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雪芳+黃全勇
大理大學圖書館 大理大學病理學教研室(通訊作者)
【摘 要】近幾年,雖然西部各高校對科研實驗平臺的投入不斷加大,但是還是沒有能滿足廣大自然科學研究工作者的實驗需求。文章對西部高校公共科研實驗平臺相關情況行初步探討,以求促進西部高校公共科研實驗平臺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西部高校 公共科研實驗平臺 建設
一、西部高校科研實驗平臺的現狀
近幾十年來,國家對高校的實驗室投入了大量的經費。如國家及省、市均在各高校設立了相應的重點實驗室;除直接立項的經費外,有些高校甚至加大了與國家級課題相配套的實驗室經費投入。各高校高度重視自然科學的科研實驗平臺建設,對有關實驗教學的科學研究儀器設備管理模式及其共享機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討,在長期的實踐管理中,也積累了一定的實驗室管理經驗[1]。
雖然各高校加大了對實驗室的投入力度,但是科研實驗平臺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主要是沒有建立起真正的公共科研實驗平臺。各高校加大引進人才力度的同時,學校特別是西部高校科研人員對科研實驗平臺的需求也不斷增大[2],而公共科研實驗平臺建設與引進人才力度不相協調是目前高校實驗室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這些高校所建立的實驗平臺以高校的各科室、教研室及個人為主,所需要的儀器設備均是各科室、教研室及個人各自申請購買,因此,各高校所購買的實驗儀器設備存在重購率比較高而使用率則比較低的現象[3]。這些儀器設備基本是分散在各個教研室或教學實驗室進行集中管理,有些二級學院的實驗室就像軍閥割據一樣,別的實驗室里有的儀器設備,我們實驗室也想有,如果你有的儀器設備我沒有,就好像比其他實驗室的教師差一等。結果,所有的儀器設備主要是分散管理為主,根本沒有形成公共使用的科研實驗平臺。另外,所建立的那些分散的科研實驗室,以主持的國家級項目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為主要依托,沒有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的科研人員,如剛畢業的博士,雖然主持各級相應的基金項目可支配不少數額的經費,但是卻沒有相應的實驗室,這些情況在西部地區高校尤為嚴重。
造成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第一,高校公共資源管理機制與高校快速發展的步伐不一致。盡管很多高校也成立了如實驗設備管理處的管理部門,但這些部門主要的功能以行政管理為主,對科研儀器設備重在管理,不重視其使用功能[4]。第二,由于相關部門管理不到位,使得公共資源分配不合理,不均勻,造成一部分儀器設備重復投入而閑置,而另一部分科研工作者則無實驗室可用,或有實驗室而無儀器設備,最終造成長期的、大量的科研經費重復投入,造成高校儀器設備投入資金不足和浪費現象[5]。因此有必要建立公共科研實驗平臺。
二、建設公共科研實驗平臺,有利于減少實驗室建設成本
高校擴大招生規模后,對從事科學研究的教師的引進力度也在加大,為了滿足這些教師的教學與科學研究的需要,公共科研實驗平臺顯得尤為重要[6]。高等學校公共科研實驗儀器設備平臺,不僅是高校教師從事自然科學領域教學與科研實驗的主要場所,也是廣大研究生開展研究生學位論文實驗的重要場所[7]。特別是近幾年,碩士研究生擴大招生規模后,出現大量的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研究生群體,在不可能每一位碩士研究生導師都能配置自己的研究實驗室的情況下,更加需要高校提供公共研究實驗平臺,為廣大研究生提供從事科學研究的實驗場所。高校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科研成果的競爭,也是人才的競爭,高校科研實驗平臺的建設也是為人才與創新科研成果提供必要的條件[2][8]。
高等學校的主要任務就是教書育人,高校教師教書育人主要就是從事教學與科學研究工作。而一定的儀器設備的硬件是保障教師教學與科學研究水平的物質條件之一,特別是自然科學研究方面,實驗室及儀器設備等硬件尤為重要。沒有實驗室的情況下,即使有經費也很難完成一些科學研究項目。因此,各高校在引進人才的時候,很多被引進的人員首先考慮的就是實驗室的問題。而高校又不可能為每一位教師都配備專門的實驗室。所以,建設科研實驗平臺時,如能整合資源,降低科研儀器設備的重復購買率,將能大大提高各實驗室平臺儀器設備的利用率,并能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實驗室管理和使用上的不足之處[9]。所以建設公共的科研實驗平臺,是解決實驗室和儀器設備經費不足的有力保障。
三、建設公共科研實驗平臺,是優化科研實驗條件的重要手段
目前,大多數西部高校都普遍存在實驗室比較分散的特點。比較發達地區的高校,建設高校公共科研實驗平臺,其目的就是把原來分散在各教研室和學科的科研實驗室整合成具有高校優勢的科研實驗資源[10],使實驗室平臺更好地為科學研究服務[11]。除此之外,高校公共實驗平臺的建立,不管是重新組合的教學與科研資源,還是重新建立的公共科研實驗平臺,其主要目的就是盡可能地優化實驗資源條件,盡量做到公共資源的最大限度共享,在加強實驗室管理的基礎上能夠促進學科更加健康發展,這樣的公共科研實驗平臺也是培養科學研究人才的主要基地[12]。
然而,在建設這樣的科研平臺時,整合和重組的難度要比重新建立新的公共科研實驗平臺大得多。因為任何人都不會輕易地把已經到手的實驗室和儀器設備讓出來。這就是為什么新成立的高校建立公共科研實驗平臺要比老牌高校容易,一步到位建起來的公共平臺要比中途整合容易。整合和重組公共科研實驗平臺的難度比重新建立新的公共科研實驗平臺難度大的另一個主要原因,主要涉及誰重組誰的問題。原來的實驗室和儀器設備是我自己管的,想什么時候用就什么時候用,但是如果原來的實驗室和儀器設備被整合或重組了,管理權也會改變。所以,大部分教師不會輕易讓出實驗室和儀器設備而被別的教師整合。整合和重組公共科研實驗平臺,是實驗室管理部門所希望的,然而管理者與使用者的思考角度往往是不一致,管理者希望儀器設備能提高效率[13],而使用者考慮的是自己使用的方便性。
因此,這就要求管理部門在制定購買儀器設備和建設科研實驗室政策時,就應該向公共使用的科研實驗平臺方向設計,不要中途再整合或重組。
【參考文獻】
[1]潘太軍,左小偉,吳長軍,等.高校實驗儀器資源優化配置與共享機制研究與分析[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15(01): 47-49.
[2]范艷春.高校實驗平臺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高校科技,2016(Z1): 37-38.
[3]寧井銘,韋朝領.高校實驗平臺現狀及創建管理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1(15): 40,45.
[4]白丹.高校公共資源使用管理問題及對策探討[J].青春歲月,2013(19): 220,219.
[5]陳慧芬,曾裕林.信息化環境下高校公共資源服務云平臺的構建[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06): 80-83.
[6]閆媛,張璐.高校公共實驗平臺建設的幾點思考[J].基礎醫學教育,2015(07): 625-626.
[7]邸東華,喬明曦,楊麗.信息化實驗平臺管理系統初探[J].管理觀察,2015(20): 146-147.
[8]趙慧男,王英.深化高校公共實驗平臺管理改革[J].廣東化工,2013(21): 181,180.
[9]張超豪,閆青.高校公共實驗平臺模糊綜合績效評價研究[J].財會通訊,2014(20): 40-42.
[10]王鋼鋼,張琦.關于高校公共實驗平臺的管理模式研究[J].河南科技,2013(02): 249-250.
[11]鄒家柱,陳南岳.公共實驗教學平臺建設的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4(29): 63-64.
[12]黃遠新,何曉陽,朱利泉,等.生命科學實驗平臺建設與管理[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25(07): 866-868,886.
[13]許冰,徐順清.高校公共實驗平臺降低經濟成本的實踐與探索[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05): 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