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波
摘要:鑒于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具有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對此項工作實效性影響因素及相關增強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影響因素;有效對策
一、影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因素
1、社會不良因素。當前,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不斷加劇,高職學生所生活的社會大環境與以往已大不相同,不良社會團體、網絡、黃毒、毒品等亞文化充斥在學生的周圍,尤其是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極易受到消極因素的影響,在耳濡目染后形成不正確的價值觀念和不文明、不科學的生活習慣與學習態度,從而對我國優良的傳統美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分排斥。在這種形式下,面對這種價值觀念有偏差的學生,僅僅依靠高職院校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很難取得顯著的教學實效。[1]
2、教師素質。思政課教師自身也是制約教育實效提高的關鍵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大多數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有效激發學生的各種潛質,以快速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在實際教育工作中因為教師未深度挖掘教材,造成學生所學到的都是一些表層知識,并且不易牢固掌握,這就很難激發學生參與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從而制約了教育實效的提升。2、在日常教學中,很多思政課教師將教材作為唯一的教學參考依據,而忽視了鮮活生活對學生思想、觀念的重大影響作用,這就導致教學內容和現實生活嚴重脫節,很難讓學生感知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作用與價值,不利于他們學習興趣的提升,制約了教學實效的快速提升。
3、學生自身因素。高職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相比,生源質量相對低一些,很多都是思想與觀念“有問題”的學生,由于家長未盡心管教、鄰里矛盾頻發、發財教育等因素導致學生未樹立正確觀念意識的學生大有人在。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很多高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美德等了解甚少,當他們從新聞中得知有官員因貪污腐敗而落馬時,甚至十分羨慕。有些高職學生連平常的值日都不愿參與,他們覺得自己是來學知識的,不是來勞動的;有些高職學生對新出的網游了解十分清楚,卻對自己的發展前景從未考慮過;有些高職學生責任意識淡薄,不知道自己肩頭的國家責任、社會責任、家庭責任是什么,只知向別人索取。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高職較低的學生素質也是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提升的核心因素。
二、有效增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策略
1、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思想觀念是行為的先導。要想切實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就應大膽創新以往的教育觀念,以更為先進、科學的理念指導工作,從而快速提高教學質量。在實際操作中應做好以下幾點:1、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與文化課教學同等重要的地位,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2、全面了解學生的知識背景、生活習慣、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模式,盡可能符合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為教育實效的快速提升奠定基礎。3、應確保所制定的教育理念可有效引導學生用自己學到的理論知識指導日常言行,從而促使他們形成端正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優良的品德、觀念,進而不斷優化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日常教育中精準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盡量設計出合理而恰當的教育模式,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確保每個學生在教育活動中都能有所提高、有所進步。只有這樣才能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更為先進與科學的工作理念與思想,才能使他們主動而積極地將這種教育理念滲透到日常工作中,貫徹到每一個工作環節中,從而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的高質量、順利進行奠定基礎。
2、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在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師是教育目標的制定者與執行者,其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了教育實效的優劣。因此,為有效提高教育實效,高職院校應全面了解教師素質對教育質量的重大影響作用,并積極為教師提供提高綜合素質的機會與平臺。在實際操作中應做好以下幾點:1、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詳細情況,制定恰當的培訓教育方案。2、定期邀請思想政治教育專家到校為他們舉辦專題講座,現場幫他們解決教育中遇到的難題與問題。3、校內定期舉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討會,依據學生特點詳細商討科學的、生動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與策略,借助集體智慧解決教育問題。4、對思想政治教育人員進行專業知識、業務能力及職業道德培訓,以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能力、思想品德,從而使教師都能以高深的學識、高尚的德行感染學生、熏陶學生,進而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思想品德。5、制定嚴格的考核制度,定期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進行全面的考核,并將考核結果與工資、晉升等掛鉤,促使他們更加主動地提高自身能力與素質。6、定期選派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團隊中學習能力較強的年輕工作者到周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顯著的兄弟院校進行學習與觀摩,以便將其積累的成功教學經驗與技巧借鑒過來為我所用,從而促進本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的快速提升。
3、多方聯手提高教育實效。對高職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單憑學校一方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與家庭、社會和學校聯合起來,共同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的、正面的生活與學習環境,從而使他們時時處處都能收到正能量的熏陶與感染,進而在耳濡目染中全面了解、高度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并積極將其作為指導自身各種行為的理念。這就需要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大膽摒棄傳統的思維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新思維與群體思維能力,顛覆校內教育的限制,積極與社會各方及家長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事項進行協調,以形成相互支持、理解、信任及協作的積極的教育合力。比如,高職院校可與學生家長一起制訂家校合力教育的方針與政策;高職院校也依據家長的具體情況定期舉辦家長培訓會,以不斷提高教育能力與教育水平,從而促使他們在家校聯手教育中發揮更大積極作用;高職院校應依據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將社會中的各種積極的、優質的教育資源應用到教育工作中,從而幫助學生快速適應社會、有效抵制社會中的各種不良因素誘惑與影響,最終實現共同育人的目標。在組織這種課程的過程中,高職院校除了充分利用本校教師資源外,還可邀請其他知名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專家、教授到本校為家長朋友們分享與講座主題相關的知識與經驗,從而幫助廣大家長掌握盡可能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與技巧,與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人員一起工作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參考文獻
[1] 常會斌. 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究[J]. 吉林教育:綜合, 2015(13):29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