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成勇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結構的深化改革,形成了一種與我國經濟結構相適應的新型的經濟常態。在這種背景下,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也開始發生了新的職能、新的管理方式變化,這對我國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要求也更高,目前,我國的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存在著項目資金不規范、資產所有權和使用權相分離以及經濟行為不規范、資產價值虛高等管理上的問題。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鄉鎮: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
國有資產作為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運行的基礎和前提,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體現著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結構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全球市場經濟的大力沖擊,我國的市場經濟逐漸形成了一種新的經濟常態。這種經濟新常態使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職能和管理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革,也使我國的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難題,使我國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的安全存在危險。因此,在新的經濟常態下對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方式進行深入的探討,逐漸成為了鄉鎮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人重要的研究課題,以期研究出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鄉鎮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模式和方法。
一、鄉鎮行政事業單位中國有資產管理蘊含的發展弊端
(一)項目資金管理規范性有待提升
在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當中,有的項目是以預借款的方式運行的。但是,很多項目在付款之后卻很久不予以結算,導致資產管理中存在很多大數額的項目往來款。有些社會項目是直接交由鄉鎮層級施工管理,資金直接由縣級財政部門交付到承包人手上,使項目的管理環節與付款環節脫節,很多項目的賬務比較混亂,資金交付周期也比較長。另外,還有些項目工程在完工后鄉鎮管理部門不能及時予以驗收,導致項目的結算環節拖沓,實物資產不能及時入賬。
(二)資產所有權與使用權存在管理上的分離
有些鄉鎮的國有固定資產受地理條件的限制,無法及時得到利用;有些國有資產甚至長期處于被私人占用的局面:還有一些鄉鎮的國有資產在賬目上雖然寫著歸政府所有,但是實際生活中卻由部分直屬單位經營或使用,使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的使用權與所有權存在管理上的分離。
(三)經濟行為不規范
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在日常管理當中,部分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行為存在不規范性,某些項目的借款事項在當事人報賬時,財務人員不予扣帳,造成這種借款無法實現結算,最后成為壞賬,不了了之。
(四)資產價值虛高
部分國有資產管理人在報銷購買物資時,只關注票據的關鍵要素與附件是否齊全,不考慮事物的價值一致性,使購買的物資實際價值低于賬面價值,導致國有資產的整體資產價值存在泡沫性。
(五)項目論證設計不合理
部分項目在動土之前缺乏真實可靠的可行性報告,對項目的具體論證不夠充分,很多項目都是一邊施工一邊進行補充論證,使得有些工程項目在遇到未解決的難題時只能選擇停工的處理方式,造成施工成本的浪費。
二、國有資產管理發展弊端存在的原因
(一)忽視單位之間的經濟責任審計
很多鄉鎮領導過于注重對個人經濟責任的審計,忽視單位之間的經濟責任審計。這主要是因為很多鄉鎮領導只注重在位者的廉政清潔,對在位者因權利造成的經濟責任卻不予過問,特別是在職期間對單位之間的經濟往來不予重視,致使很多項目的賬目款項無法繼續開展下去,容易形成呆賬和壞賬。
(二)對單位權益不夠重視
很多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只注重自己的個人責任,對單位的相關權益不夠重視,對單位的權益、國有資產的安全性是否受到威脅不予關注。
(三)財務崗位的實際效益沒有體現出來
很多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非常的規范,甚至很多崗位存在重復設置的問題,但是對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制度完善和實施效益卻不夠重視,很多不相容的財務崗位都由同一人實行兼管,財務制度形同虛設,使財務制度的實際效益也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四)財務制度實施不夠合理
很多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制度實施非常注重審批環節,對財務管理中的監督環節不夠重視,對項目后期的監督規定不夠規范和明確。比如,物資的購買與領用是否相符,單位借款的歸還管理和逾期責任劃分以及購買資產跨部門報銷的管理問題,這些都直接體現了我國鄉鎮行政事業單位重審批、輕監督的管理問題,財務制度的實施不夠合理。
(五)不注重對財政賬務的資產盤點
很多鄉鎮行政事業單位在處理國有資產時,都比較注重對賬目的清理與審核,卻不注重對資產的實際盤點,導致很多國有資產只在鄉鎮財政賬目報表上掛有虛名,實際物體早已損壞甚至流失。
三、在經濟新常態下提升鄉鎮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水平的可行路徑
(一)提高鄉鎮財務管理團隊的整體素質
針對鄉鎮領導和財務管理人員對國有資產的財務制度實施不合理的問題,各上級領導部門應該從提升財務管理能力、提高財務管理要求的培訓目標出發,對鄉鎮領導和財務人員開展定期的培訓和專業知識的學習,讓鄉鎮領導和財務管理人員改變只注重審批程序、輕視監督環節的錯誤態度,使我國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制度實施起來更為合理、科學,也強化各鄉鎮領導和管理層員工對單位權益的重視程度。
(二)實施全民監督管理理念
縣級政府應該明確對鄉鎮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負責人,并定期開展財務檢查活動,通過自上而下的監督方式來保障鄉鎮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另外,為了能擴大鄉鎮財務的監督力度,上級領導應該號召全體公民對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實施全面監督。凡是牽扯到農戶項目,上級管理人應該到戶抽查,拒絕憑銀行匯款認定的管理方式,對農戶項目中應不應領款、有沒有冒名頂替、合伙私分等問題號召全民監督和舉報。
(三)加強實物資產管理和賬目資產管理的結合
在對鄉鎮行政事業單位中的國有資產進行管理時,實物資產的購買、入庫、領用和盤點管理應該與來往款項的賬目資料管理保持一致,防止國有資產通過往來的方式存在虛假資產或泡沫資產。對賬目中查明的各種長期不歸還的項目資金和個人借款應該組織專項調查組進行限期督查。
(四)將辦公環境改善和資金歸口管理實行有機融合
上級財政部門在制定和設計財務管理制度時,應該將辦公環境改善內容和資金歸口管理內容進行有機的融合,要求鄉鎮管理部門在配備和改善辦公設備中也要考慮設備的后期監督。上級撥付用于改善辦公環境的專項資金應先轉撥到有經費管理權的上級主管單位進行集中管理。
(五)提高對審批程序的重視程度
為了能有效地保障鄉鎮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鄉鎮審批人在面對審批受理程序時,不應該僅僅對審批報表有認知,而應該是要準確的認識到申請人報銷資產的具體情況,包括資產的事物形態、存放位置以及現在的資產管理人,申請購買的資產與實際購買的資產的一致性與否,都要有一個非常明確的了解。審批人在通過審批程序后,還應對相應的國有資產實施事后監督措施,保證票據審批后的國有資產的完整和安全。
總之,目前我國的鄉鎮行政事業單位在國有資產管理方面仍存在各種管理難題。特別是在如今新的經濟發展形勢下,很多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問題被凸顯出來。為了能使我國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水平在短期內得到顯著的提升,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應該進行不斷的探索和創新,積極的創造出符合我國鄉鎮發展國情的國有資產管理模式,為推動我國行政事業發展貢獻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