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
摘 要:隨著我國對教育事業發展的不斷重視,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近年來,幼兒教學作為我國教育發展的初級階段,其關愛教育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而陶行知的教學思想作為我國教育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其中的博愛思想對開展幼兒關愛教育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基于這樣的認識,通過對陶行知博愛教育思想的形成過程進行分析探究,并對陶行知教學思想在幼兒教學中的具體體現進行詳細的闡述,進而為幼兒關愛教學提供良好的借鑒和指導,從而提升幼兒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愛滿天下;關愛教育;實際教學活動
陶行知作為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他的理論思想和教育實踐,是教育事業發展中極為寶貴的財富,為現代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指導和借鑒。在陶行知提出的眾多教育思想中,雖然沒有直接指出“關愛教育”,但是卻處處閃耀著“關愛教育”的光輝,其思想內涵尤為豐富。所以,在幼兒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高度重視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指導作用,結合陶行知所提出的“平民教育”“生活教育”“民主教育”“解放教育”“教、學、做合一”等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有效開展幼兒關愛教育,充分體現出愛滿天下的“大愛”精神,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一、陶行知博愛教育思想的形成過程分析
陶行知出生在農民家庭,其清苦、貧寒的童年生活,讓他逐漸形成了一種樸實、善良的性格,并且深刻體會到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的苦難。陶行知在青少年時期,接受了大量的傳統文化教育,并且他小時候在西方教會學校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學習,后來又到美國留學,他立志要讓全國人民都可以接受到教育。東西方文化的共同影響,為陶行知“博愛”教學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資源和精神資源。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兒教學中的具體體現
1.“平民教育”是貫徹幼兒關愛教育的基礎
陶行知提出的“平民教育”思想,主要就是指教育活動要面向廣大人民群眾。無論是農民還是工人、大人還是小孩,他們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陶行知大力倡導平民教育,要想將平民教育思想應用到現代的幼兒教育中去,就要求老師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所有的幼兒,不管是本地的還是外地的,笨的還是聰明的,老師都要平等地對待,發現每個幼兒身上的優點,引導幼兒不斷發展。
幼兒園開展關愛教育可以有效地激發幼兒創造的思想源泉,每個幼兒都是非常可愛的,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獨特的發光點,深入發掘和培養幼兒的亮點是每一個老師的職責。在培養幼兒創造力方面,陶行知提出了“解放教育”思想,其主要包括解放大腦、解放嘴、解放眼睛、解放雙手、解放空間等。老師在幼兒教學過程中要將培養幼兒創造力看作一個系統性工程,利用創造性的教學環境,對幼兒進行多種創造性的教學活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幫助幼兒逐漸養成善于創造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對幼兒的心理機能和心理結構進行不斷優化,大力開發幼兒的創造力。
例如,在解放幼兒大腦的教學方面,老師可以不斷地向幼兒提出一些問題,讓幼兒經常去思考,鍛煉幼兒的大腦思維。如,在《變戲法》的體育活動中,老師可以循序漸進地提出問題,首先,“小魚來了,那么有誰知道小魚是什么樣的啊?”這一問題的提出可以讓幼兒結合生活中見到的魚進行想象。然后,老師再問“小魚是怎樣游過來的呢,哪位小朋友可以學一學?”這時幼兒可以充分結合之前的問題,想象出魚的樣子,以及根據魚兒游動時的動作進行模仿。他們有的會將兩只手當作尾巴放在后面學習魚兒游的樣子,有的會將兩只手一前一后模仿魚兒游動的樣子,這樣可以有效打開幼兒的大腦思維,激發幼兒的想象力,逐漸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2.“生活教育”是幼兒園進行關愛教育的主要方式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中的精髓,其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社會即學校”等,這是一種符合中國國情,并且具有明顯時代特征的新方法、新理論。生活教育在幼兒園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為幼兒剛剛踏入校園生活,對陌生的新環境無法很快地適應。所以,老師應該注重對幼兒的關愛教育,結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創造出貼合幼兒生活的教學環境,展開生活化的教學內容,讓幼兒感受到家的氣息,慢慢安撫幼兒的不安心理,從而順利開展幼兒教學實踐活動。
3.“民主教風”是幼兒園開展關愛教學的重要保證
老師在幼兒教學過程中,要認真觀察和對待幼兒,拋開年齡界限,將自己融入幼兒的世界中去,將幼兒當作自己的老師,跟著他們了解幼兒的情感世界。同時,通過與幼兒的平等交流,增進彼此的關系,從而和他們成為好朋友,還要了解幼兒的需求,為幼兒創建一個輕松、快樂的學習環境,在與幼兒的相處中逐漸教會幼兒知識,引導幼兒認識事物,從而潛移默化地完成教學目標。
總而言之,陶行知作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教育學家,他的理論思想和教育實踐是教育事業發展中極為寶貴的財富,在現代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的“平民教育”“解放教育”“生活教育”“民主教風”等,對幼兒開展關愛教育有著積極的指導作用,所以老師在幼兒教學活動中要有效應用這些思想,提升幼兒教學質量,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崔慶玲,彭希林,劉善球.德育之精魂:關愛教育說[J].學園,2011(3):87-90.
[2]杜蕾.幼兒關愛行為的現狀、問題與教育對策[D].山東師范大學,2008.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