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松美亮
【摘 要】小學的語文課程對開發、培養少年兒童智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有效的擴大了學生的視野,更加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一個人如果僅僅局限于從實踐中汲取知識,就如同一只井底之蛙,你說天比井大,這超越了他的思維理解能力,他就不能明白了。同樣的,知識的獲取,不能僅僅局限于自己親身所見的范圍,因為,這個范圍是有限的。知識雖然產生于實踐,但掌握知識不僅僅只依靠實踐。通過親身實踐掌握的知識具有真識性,但如果局限于親身實踐就會束縛甚至制約知識范圍的拓展,同時也會制約知識質量的提高。但當一個人借助文字進行閱讀之后,那么展現在他面前的將是一個廣闊的世界。【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教學方法 小學的語文教育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方面的規范化、多樣化訓練,讓學生的識字與閱讀能力同步進行。語文教學的實踐表明,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如果以語文實踐為重點,不但可以順利完成教學大綱上規定的教學任務,還能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全方位發展,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以及思維能力。1.探索教法,激趣樂學根據小學生愛新奇,好勝的心理特征,結合數學教學內容,不失時機地誘發學生學習興趣,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巧妙設計準備題搭橋鋪路,讓學生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促使知識正遷移,把前面練習的“求多幾”的問題,改為“求少幾”問題作為嘗試題,通過啟發學生比較,引導他們學習課本上的例題。然后激發他們試著解答,就能激發學生的情趣。雖然他們不一定都能正確地理解,會出現幾種不同的解法,有著種種的疑惑。此時教師做適當的引導、點撥,啟發他們討論,大膽發表不同的看法,最后教師引導學生歸納解題的思路方法。這樣做就會使學生親自經歷探索知識過程,充分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使他們體驗到獲取知識的快樂感、成功感,增強他們學好數學的自信心。2.動手實踐,激趣樂學學習本身是一種復雜的思維過程,人的大腦就是思維活動的中樞,而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是啟動大腦思維的動力。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動手實踐,從中獲得知識,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使他們深刻地理解知識并有效地運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讓學生去實踐,去動口數、動口說、動手量、動手畫、動腦想,從大量的感性認識中逐步抽象出數學概念,并掌握概念實質,變枯燥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達到激趣樂學。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一課時,我改變了教師演示,學生看,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法。而是讓學生各自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直徑3厘米、4厘米、5厘米的圓形硬紙板,獨立做實驗,讓每位同學測量自己手中的三個大小不等的圓的周長,然后再測量直徑,及時組織學生討論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通過親自測量,同學們都明白,從前面的三個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中發現不論圓的大小,圓的周長都是與這個圓本身的直徑的3倍多一些。最后,教師稍加點撥,學生很快理解了圓周率的意義,自己推出了圓周長的計算公式。通過讓學生具體實踐,動手操作,能不斷地激發著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在參與實踐活動中,學生的抽象思維得到了發展,從而體會到成功的喜悅。3.改革課堂教學,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作用,把被動接受的“要我學”轉變為主動進取的“我要學”,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自主地,積極地參與教學過程,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為了更好地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其主體性進一步發展,我在課堂教學中,主要從兩個方面訓練學生:3.1、提出問題,讓學生自讀課文。每學一篇新課文,我讓學生先預習課文,碰到不理解的字、詞、句、段、內容就向老師和同學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同學提出的疑難問題。學生能借助工具書,通過討論探索,從而得到解決。當學生解決不了時,我才給他們提示幫助解決,這樣教學過程中形成了師生共同探索新知識,使學生有自己的思維空間,學生的學習情緒既活躍又輕松,在自由的氛圍中馳騁,達到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的目的。3.2、激發小組討論,讓學生互學。同學是小組的成員,通過討論互學,使學生能在互助、和諧的狀態下探索新知識。互學,學生互補彼此的不足,每個同學的認知結構、經驗水平、個性發展存在著差異,在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能從別人不同的觀點及方法中得到啟發,取長補短。4.讓學生認真識字識字是閱讀與寫作的靈魂,識字是人類脫離野蠻,追求文明的第一步,識字的目的,就是要拋棄啰嗦和混亂,走向簡潔與智慧,成為語言的大師,文字的巧匠。而低年級學生智力發展的速度堪用突飛猛進來形容,在這個時段,方法得當,引領適度,對低年級學生識字非常有幫助,會使其受益終生。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識字、看書、作文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看清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發現新的優秀的教學方法,激發起學生識字的興趣,要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心理、思維特點,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及時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并予以解決,使得學生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要遵循課標對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要求,要運用基本功訓練、漢字規律、識字的主動性及多種方法和手段,培養小學生的識字能力,這樣我們才能使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5.加強小學生的背誦能力背誦,不單單指的是課文。古往今來,無數人都有一句喜歡的話,即所謂的座右銘。甚至很多偉人名人科學家都曾經在一句話的鼓勵下奮發圖強,名垂青史。我精心給學生找了大量的短句,讓他們熟讀和背誦,增強他們的記憶力和詞匯量。比如,告訴學生努力和優秀的:“自己的孩子自己疼愛,優秀的孩子人人喜歡。”告訴學生尊敬父母的:“忘記孩子生日的人是偉人,占極少數;忘記父母生日的人是凡人,占極多數。”告訴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的:“害怕寒冷的孩子嘗不到玩雪的快樂,畏懼挫折的人們嘗不到成功的甜頭。”告訴學生不要蹉跎歲月的:“事業是強者的主題歌,因循是庸人的座右銘。”告訴學生要認清自己的:“大力士抬不起自己,千里眼看不見眉毛。”告訴學生少說多聽的:“施的人肯定比受的人擁有的多,聽的人未必比說的人知道的少。”告訴學生人生價值的:“雨滴融入大海更易把自己保全,個人奉獻社會才能把自己提高。”這些短句,言簡意賅,被學生所喜聞樂道,有的學生非常喜歡,背得非常用心,作文水平和思想境界明顯提高。6.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一個小學語文教師要具備非常藝術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是表達思想的工具,古往今來,歷史上演繹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商鞅舌戰群臣,得以順利變法;諸葛亮舌戰群儒,得以說服孫權抗擊曹操。這些故事時至今日仍然激動人心。人類需要交際,人和人之間需要溝通,更何況是和小學生,即便是自己和自己也需要內部溝通,在這兩種情況下都充分體現出了語言的巨大價值。一個教師要充分相信語言的力量,要充分使用犀利的語言這一利器。心理學研究證明,一個學生面對糟糕的環境,或者對學習不感興趣,如果說不能改變自己的心境,那么就會消磨掉他的意志,就會耗費他的大量精力,他就會感覺到疲憊不堪,他的神經系統和潛意識就接受了失敗、灰心、沮喪等等不良信號。這時候最需要有人對他進行心理幫助,引領他走出心理誤區,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擔負起這個重任。總之,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過程。我們教師必須循序漸進、兢兢業業,不斷在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上下苦功,不斷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講說能力和寫作能力,讓學生切切實實地體會到語文就在身邊、生活中語文無處不在,讓語文魅力深遠、作用永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