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函
隨著國際交往的增多,英語在我們的生活中使用越來越頻繁。當今時代,學好英語非常重要,人們對英語學習也越來越重視。在學校教育中,英語已經成為了學校教育的必修課,在初中時期,由于英語學習比較簡單,學生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較高,英語成績較好。但是,進入高中之后,英語學習的難度有大幅度的增加,學生們在英語上感到不知所措。為了讓學生在高中階段學好英語,在高一英語教學中,教師就要做好教學銜接工作,為學生英語學習打好基礎。
1.高一新生英語學習現狀
為了深入具體地了解和掌握高一新生的英語學習情況,我校每年會對升入高中后不久的高一新生進行一次較正規的,由本校老師根據新課標對初中畢業生教學目標的要求所設置的統一測試。考試結果顯示:許多中考中表現出色的,成績優秀的學生摸底考試不及格,甚至有些中考取得滿分的學生的成績也僅限于及格。并且有相當一部分曾經成績優異的高一新生經歷一段高一學習生活后,成績急速下滑,從曾經的“優秀學生”轉為“后進生”,以致自暴自棄。針對上述現狀,筆者從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的角度出發,以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理念為基礎,對其存在的問題和影響因素進行了探索和研究。
2.教學銜接中存在的問題和影響因素
2.1 高中教學節奏快、容量大,學生無所適從。
由于受高考制度的制約及升學壓力的影響,高中英語課堂往往是教學任務繁重,教學內容繁多,時間緊迫。結果,課堂教學形式單一,氣氛沉悶,使得習慣于初中活躍的課堂氣氛,直觀的教學模式,變化多樣的操練形式的高一新生難以適應高中學習生活,從而出現了高中英語生詞難記、語法難用、課文難懂、練習難做的困窘局面。
2.2 學生不會記筆記,不能及時有效地梳理整合知識點。
升入高中后,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課堂筆記的記錄和整理。教學中發現,有些學生力圖將老師講的一字不落地都記下來,要不就等老師明確告訴才知道哪些需做記錄,自己難以判斷主次和重難點,造成了顧此失彼,或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結果得不償失;另有部分學生則認為老師講的全在教材中,沒必要做筆記,結果復習時沒有參照;還有部分學生筆記做了課后不能及時有效地梳理整合。以上這些顯現出學生不懂得把握老師講課的精髓,不會抓學習規律、知識體系,只是一味盲目的學習。
2.3 語法知識不系統,難以在短時間內建構語法知識框架。
除受詞匯困擾之外,高一新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還有語法知識的淡薄,具體表現在對英語語法術語知之甚少,詞性辨析困難,不懂得句子中的成分劃分,難以把握不同詞性與不同的句子成分之間的關系。
2.4 閱讀量有限,閱讀技能和策略匱乏,缺乏閱讀能力。
主要表現在一方面由于學生掌握的詞匯量太少,過不了語言關;另一方面閱讀方法不科學,習慣于指讀、筆讀、回讀、出生朗讀等閱讀方法,或是過分重視每個生詞的詞義,忽略文章的篇章處理,即所謂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加之閱讀技能和策略欠佳,閱讀速度太慢,難以根據語境中的提示和構詞法猜詞意,無法準確把握文章中的主要事實和中心思想,不能根據上下文全面掌握文章的主旨和文章段落的寓意,難以達到教學大綱對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要求。
3.教學順利銜接的解決對策
新課標和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指出: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學生在義務教學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地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要達到這個總目標,就必須首先解決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現就上述銜接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一些相應的解決對策。
3.1 促進初高中教學學段的交流與溝通。
新課程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使初、高中英語教材編排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一致性,這為高一年級的教學銜接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作為高中教師,關鍵是要熟悉初中教材,了解初中教材中要求學生應該掌握的詞匯、句型和語法,這樣才能在高中起始年級的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逐步引導學生貫通知識經絡,矯正學習方法,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而要做到上述幾點,高中教師就要有“向下”的意識,多聽初中教師的課,多與初中教師溝通交流,了解自己教育對象已有的知識儲備。
3.2 注重初高中生心理的轉變,做好英語教學形式的銜接。
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從心理上來說有朦朧的成人感,有獨立與創新的愿望,對自己的能力信心日趨上升。因此,高中教師應有針對性的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端正,既不能讓學生有升入高中了就可以放松一下的想法,又不能讓學生有進入高中英語特難的畏懼心理,消除他們的消極情緒和思想顧慮,要讓學生們認識到高一年級是整個高中階段打基礎的關鍵階段,應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3.3 學習加強學生的語音訓練,幫助學生高效記憶單詞。
對于單詞,其實天底下沒有背不好單詞的人,只有不愿背單詞的人及不善于有效背單詞的人。因此,首先,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使學生保證自己激昂的學習斗志和積極心態;其次,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先掌握基本的讀音規則,引導其把握單詞的字母組合,通過音標逐步拼寫單詞;再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構詞法中的詞匯合成、轉化、派生及詞根等規則記憶單詞;最后,教師還可嘗試通過具體的語言環境來背誦單詞,使學生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
3.4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懂得自主學習。
要想使學生學習行之有效,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掌握有效學習方法的前提條件和必要保證。首先,培養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詞匯方面、篇章理解方面預習,并且記錄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難點以便加以解決;其次,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中學教學大綱指出:在聽、說、讀、寫綜合時,側重培養閱讀能力。閱讀是理解和吸收書面信息的能力,有助于擴大詞匯量,豐富語言知識,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背景,而且是高考的重頭戲。因此,要指導學生學會跳讀、略讀等閱讀技能,鼓勵學生根據上下文猜詞意,使學生獲得獨立閱讀的能力。另外,應使學生養成做好筆記的習慣。還要指導學生對平時閱讀中遇到的重點詞匯、句型做好摘記。
在高一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做好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工作,讓學生盡快適應高中英語學習,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