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明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初中語文要培養全面發展且具有創新素質的學生,成為了新課改的重要目標,新課改還著重的強調了廣大初中語文教師應當積極轉變教學理念,通過采取多種途徑、方法,有效的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力的保障新課改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語文;趣味教學;方法
當前在我國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僅教學方法陳舊落后,也會使得學生產生對初中語文學習的依賴性,如此一來,將嚴重的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新性,從而極大的桎梏了學生今后的學習。對此,廣大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在自己的教學中采取趣味的教學方法,有效破解這一困境。下面,筆者將就此談談自己對初中語文趣味教學方法的認識。
一、應用初中語文趣味教學方法的重要性
初中語文作為學生小學時期與高中時期語文學習的銜接階段,該階段的語文教學對學生而言是極其重要的,他們對初中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將直接影響著其今后更高層次的學習,因此,廣大初中語文教師必須積極改進自己教學方法及手段,在有效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的前提下,促使其良好的掌握知識。
1、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這其中有著眾多傳頌優良品德的文化瑰寶,語文教學是學生學習中華文化的主要途徑,但是受沉悶的應試教育影響,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過度注重知識點的教授而忽略了語文教學對于學生品德的培養。趣味教學方法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中,不但能夠使學生很好的掌握知識點,更為重要的是,趣味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通過語文學習到中華文化中諸多的人文精神、愛國情操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等,有助于學生良好品德的培養。
2、有助于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方法已經暴露出了諸多的弊端,其通過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將大量的語文知識在短期內灌輸給學生,這種簡單粗暴的教學方法不僅罔顧了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同時也會造成學生對知識掌握的不牢固,嚴重降低了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應用趣味教學方法,使初中語文教學主動的迎合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特性,使他們能夠在愉快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學習,促使他們在實現良好的初中語文學習基礎上,有效的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3、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填鴨式教學方法是對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形象地描述,該教學方法忽略了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動性,該教學方法的重點在于短時間內對學生進行大量知識的灌輸,不但會導致初中語文教學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還會讓學生面對大量枯燥的語文學習產生厭倦,長此以往,必然會降低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不同于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方法,趣味教學方法是基于學生年齡特點、學習特質,使語文教學能夠有針對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在愉悅的環境中增強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二、初中語文趣味性的教學方法探討
1、生趣。過去的語文教學方式一般是:讓學生感受“課本”通過想象、分析、歸納、表述(口頭、書面)、鞏固練習。這樣遇到那些具體介紹某一事物的文章時,這種學法就顯得很單調、枯燥,學生的學習狀態也相當被動。現在有了計算機網絡及多媒體設施,課堂教學發生了很大改變。如我們在學習法布爾的《綠色蟈蟈》一課時,課前,先告知學生:讓我們一同去尋找蟈蟈,看誰找到的那只最漂亮。于是孩子們千方百計地去尋找。實際上,授課前我們就已經共同走近“文本”探究“文本”了。而在過去,這一過程只是在課堂教學中才得以實現。
學習方式也由原來靜止的、被動的轉變為動態的、主動參與式的。又如在學習《看云識天氣》一文時,我們也分別去網上尋找課文中提到的各種云層的圖片,一邊細致觀察揣摩天象,一邊了解它與氣候之間的聯系;這些生動、逼真的東西,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同時也喚醒了他們探索的欲望,使許多課文的學習成為了一個頗有意思的探究過程。
2、因材施教。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創造一種適合學生成長的教育,是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張揚自己的個性,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因為學生的差異是普遍存在的。他們各自的學習起點、反應速度、記憶品質、學習方式以及對新事物的認知、領悟能力都存在很大差異,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及現狀,便于有針對性地啟發學生,培養學生保持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按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學習內容或學習方式。如通過網上信箱檢查學生的作業,幫助愛好寫作的學生批改作文;同愛做課件的學生交流資料、圖片等,使他們打心眼兒里喜歡學習語文。在這種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下,一些學生不再把學習看成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饒有興致的事,故而樂此不疲,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釋放與展示。
3、體驗·感悟。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過程,感悟語文學習中的樂趣。同時語文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功能輔助語文教學, 多媒體設施介入課堂,也加快了課堂教學的進程,在各單元知識點強化練習或總復習時運用課件輔助教學,使教學節奏緊湊,教學效率提高,為課堂四十五分鐘“擴容”。課文中一些比較復雜的說明、描寫部分,通過多媒體的輔助功能,過去費許多口舌也不一定說清楚,現在卻變得好理解多了。
三、通過閱讀提高語文教學的趣味性
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指導學生學會多種閱讀方法,能夠理解和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以往教師把現成的結論塞給學生,以大量空洞的理性分析排斥個人感悟的做法,現在教師應重視學生讀。朗讀、默讀、精讀、略讀、瀏覽,總之要多讀,反復的讀,要讀的熟,以至于背下來。在讀的過程中,主張學生去體驗、感悟、理解、評判、潛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語文的課文都是具有人文內涵的美文,教師要知道學生朗讀,美讀。因為大聲地、動情地、陶醉的朗讀是體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最好方式,也是獲得語感,積累語言的最佳途徑。
總之,初中語文趣味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只要我們能自覺而靈活地運用一些有趣的方法,滲透新課改的一些理念,就一定能夠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學習上進入“好之”“樂之”的境界,主動地去學習、去探究,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及實施策略[J]. 姜霞.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4.05.
[2] 淺談初中語文創新教學的常見模式[J]. 張中禮.學周刊 2014.11.
[3] 如何讓初中語文早讀課成為學生學習的助推器[J]. 王柳柳.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