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靜 王宏偉
【摘要】目的 觀察等比重布比卡因應用于剖宮產術腰硬聯合麻醉的效果。方法 選擇80例擬行腰硬聯合麻醉下剖宮產術的產婦,ASA I~II級,隨機分為A組(n=40)和B組(n=40),A組腰麻應用0.75%布比卡因1.2 mL,B組腰麻應用0.75%布比卡因1.2 mL和腦脊液0.8 mL。觀察和記錄兩組產婦的腰麻阻滯平面情況、麻醉效果、硬膜外追加麻藥和術中發生并發癥情況。結果 兩組產婦達到麻醉阻滯平面的時間無統計學差異(P>0.05);B組產婦麻醉阻滯平面高于A組,麻醉效果優于A組,硬膜外追加麻藥情況少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婦術中發生并發癥無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剖宮產術腰硬聯合麻醉中應用等比重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1.2 mL和腦脊液0.8 mL),具有麻醉阻滯效果好、硬膜外追加麻藥情況少的優點,在采取有效預防仰臥位綜合征措施,加強術中監測情況下,并發癥發生較少,值得推薦使用。
【關鍵詞】等比重布比卡因;剖宮產術;腰硬聯合麻醉
【中圖分類號】R61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0..02
剖宮產是產科常見手術之一,關系到母子的生命安全,對麻醉藥物和方式的選擇要求很高,麻醉效果要求選擇對母子影響小的藥物達到滿意的鎮痛效果、完善的肌肉松弛等[1-2]。目前,腰硬聯合麻醉以其潛伏期短、麻醉效果確切的特點,滿足剖宮產手術的要求。本文選擇等比重布比卡因應用于剖宮產術腰硬聯合麻醉,觀察其麻醉
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80例擬行腰硬聯合麻醉下剖宮產術的產婦,ASAI~II級,單胎足月妊娠,年齡23~36歲,平均為(56.5±2.5)kg;體重55~81 kg,平均為(56.5±2.5)kg;身高155~170 cm,平均為(160.5±1.5)cm。所有產婦均排除妊娠合并癥、麻醉藥物過敏史、椎管內麻醉禁忌癥,心肺腦肝腎功能均正常。隨機分為A組(n=40)和B組(n=40)。
1.2 麻醉方法
產婦進入手術室后建立靜脈輸液通道,快速補充血容量,常用乳酸林格氏液等平衡液300~500 mL,常規面罩給氧并監測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動脈血氧飽和度(SpO2 )和心電圖(ECG),產婦取左側臥位,選擇L2-3椎間隙穿刺,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腰麻穿刺針,針缺口朝向手術間的正上方,進入蛛網膜下腔間隙,見有腦脊液流出,A組注入0.75%布比卡因1.2 mL,B組注入0.75%布比卡因1.2 mL和腦脊液0.8 mL,注藥時間均為15~20 S,立即退出腰穿針,調整硬膜外穿刺針缺口方向,向上置入硬膜外導管并妥先固定后,遂即調節產婦體位為平臥位,稍向左側傾斜約20°,10 min內根據麻醉阻滯平面調節頭部體位。麻醉平面固定后測試結果明顯低于T6水平,可以經硬膜外導管注入2%利多卡因5 mL。若收縮壓和(或)舒張壓較基礎值下降25~30%或收縮壓降低到90 mmHg以下,立即靜脈使用
10 mg麻黃堿;如HR小于55次/min時,靜脈使用0.25 mg阿
托品。
1.3 觀察指標
觀察和記錄兩組產婦的腰麻阻滯平面情況、麻醉效果、硬膜外追加麻藥和術中發生并發癥情況。麻醉效果的評定由手術者依據術中的鎮痛效果、肌肉松弛程度、產婦的牽拉反應等綜合評價,分為優、良、差三級:優(鎮痛效果佳,肌肉松弛,無牽拉反應)、良(鎮痛效果可,肌肉松弛,有部分牽拉反應但是能忍受)、差(鎮痛效果欠佳,肌肉欠松弛,牽拉反應強烈需要輔助用藥),其優良率=(優+良)病例數/總病例數×100%。術中并發癥主要考察惡心、嘔吐、低血壓等三個方面,其發生率=(惡心+嘔吐+低血壓)病例數/總病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產婦的腰麻阻滯平面情況比較
兩組產婦達到麻醉阻滯平面的時間無統計學差異(P>0.05);B組產婦麻醉阻滯平面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產婦的麻醉效果、硬膜外追加麻藥情況比較
B組產婦的麻醉效果優于A組,硬膜外追加麻藥情況少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腰硬聯合麻醉由于綜合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兩種麻醉方式的優點,深受手術醫生和麻醉科醫生的歡迎,被廣泛用于剖宮產手術[3-4]。有學者提出[5]:急診剖宮產手術,尤其是胎兒宮內窘迫者,選擇腰硬聯合麻醉更為有利。研究表明[6]:剖宮產手術麻醉阻滯平面應該控制在T6以下,這樣可以既能夠達到滿意的麻醉效果又能維持良好的呼吸循環。眾所皆知,由于妊娠生理的因素容易造成麻醉藥擴散過廣,從而麻醉平面過高。是陽[5]已經證實等比重布比卡因應用于剖宮產腰麻具有起效快、恢復也快、麻醉平面不至過高的優點。
本研究中達到麻醉阻滯平面的時間和發生并發癥的情況基本相當,B組麻醉阻滯平面高于A組,麻醉效果顯著優于A組,硬膜外追加麻藥情況少于A組。筆者認為:(1)麻醉操作前快速輸液以擴充血容量,向左側傾斜約20°,控制麻醉平面過高引起呼吸循環的不穩定,是本研究中預防仰臥位綜合征發生的主要方法。(2)等比重布比卡因經過腦脊液稀釋后,利用其增加的微小容量適當提高麻醉阻滯平面,有效抑制了剖宮產手術中的牽拉反應,增強了麻醉效果,減少了麻醉藥的用量,提高了安全性。(3)加強監測,維持呼吸循環的穩定是保證麻醉效果、確保母子安全的關鍵。
綜上所述,剖宮產術腰硬聯合麻醉中應用等比重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1.2 mL和腦脊液0.8 mL),具有麻醉阻滯效果好、硬膜外追加麻藥情況少的優點,在采取有效預防仰臥位綜合征措施,加強術中監測情況下,并發癥發生較少,值得推薦使用。
參考文獻
[1] 李金彪,朱菊英,袁 駕,等.腰-硬聯合麻醉在急診剖宮產術中的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8,10(8):123.
[2] 劉雁峰,黃文興,高錦春.低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官產手術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3,35(9):1045-1047.
[3] 吳克剛.不同劑量布比卡因腰-硬聯合麻醉用于剖宮產術 90 例效果觀察[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2,37(9):1105-1106.
[4] 呂 潔,陳 霞,劉秀芳,等.腰麻-硬膜外麻醉在急診剖宮產術的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6,22(6):474-475.
[5] 趙新王,李樹人,屈勁風,等.腰麻與硬膜外麻醉對剖宮產母嬰安全與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5,15(2):73-75.
[6] 是 陽.0.75%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聯合麻醉于剖宮產手術的體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17):163-164.
本文編輯:劉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