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旗+王衛祥
摘要:得到學生信任與尊重的老師,學生才能接受老師的教誨,才會親近自己的老師,學習生活中有了問題才會首先想到自己的老師,因此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教學效率。要求教師做到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這是當前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組分。本文主要論述了師生關系與教學效率的關系。
關鍵詞:師生;關系;教學;效果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要求創建新型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就是教師與學生間的平等的、民主的、友善的、健康的關系。在實際工作中,要想讓學生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誨,認可教師提倡的價值觀,首先就要學生信任自己的老師,只有具備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的言行才能深深地影響學生。新課程標準要求在教學中真正將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要懂得在學習中賞識自己的學生,多鼓勵多表揚[1]。只有教師愛護、關心、尊重學生,才能幫助學生形成健全人格,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才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一、建立“雙向型”師生關系的策略
“單向型”師生關系指的是教師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知識灌輸的容器,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這種教學模式在過去較長時期內存在,主要原因就是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為了在短時間內傳授大量的知識,這種教學模式有一定的優勢。但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著大量的缺點與不足,學生不能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不能發展自己的各種能力,嚴重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新課程改革對師生關系給予了明確規定,必須向著“雙向型”方向發展。隨著學生接受知識的途徑增多,學生也會擁有教師不具備的知識,因此教師有時也需向學生學習:
1、教師要做到精講,給學生活動留下充足的時間。在實際教學中,如果教師應用傳統教學模式,不顧學生的感受只顧自己在課堂上講解,這種教學方法收到的效果甚微,很多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無所事事,思想也不能集中。所以教師應該利用課堂上的有限時間,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開展不同形式的教學,可以利用創設教學情景的做法增加學生的親身體驗,略講簡單的內容詳講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發揮課本中的“想一想”“說一說”“試一試”模塊的作用,鼓勵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在學生積極思考的過程中,可以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置疑。教師在課堂上的“少講”是為了給學生活動留下更多的時間,教師在備課上就需深入研究學生的活動內容,以及活動方式,才能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筆者認為,教師在引導學生思考時可以多講,給學生指明思考方向,學生才能學會置疑;教師在評價學生活動時可以多講,鼓勵學生積極評價他人的發言[2],允許學生保留不同意見,可以應用辯論的做法,促進學生間交流與溝通,使學生認識到集體力量的強大,這是創建“雙向型”師生關系的目的。
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建自己教學特色
教師要通過努力學習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利用自身魅力感染學生、帶動學生,如工整、流暢的板書、標準的普遍話、聲情并茂的講課、與學生合理的交流等,都可以使自身充滿著吸引力。教師還需善于結合學生的生活情況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認識到知識就在自己身邊,自然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及時引進新型教學方法,利用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學生才能主動探索與研究[3]。
三、教師要來到學生中間,了解學生需求,自情感上接近學生
教師要經常來到學生中間,和學生平等相處,才能自情感上接近學生,有利于創建和諧的課堂氣氛。要想使學生自情感上認可自己,就需在教學與活動中投入更多的“愛”與“情”;教師不能只站在高高的講臺上,要走下來和學生互動,說話時要平視學生的眼睛,要善于站在學生的角度想問題,鼓勵學生對學習充滿自信,敢于說出自己心中的意見與建議,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不能完全依據學生的考試成績衡量學生,要采用考試成績與學習過程并舉的做法,重視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還需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允許學生犯錯,要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家庭情況、成長環境、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與學生接觸時要尊重和愛護學生,要信任班內的每一個學生,要給學困生更多的關懷與照顧,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調動全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全班學生的健康成長。
有的教師雖然在備課時做到了認真努力,但卻不能創建活躍的課堂氣氛,收不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筆者對此進行了研究發現,第一,這是由于學生沒有在情感上認可自己的老師,不能順利接受教師的講解,自然不能引起學生的呼應。假如教師平時和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掌握每一個學生的實際特點,上課時的講解就具有針對性,每一個學生都會感受到自己得到了老師的重視,自然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但可以理解教師講解的內容,而且也可以創建活躍的課堂氣氛。第二,假如教師在學生面前具有一定的魅力,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學生就能集中精神聽講,教師的每一句話都能進入學生心里。只有學生在感情上與老師形成一致,老師才能在課堂上控制學生的情緒發展,才能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四、結語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明確說明了只有在情感上得到學生認可的老師,學生才會樂于接受老師的講解,表明了創建和諧師生關系的重要性。前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過“師生關系應該是一種相互認同的、相互尊重的、和諧的關系,教師才能順利開展教學活動。”新課程標準也提出“教無定法”,老師可以應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具備了和諧的師生關系自然可以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侯永利.讓人文的光輝在數字之間閃耀——論小學數學中滲透人文教育[J].新課程學習(上)2014(06).
[2] 龐珍.如何做學生喜歡的老師[J].讀書文摘2014(18).
[3] 李蕓.發展和諧師生關系,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求知導刊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