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鑫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4-000-01
摘 要 籃球課程作為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具有娛樂性和經濟性的特征,深受大學生的青睞。但是在高校體育籃球課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仍然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主體地位加以忽視,沒有關注學生個性發展,導致籃球教學效果不佳。而分層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將其應用到籃球課教學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 高校 體育籃球課程 分層教學模式 應用
一、高校體育籃球課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模式的意義
分層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以學生實際情況為依據進行分層針對性教學指導不同層次學習的學習,以便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果,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通常將分層教學模式應用于高校體育籃球課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表現為: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具有統一性,往往會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具體情況加以忽視,不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影響學生實際發展。例如:對基礎薄弱學生來說,統一的教學方案具有較大難度,不能很好地達到要求,影響籃球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對基礎較好學生而言,教學任務過于簡單,無法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分層教學模式的運用能夠以不同學生實際水平為基礎,有層次性與針對性實施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籃球教學提供有力的保障[1]。②滿足因材施教的教學要求。由于學生在認知能力、心理素質、身體素質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教師在體育籃球課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模式,可以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制定教學計劃與教學目標,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學生主體作用以及教師引導作用,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③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分層教學旨在實現學生的綜合發展,能夠打破以往“一刀切”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實際需求制定針對性強的教學計劃,在教學中充分照顧到每位學生,使其有所提高和發展。
二、高校體育籃球課教學中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
分層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籃球課教學中的應用,具體表現在教學對象、教學方式、教學目標和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分層。首先,教學對象。在體育籃球課教學活動中運用分層教學模式時,必須要以學生的籃球知識、興趣愛好、體能情況、身體素質等為依據進行分層,按照1:2:1的比例分成三個層次。其中第一層次代表籃球基礎薄弱的學生,該層次學生對籃球的學習興趣不濃厚,身體素質較差,不能很好地掌握教學內容,存在一定的自卑感、焦慮感等心理障礙;第二層次代表身體素質與籃球基礎一般的學生,該層次的學生具有較強的上進心和自尊心,以往獲得教師與同學的信任和認同;第三層次代表身體條件好、反應快、基礎好的學生,該層次學生的求知欲強,希望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籃球戰術和技術水平、身體素質等[2]。總之,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合理運用分層教學模式,能夠為籃球課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有力條件。
其次,教學方式。教學方式中的層次性是結合學生在運動天賦、發展潛力、基礎知識、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差異,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差異化的教學,使各層次學生都能學有所獲,實現各層次的教學目標。如教師可以采用相對獨特和新穎的方式來講解基礎性知識,吸引基礎差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并給予其適當的鼓勵和肯定,及時消除消極心理,提高教學效果;而對基礎好的學生,教師可通過“以賽代練”的方式,讓學生觀看NBA等籃球比賽,然后有針對性講解相關知識,讓學生在真實的比賽中體會戰術原理,掌握更多的籃球戰術。
再次,教學目標。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按照差異性原則制定層次不同的教學目標,促進籃球教學有效性與針對性的提升。例如:教師可以重點培養第一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其學習和掌握運球、傳球、上籃等基礎動作要領,樹立學習自信心;針對第二層次學生,教師可對籃球基本理論及其技術的內容進行講解,使其具備基本的運動能力,增強學生的協調性與靈活性;教師可以重點培養第三層次學的戰術水平和個性化素質,提高學生的籃球綜合素質。
最后,教學評價。傳統的評價方式過于單一,會對學生學習籃球課的積極性造成嚴重打擊,而分層教學模式在體育籃球課教學中的應用,可以面向全體學生,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保證評價方式的立體化與多樣化,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3]。針對第一層次學生,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挖掘自身的閃光點,引導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激發學生學習籃球的熱情,培養對籃球課的情感態度;針對第二層次學生,教師應該通過激勵評價的方式,對學生運動素質和運動能力進行評價,明確指出學生學習中的不足,并指明改進方向,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術與身體素質;針對第三層次學生,教師可對學生個性化素質進行評價,通過競爭性評價的形式制定更好的標準。
三、結語
總之,高校體育籃球課教學還面臨著諸多難題,需要教師積極創新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方式方法,結合學生水平差異合理劃分教學層次、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內在潛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發展,進一步提高籃球教學的有效性,實現體育教育事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左茜穎.層次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籃球課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5(4):104-105.
[2] 史碩新.高校籃球課堂分層教學模式的構建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25):55-56.
[3] 沈云激.在高校體育籃球課中應用“層次教學”的實驗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4(2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