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卿
【摘 要】在我國實施新課改、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各界將關注的焦點投向了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然而,只有讓來自于生活的思想品德教育再回歸到生活當中去,使思想品德生活化,才能發揮其真正的教育作用。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思想品德 生活化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170
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決定了人類的思想境界與社會道德水平的高低。開展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廣大青少年樹立起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新時期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要構建起生活化的教學體系,讓教育回歸于生活,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與心靈感悟。這不僅是順應時代的要求,更是符合“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客觀事實。
一、打造教學情境引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激發學習興趣是開展思想品德教育的一條可行之路,尤其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更是一條必行之路。在課堂上,老師要去發掘切入點,將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觸動學生的心靈,引起師生雙方的共鳴,讓課堂上少了些硬性說教,在這種良性溝通的過程中,老師再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加以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講完《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這一課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次社會調查。調查主題可設為“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通過走訪、座談、問卷、觀察等方法,從學校環境到社會環境,從學生、居民到工廠負責人,對他們是否具有保護環境的意識,是否落實保護環境的行動進行調查,最后指導學生形成書面調查報告。經過這次社會調查實踐活動,學生們既認識到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優美的環境,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也完成了知識的認知、理解到實踐運用的過程。例如,在教授“學會調控情緒”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給每個小組一份關于調控情緒的短劇劇本,讓學生自己分配角色或抽簽分配角色,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討論和排練之后,讓每個小組輪流上臺表演,通過這種方式,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在親身表演中體會調控情緒的重要性,掌握調控情緒的方法,從而達到思想品德教學生活化的目的。
二、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要想提升學生思想品德的素養,思想品德教師首先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和職業素養。例如在課堂上,思想品德老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對自己的授課方式多提意見和建議,對于合理化建議給予獎勵和通報表揚;對于那些有創新想法的學生,老師可以在課堂上與學生互換角色,讓學生走上講臺,對自己的觀點進行演說,這個機會對于學生來說非常珍貴。與此同時,使師生之間營造出一種平等、和諧地交流氛圍;在課余時間,經常和學生展開思想交流,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然后開展形式各異的個性化教學。例如,對于熱心公益的學生,多給他們創造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對于熱愛勞動的學生,老師可以給他們推薦到那些農業教育基地去體驗農事勞作等等。只有通過與學生之間的平等對話,才能得到學生發自內心的尊重,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
三、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
實現思想品德課程的有效教學,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方式來實現教學的目標,讓學生獲得進步和發展。這就需要教師將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有效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題的能力。例如,講到“做人要正直廉潔”這一課時,有的學生大膽的指出某某領導干部存在貪污受賄、權錢交易的行為,一時間引起學生們的廣泛討論,思想品德老師看出政府官員貪腐敗問題也是中學生們關注的話題,立即“對癥下藥”,舉出了幾個近年來黨內反貪抗腐的典型案例,并引導學生分析:第一,腐敗現象的存在有其自身歷史原因,但也確實嚴重違背了黨的宗旨,違背了“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第二,腐敗分子得到嚴懲,充分顯示出黨和國家懲治腐敗的決心與力度;第三,聯系我黨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先進性教育活動”,列舉一些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跡,以實例弘揚正能量,以生活感染教育學生;第四,向學生們講清楚黨內腐敗問題畢竟還是少數人, 大多數黨員還是好的,是清正廉潔的,優秀黨員事跡不勝枚舉,讓學生們堅定黨的領導信念,從而更加愛國愛黨。
四、善于提出與生活相關的問題
教師要使思想品德教學生活化,就應該善于向學生們提出與生活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去主動思考。例如,在開展“法律護我成長”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主動發言說一說在自己生活中都知道哪些法律,談一談這些法律都有哪些作用。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而制定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的基本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等等,思想品德老師要讓學生們知道這些法律條款都是與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要做到知法懂法,必要時懂得利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通過由淺入深的提問,循序漸進的使學生掌握教學內容,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樹立學生的法律意識。
五、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
思想品德是一門社會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很多理論知識需要通過社會、生活實踐去檢驗它的合理性。在這種情況下,思想品德老師不但要給學生們傳授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給學生們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們在實踐中檢驗理論知識的正確性、真實性及合理性,從而對所學的知識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思想品德老師應該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種的課外活動,給學生布置生活化的活動任務,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在教授“公益回報社會”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走出教室,走進養老機構,陪孤寡老人們聊聊生活,談談感悟,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者與他們建立長期聯絡,不定期的去看望他們等等。通過這些社會公益活動,給老人們帶去快樂的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公益活動的樂趣,體會到公益活動的意義,從而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自覺地去做公益,回饋社會、服務社會。
六、結束語
總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實施生活化的教學是非常必要的,這就等于在教學知識與學生生活之間搭建起一座溝通橋梁,教師了解了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生也學到了科學和正確的人生觀念,讓學生和家事國事天下事之間建立起溝通的渠道,讓思想品德走進生活,讓學生在自我發展與自我實現中都獲得最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