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入铚+葉繪晟
摘要:能在網絡媒體引起強烈的反響和激烈的辯論,形成了一個言論的“自由思潮”的輿論影響,而當代高校青年缺乏對輿論的鑒別能力,在追求“自由”的思潮影響下,易造成輿論失真、誤傳等,從而造成不可預知的嚴重后果。“易班” 的應時而生為建立學校的輿情教育模式提供重要的場所。易班在獨立學院推廣以來,對輿情引導、輿論教育起了重大作用。
關鍵詞:獨立學院;輿情;網絡;易班
一、網絡傳媒成為輿論發展傳播的重要方式
隨著因特網在全球范圍內的飛速發展,網絡媒體已被公認為是繼報紙、廣播、電視之后的“第四媒體”,網絡輿情表達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動,具備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優勢,使網絡成為反映社會輿情的主要載體之一。網絡輿情形成迅速,對社會影響巨大,。大數據時代,網絡傳播出現了新的傳播特點和規律。網絡輿情事件的產生、發展、發酵作為網絡傳播的一部分,也隨之出現新的特點。怎樣應對、適應這些新特點,已成為當今社會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1]。
網絡輿情是社會輿情在互聯網空間的映射,是社會輿情的直接反映。傳統的社會輿情存在于民間,存在于大眾的思想觀念和日常的街頭巷尾的議論之中,前者難以捕捉,后者稍縱即逝,輿情的獲取只能通過社會明察暗訪、民意調查等方式進行,獲取效率低下,樣本少而且容易流于偏頗,耗費巨大。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大眾往往以信息化的方式發表各自看法,從而使網絡輿情迅速傳播難以控制。
二、網絡輿情一旦失控失真,必將造成嚴重危害
同時,網絡輿情因其隨意性、突發性、隱秘性、偏差性等固有特性,導致一旦網絡輿情失控、失真,必定大范圍迅速傳播,造成嚴重后果。近年來,網絡輿情對政治生活秩序和社會穩定的影響與日俱增,一些重大的網絡輿情事件使人們開始認識到網絡對社會監督起到的巨大作用。同時,網絡輿情突發事件如果處理不當,極有可能誘發民眾的不良情緒,引發群眾的違規和過激行為,進而對社會穩定形成嚴重威脅。虛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引發錯誤輿論導向。
在論壇等交互性較強的網站,網絡信息可能由人為操控,使信息向不良趨勢發展。在互聯網上,由于網民可以匿名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發表看法,那就有可能存在人為操縱。除了傾向性被操縱的問題外,互聯網上還存在一些虛假信息。這些虛假信息損害了網絡媒體的公信度,一旦被網民采信,就會給社會造成極大危害。目前,網絡不良信息傳播的認定、取證等沒有明確規定。由于網絡產品的特殊性,如何判斷網絡謠言、暴力、人身污蔑、網絡色情等不良信息,如何確定所造成的后果都沒有明確的指向,也沒有相對明確的取證規定,為公平透明執法帶來一定難度,模糊性太強
教育系統關系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本身熱點問題很多,歷來是敵對勢力滲透和破壞的重點,因此,分析網絡輿情的應對策略,建立監測預警機制,必將對網絡文化的健康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三、易班在高校發展教育的作用
易班是提供教育教學、生活服務、文化娛樂的綜合性互動社區。網站融合了論壇、社交、博客、微博等主流的Web2.0應用,加入了為在校師生定制的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務功能,并支持WEB、手機客戶端等多種訪問形式。各高校通過易班開展相關活動,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已經成為全國教育系統的知名文化品牌。易班是高校進行思想教育的先進平臺,是師生解決日常事務的有效工具,能為師生開展各種活動的方便途徑。最為重要的是,易班更能幫助輔導員有效管理班級。并能正確的引導教育學生有正確的思想觀、人生觀。在易班班級建設中,輔導員可進行班級會議、黨團知識教育、班干部選舉、獎勵評優公示、民意測評等活動,創新了班級管理方式,同時可利用易班微博、博客、站內信等多種方式與學生實現互動,將學生們從社會網站引導到“易班”上,對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準確分析、及時引導,把握思政教育工作主動權。“易班”作為高校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舉措,定將成為未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有力陣地[2]。
四、通過易班,逐步建立適合獨立學院的輿情教育制度
獨立學院是我國解決社會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同時我國可用于發展高等教育的財力有限、原有高等教育基礎較為薄弱,此兩者之間矛盾的產物,同時也是教育辦學模式的突破、創新和規范。易班在教育方法上從灌輸、服從變為選擇、引導,不斷提高大學生自覺能動性,大力推進大學生的“三自”管理。易班也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提高學校及班級事務的民主管理水平,快速提高師生交流、溝通、信息傳遞方面的便捷性[3]。通過易班,可建立“三位一體”的輿情教育制度:輔導員通過推進易班班級建設,利用易班班級功能,開展黨團知識教育,輿情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分辨輿論的能力;學院可通過機構號管理功能,對校內的輿情進行監控,控制輿情的發生,引導輿情的發展,杜絕輿情的惡性發展;學生通過易班大學、易班學院等功能,能方便的獲取輿情教育的資料,加強自身的輿情知識學習,同時與眾多網絡相比,易班實行“實名認證制”,所以用戶明確知道傳播輿論的責任性。
通過研究輿情的產生、發展模式以及網絡信息時代的特性,運用網絡思維,通過網絡教育的方法,結合獨立學院的特色,才能更好的開展輿情教育,建立符合獨立學院的輿情教育模式。
參考文獻
[1] 燕道成,楊瑾胡,江春.網絡輿情新特點及應對策略[J].黨政視野,2016(3):71-71.
[2] 畢玉青,江東,劉樹峰.獨立學院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31):134-135.
[3] 盧摯飛.易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群文天地,2012(2):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