和視野,為學生傳授新穎的內容。教學模式應該摒棄傳統的方法,取而代之的是多媒體視頻、音頻、圖片帶來的視覺沖擊,這將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文學潛能。
4.定期布置作文,夯實寫作能力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還應在課后為學生定期布置作文,使其寫作水平得以鍛煉和鞏固。關于寫作題目,教師可以擬定一些富有新意的題目,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利用自己閱讀過的素材,適當引用加工,并抒發情感。另外,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在寫作完成后對自己的作文加以修改,改掉文中的邏輯錯誤、語意模糊、表述歧義等,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良好的習慣。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現階段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從新的視角探討了作文教學的創新途徑。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推薦閱讀書目,設計開放性課堂,豐富教學模式,定期布置作文,從而逐漸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寫作能力和文學潛能。
參考文獻:
[1]姚良君.優化小學作文教學的四點體會[J].小學教學參考,2013.
[2]張利民.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D].吉林教育,2009(2).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