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帥 ??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開始嘗試使用合作教學法來進行課堂教學。通過運用合作教學法,英語教師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英語學習,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本文將重點通過探究合作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當中的應用意義,從而提出合作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當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合作教學法 高中英語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3-0217-01
合作教學法簡單來說就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共同的完成教學任務,基于社會心理學的合作原理以及人際合作活動的基本特征來開展教學,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更加突出人際活動與合作的基本特征,將其應用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當中,不僅能夠促使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呈現出一種新的思路和新的面貌,而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提升英語學習的效率,最終促使學生的英語能力得以提升。
一、合作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當中的應用意義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之下,要進一步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而傳統的英語教學更加重視教師的傳授,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更多的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呈現出明顯的不協調。在此基礎之上,為了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需要嘗試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合作教學法源于美國,是極富創意且人們能夠從中獲取教學實效的一套教學理論。這種理論顯示,通過合作教學的開展,能夠進一步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增強學生的課堂交際能力,正是基于合作教學的巨大優勢,促使合作教學法被全國各地的教育界所認知所重視。我國相對于合作教學的研究起步比較晚,但是很多學者已經開始重視并且不少研究已將此教學法應用到實踐當中。結果顯示應用此教學法不僅能夠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語言交流、表達的機會,還能夠體現出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當中的主體地位,這對于學生個人的長遠發展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如果高中英語教師能夠在英語課堂教學當中開展合作教學,不僅能改善整個課堂的教學氣氛,與此同時還能吸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當學生處在一個“正在交際”的環境中,他們會在輕松的氛圍中更好地學習英語,相應的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最大限度地提升。
二、合作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當中,應用合作教學法可以嘗試以下三個方面的策略:
(一)合理地進行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開展的根本,教學方法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據課堂教學的基本內容,在英語教學過程當中也是如此。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合作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對課本材料進行全方位的挖掘,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組織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會更加明確。在課堂教學設計的過程當中,也需要結合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的實際內容,在此基礎之上,才能夠開展合作教學,通過這樣的方式開展的合作教學能夠很好地避免形式主義,避免只有合作的形式而無合作的內涵。高中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也就是培養學生全方位的聽說讀寫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當中,要更加清楚地體現教學的目的,與課本當中所明確要求的環節,要盡量地應用得當,通過合理的教學模式的設計來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二)明確教學目標
高中英語老師在開展合作教學的過程當中,將學生的定位為合作教學的主導,其實從本質上來看并不是如此,學生應當是活動教學的參與者,教師應當去引導學生進行參與,合作教學的主體仍然是學生,而過分地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是不利于合作教學開展的。教師在開展合作教學的過程當中,要充分明確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不能讓學生完全地自由發揮。
(三)運用合理的方式
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要對合作教學方法合理的使用。合作教學方法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也就是分組討論。通過討論的形式,能夠促使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能夠幫助學生與教師之間形成更加和諧的師生關系,促使學生能夠對于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強化記憶,能夠幫助學生自身提高相關的知識應用能力。在使用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首先引入討論的問題,以該問題為基礎展開討論,充分地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進一步地提高課堂教學的參與度。
四、結語
通過運用合作教學法,教師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還能夠加強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教師應恰當合理地使用這種教學法,把它更好地與傳統教學法相結合,使其在英語課堂上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曾葡初.英語教學環境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張大均.教與學的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5]張正東.外語教育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