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輝
【摘 要】在作文教學中,作文評語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好的作文評語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也會提高語文教師的文學素養,促進語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關鍵詞】作文評語;人文性;文學性;針對性;專業化發展
語文教師雖不是作家,但要具有作家的文學素養;語文教師雖不是主持人,但要具有主持人的隨機應變;語文教師雖不是教育家,但要具有教育家的寬闊胸襟。長期以來,不少教師在評語中,僅從語言、布局、結構諸方面給予客觀的評價,不是句子欠通順,就是布局欠合理,結構欠完整;甚至,干脆就只打一個分數。久而久之,學生的作文興趣便被泯滅了。作文評語寫好了,不僅會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而且還可以促進語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我認為寫好作文評語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作文評語應該富有人文性
“以人為本”是現代教育發展的趨勢和特征,也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所在,它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終極目標,具體表現在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對創新的鼓勵和對個性的尊重上。
作文評語是對學生作文的總結、評價性文字。它通常起到四個作用:一是評價作用,學生通過評語認識到自己文章的優點或缺點;二是導向作用,學生從評語中能夠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三是指點作用,學生可按照評語指出的問題,對文章進行修改和補充;四是教育作用,評語中對文章記敘的事物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行正確的分析和評論,從而受到教育。
為了能夠起到以上的作用,就要讓評語真正成為師生思想交流的方式之一,讓評語充滿濃濃的情感,充滿人文性。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都有著渴望被理解,被關注,被愛護的心理。如果教師在評語中能夠給予人文關懷,運用關愛效應,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學生以良好的期待和真誠的愛心,那么孩子們的心靈將會得到滋潤,他們的情感將會受到刺激,他們的創作的動機和欲望將被誘發出來。正所謂“兵不厭詐,人不厭激”。我國文壇巨匠茅盾小學時的兩本作文中就留下了老師充滿熱情的贊語:“好筆力,好見地,讀史有眼,立論有識,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前程遠大,未可限量,十二歲小兒能作此語,莫謂祖國無人也。”這些極富鼓舞性的評語,無疑給少年茅盾以極大的啟示和激勵,這對他后來在文學上取得輝煌的成就不能不說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而作為思想交流的工具,書信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語文教師有著得天獨厚的接近學生心靈的機會,應該好好利用自己手中的筆!寫評語采用書信的方式,讓評語充滿濃濃的情感,充滿人文性。使老師成為學生的傾訴對象,做好學生的心理醫生,更讓學生感到老師的真誠關懷,老師的和藹可親,老師的尊重愛護…
二、作文評語應該有點文學性
教師的作文評語應該給學生一個示范,能夠讓他們從評語中讀出得失、讀出自信、讀出希望、讀出真情。一條好的評語應該具有文學色彩,具有生動活潑的語言和耐人尋味的含義,以其獨特的魅力,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一種文學的熏陶,一種精神愉悅的審美享受,讓學生永志不忘。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比如:引用名人名言做評語,一方面它迎合了學生崇拜名人的心理;另一方面膾炙人口的名人名言能深刻簡練地揭示事物的本質,更好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成為激勵學生進步的動力;引用形式優美、內涵豐富、流傳一時的佳句來肯定學生的優點,可以收到言已盡而意無窮的表達效果。
三、作文評語應該有針對性
在學生的日記、作文上,即興寫上一兩句話,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下不同的評語,把它贈給學生。比起正規的評語來,它具有更自由、更靈活的特點,雖然不是長篇大論,卻似乎更能在學生心靈中留下痕跡。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就是實踐智慧不斷增長,從新手型教師到經驗型教師再到專家型教師的過程。作文評語是語文教師專業化提升方面的一個細節。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教師如果能將評語寫得精當,未來的大器就有可能萌芽于我們的筆下。教師只有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去進行反思,進行總結,才能不斷豐富自己,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