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飛
【摘 要】當前是一個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尤其受到關注,以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給我國教育改革帶來了強大的推動力。對于現代教學面言,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自身專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怎樣有效利用好這一資源,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每位教師所面臨的巨大挑戰。信息技術給教育教學帶來生機,因此在深刻剖析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上, 從新的視角提出在信息時代, 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探索,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是教育現代化的主要課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發展
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已經滲透到了各行各業。在教育領域,如何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從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是教育現代化的主要課題。信息化社會對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對先進信息技術手段的熟練運用是實現教學改革、教育現代化的迫切需要。因此,教育信息技術是提高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然性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計算機的普及,特別是因特網與校園網的接軌,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了十分廣闊的前景,同時對教育的改革發展及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這一現實,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知識和技術。這就需要教師成為一名積極的終身學習者,并以這種態度來影響所教授的學生。教師不僅要關注教學方面的知識,還要不斷地接受新知識、新技能,同時要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教師只有不斷地努力學習和充實自己,才能站在時代發展的前沿,把握時代脈搏,迎接新時代的挑戰,真正成為實現教育跨越式發展的生力軍。
二、教育信息技術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涵義
教育信息技術指的是教育方面的信息技術,是在信息技術作為教育觀念、內容、工具、手段的前提下,對教學資源與學習資源的信息化,以及教師的教和學習者的學之間的教學與學習的優化過程。
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在整個專業性生涯中,通過終身學習,不斷豐富專業知識,不斷增長專業能力,并逐步提高自身從教素質,成為一個良好的教育專業工作者的專業成長過程。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追求職業品質的發展,只有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才能使教學工作成為受人尊重的一種專業,實現自己的專業價值。
三、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1、運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轉變教育理念。
信息技術不是計算機技術,它包括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如交互式電視系統、衛星通訊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等。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也不是單純讓學生學會技術本身,而是要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它所帶來的不僅僅是學習資源的擴展、交流空間的延伸,還改變了人才成長的環境。因此,教師不僅要擔當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更應當將信息技術融入課程教學中,并且不是將技術生硬地放進課堂,而是利用這一工具性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自身的主動性。教師只有通過對先進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學習理論的學習,才能更新與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才能適應時代所要求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要求,才能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因此,廣大的教育工作者要加強信息技術方面的理論學習,明確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同時,也要不斷完善自身素質,使自己能游刃自如的操縱各種現代化教育手段。
2、運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水平。
一直以來,人們喜歡把老師比作蠟燭,來贊美廣大教師無私奉獻的精神。但是,“蠟燭”之光畢竟是十分有限的,它只能照亮學生的一部分,且在照亮學生的同時燃盡了自己。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教師必須在慷慨“給予”的同時努力“汲取”,變“教”為“學”,變階段性“充電”為全程學習、終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獲取新的知識,不斷給自己充電,做一盞真正的“長明燈”。網上備課,尋找資料,網上教研已經成為教師每天常規工作。信息化改變了我們教育生活,帶給我們許多工作和學習上的挑戰,也帶來了教師成長的快樂。
3、運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
把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到教學中,學以致用。這些技術手段的運用對于教師來說,既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豐富了教育信息資源以及促進了教育手段的多樣化。在信息化教學中,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組織者和促進者,起著頂梁柱的作用。通過教師個人對一個主題下的相關教學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認識、反思,通過他人的評價和建議等,使教師個人對教學過程、教學目標的達成度都有一個深入的總結、反思以及對未來教學計劃的預期安排,并通過數字化的形式加以表現。這樣,教師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優勢與不足,將內隱性的經驗外顯化,成功實現個人的知識管理,促進個體專業成熟。
要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教師教學中運用各種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各種教學媒體的光、音、色等信息輸出功能,立體地刺激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使抽象變得具體,使復雜變得簡明,使不可見變為可見,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創新,從而達到教學過程的優化。
在實踐中,運用信息技術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課件情境教學,音、色、形、空間等表現得淋漓盡致,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能動能靜的教學情景,努力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的提高。學生在信息技術創設的藝術情境中體驗、感知、審美,從而全面提高各方面的素質。還有模擬試驗,使學生印象加深,使學生興趣大增。
4、運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不斷反思。
課堂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發展。而教師的教學水平只有建立在對課堂教學不斷反思的基礎上。才能獲得實質性提高。信息技術不僅僅是一種學習工具,也是一種交流中介,它拓寬了交流的范圍和空間,為教師創設了一個共同參與的、互動的、合作的、交流的平臺。教師通過交流可以進一步豐富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反思更加深入,更加徹底。英國作家蕭伯納曾經說過,兩個人各有一個蘋果,互相交換,每人仍然只有一個蘋果;兩個人各自擁有一個思想,互相交換,每個人就擁有兩個思想。利用信息技術進行交流,教師可以突破學科的限制、學校的限制和地區的限制。如此教師不僅擁有兩個思想,甚至更多。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和網絡不斷交流,不斷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