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


摘 要:岳州窯瓷器上常見的蓮花紋樣以蓮瓣紋為主,按所裝飾蓮瓣的層次,可分為單層蓮瓣、雙重蓮瓣及多重蓮瓣。按蓮瓣的形態可分為尖頭蓮瓣、圓頭蓮瓣、單勾線蓮瓣、雙勾線蓮瓣、仰覆蓮瓣、浮雕蓮瓣紋等。其形式特點為構圖對稱和布局均衡。其多樣的藝術表現手法不僅受到人們的喜愛,還讓人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強大魅力。
關鍵詞:蓮花紋樣樣式;特點;象征意義
中圖分類號:J5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2-0124-02
岳州青瓷是古老的傳統制瓷工藝。岳州窯在今湖南湘陰縣境內,因歷代隸屬岳州而得名。岳州窯的裝飾以印花為主,配以劃花,器物的肩腹部往往裝飾著由團花和卷葉紋組成的帶狀紋飾,此外還有浮雕蓮瓣紋裝飾的,具有獨特的風格。蓮花紋樣是我國傳統的裝飾紋樣之一,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蓮花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謂大俗大雅之物。俗可作美食、器具,雅可入藝術境界和宗教文化。蓮花紋樣蘊含了深厚的民族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很具代表性的紋樣。
本文以岳州窯瓷器上的蓮花紋樣為主要研究對象,希望通過對岳州窯瓷器蓮花紋樣的各個角度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剖析,讓人們在感受蓮花紋樣獨特美感和魅力的同時,更加了解民族紋樣,以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一、常見的岳州窯蓮花紋樣樣式
常見的岳州窯蓮花紋樣樣式以蓮瓣紋為主。蓮瓣紋以蓮花花瓣為裝飾紋樣而得名。蓮瓣紋是古代陶瓷最為流行的花紋裝飾,始于春秋,盛于南北朝至宋,這與當時我國佛教盛行有密切關系,并流行于整個封建時代。早期瓷器上的蓮瓣紋曾作為主題紋飾出現,按所裝飾蓮瓣的層次,可分為單層蓮瓣、雙重蓮瓣及多重蓮瓣。按蓮瓣的形態可分為尖頭蓮瓣、圓頭蓮瓣、單勾線蓮瓣、雙勾線蓮瓣、仰覆蓮瓣、浮雕蓮瓣紋等。按裝飾方法可分為刻劃、模印等。
二、岳州窯蓮花紋樣的形式特點
(一)構圖對稱
對稱是指物體或圖形在某種變換條件下,其相同部分間有規律重復的現象,亦即在一定變化條件下的不變現象①。簡單的說,就是指以某一點為軸心,求得上下、左右的平衡。蓮花紋樣大部分采用對稱式結構,不管在哪個時期哪個朝代,蓮花紋樣都有左右對稱、上下對稱等中心對稱的構圖格局,由于對稱構圖給人以秩序、莊重、肅穆、大氣、協調、神秘之感,而封建的古代王權社會尤其重視不同等級的劃分。所以受當時審美情趣的影響,岳州窯瓷器上蓮花紋樣,對稱的構圖格局非常明顯和常見(如圖1)。
(二)布局均衡
均衡是指布局上的等量不等形的平衡②。追求的是一種不對稱的平衡感,能讓視覺感覺愉快,這在等級制度森嚴的古代社會也同樣頗受歡迎。即打破了對稱構圖呆板的感覺,又不失視覺和心理上的平衡感,產生一種變化美,整個畫面顯得活潑生動。在給人們呈現秩序、莊重的同時,又給人以流暢、優美的視覺感受,如岳州窯青釉刻蓮瓣紋小口瓶(如圖2)。對稱與均衡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傳統的處世哲學與中庸之道。
三、蓮花紋樣的象征意義
阿恩海姆曾說過“所有的藝術都是象征的”③。蓮花紋樣從早期簡單樸素的造型,到后來發展演變的豐富多樣,一直被人們賦予著各種不同的文化內涵,寄托了人們美好的愿望。張光直先生指出:“政治、宗教與藝術的緊密結合在古代世界是一個普遍現象。”④蓮花紋樣經過早期在本土的發展到后來被印度佛教所影響再到被廣泛普及,始終伴隨著底層老百姓的美好愿望以及對自然的崇拜,由此衍生出了蓮花的很多象征意義,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一)佛教藝術中蓮花紋樣的象征意義
蓮花在佛教中被視為佛的象征——崇高、圣潔、吉祥、平安、素雅、光明、貞靜等,并賦予它神秘的色彩。由于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以及其莖直而中空的自然特征,因此佛教藝術多用蓮花代表清凈的境界,使人超凡脫俗、清心寡欲、心無塵染,體現了佛教不染塵埃的特性和佛教中萬事皆空的意念,是美好理想的化身。正因為蓮花的種種特性和佛經教義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吻合,于是蓮花就很自然地成為了佛教藝術中重要的裝飾紋樣之一,也成了佛教藝術中極為重要的象征符號。在佛教藝術中常用蓮花來象征和濃縮佛的教義和觀念,這使得抽象、艱深的佛經教義形象化并轉化成一種大眾容易理解的形式,更容易被人們所理解和接受。《佛光大辭典》釋:“據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所述,天地開辟之始,毗濕笯之臍中生出蓮華,華中有梵天,結枷跌坐,創造萬物;又毗濕笯及其配偶神皆以蓮華為表征,或以蓮華為多聞天之七寶之一。佛教亦珍視之,如佛及菩薩大多以蓮華為座。據入大乘論卷下載,十地之菩薩系生于摩酶首羅天王宮,坐于寶蓮華王座而成佛。觀無量壽經載,阿彌陀佛及觀音、勢至二菩薩等,皆坐于寶蓮華上;眾生臨終時,彼佛等持蓮臺來迎九品往生之人。又后世佛、菩薩等像,大多安置于蓮華臺上;蓮華亦常作為供養佛、菩薩之具。又阿彌陀佛之凈土,以蓮華為所居,故指凈土曰蓮。”⑤
可見,蓮花的美和自然特征融括了佛教的思想,人們有意無意地形成了佛即蓮、蓮乃佛的觀念。蓮花的超凡脫俗與出于污泥而不染的美好形象,為飽受戰亂痛苦的民眾帶來了一種對解脫痛苦的期待和追求,人們把對美的追求和向往轉化為對信仰的忠誠和熱愛,對于蓮花,他們寄托了無限的希望。
(二)民間藝術中蓮花紋樣的象征意義
經過悠久的歷史沉淀,蓮花紋樣在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孕育而生。蓮花紋樣作為中國傳統的吉祥紋樣之一,不僅裝飾美感強,還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擁有豐富的藝術價值。人們取其音、擇其意、表其形,把吉祥的概念或隱或現的表達出來,達到了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境界。
1.原始生殖崇拜的象征
古代社會生產力底下,生存環境惡劣,沒有高效率的勞動工具,生產和生活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因此人丁興旺就成了古人的美好愿望。但由于醫療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限制,那時人們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又比較高,人們就把情感寄托在某一種物上,希望借助自然的力量達成某種心愿。蓮花的植物形態體現了花卉春華秋實的生殖特征,其蓮蓬一次產多顆蓮子的自然特性更是被人們認為其具有較強的生殖能力,因而被視作是多子多福、子孫繁衍的象征物。
蓮花紋飾普遍出現在民間剪紙、刺繡、年畫中,常以象征手法被表現成一種對生命繁衍的暗喻和象征。蓮花紋飾多裝飾在婚嫁居室和器具、服飾用品上,以象征人們祈求多子多福、人類繁衍的美好愿望⑥。民間藝術中的蓮花紋樣體現了“人類一要生存,二要繁衍,生命意識與繁衍意識是人類的基本文化意識。”⑦這也是民間藝術中蓮花紋樣象征的最原始的意義,這種對于人類繁衍的生殖意識是生命意識在民間藝術中的體現,更是生命意識的無限延續。
2.女性的象征物
蓮花在民間藝術中與女性有著或明了或隱諱的關系,蓮花象征或暗喻女性的生育功能已深入人心,這是因為人們普遍認為蓮花的生殖特征和女性的生殖特征一樣,完全可以成為女性的代名詞。如傳統紋樣中把蓮花紋樣裝飾在娃娃的腹部象征女性,而其下部的魚紋和蛙紋則象征男性。
除了蓮花的生殖特征,由于其在水中搖曳多姿,蓮花歷來都以美好的姿態與曼妙身姿的女性互相為喻,尤其在古代詩歌中可以經常看到用蓮花來比喻女性柔美的詩句,用蓮花來比喻女性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詩經》,經六朝至唐,這一思維被詩人們延續下來,并繼續把它發揚光大。這種審美觀已經被很多詩人接受,并被老百姓普及。
3.象征君子高貴的品格
蓮花身處污泥之中,卻仍然纖塵不染、外表挺直,被人們賦予了潔身自愛、不牽扯攀附、傲然不群的高尚品質。因此文人墨客爭相詠頌,除了宋代詩人周敦頤著名的《愛蓮說》,還有《群芳譜》中說蓮“百節疏通,萬竊玲瓏,亭亭物華,出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晉·張華的《荷詩》:“荷生綠泉中,碧葉齊如規。回風蕩流霧,珠水逐條垂。照灼此金塘,藻耀君玉池。不愁世賞絕,但畏盛明移。”等很多用蓮花來形容君子高貴的品格的美妙詩句。蓮花的這種自然秉性使得人們引發了一種愛物惜物、移情寄愛的思想,并將這種秉性與人的品格相聯系,將君子的品格與蓮花相比擬,因此蓮花也成了君子高貴品格的代名詞,成為文人、士大夫的人格寫照,還寓意著婦女的潔身自好。
4.象征水
漢代建筑多以蓮花紋樣為藻井裝飾并非偶然現象,這一方面反映了古代人對蓮花的喜好與祟尚;另一方面還反映了人們希望借蓮花生于水中的自然特性克服火災的愿望。因為受技術水平和材料的限制,那時的宮殿建筑全都是木結構的,而木結構的宮殿建筑極易引起自然或人為的火災而毀壞。由于蓮花與水緊密相連,它生于水中,長于水中,盛開于水中,因此被古人認為象征了水,且具有防火、避火的能力。所以漢代對蓮花的審美取向,更多還是從蓮花生于水中的特性出發的⑧。
5.象征吉祥、美好
長期以來,人類一直在和險惡的自然環境、復雜多變的社會生活作著斗爭,一直在努力的生存著,人們祈求生活平安、富貴、和諧。因此在民間傳統藝術中多取“蓮”的諧音作為彩頭,如“蓮”諧“連”、“廉”的音,這使得蓮花紋樣在民間的象征意義更加充實和豐富,“連”,寓意持續、久遠,有“連生富貴”、“連年有余”、“連報平安”、“連生九子”等紋樣,“廉”寓意官員清正廉潔、高風亮節,有“一品清廉”、“路路清廉”等紋樣。
6.其他
從古代宮廷建筑藻井上和墓室上裝飾的蓮花可以看出,人們認為蓮花紋樣是一種通向神仙境界的天穹之花,認為人生的生死是一個輪回,蓮花對于人間和冥界起著一種媒介作用,即人死后通過鉆蓮花來達到轉生投胎的目的。死人穿的壽服、用的壽被被面都能看到以蓮花作為裝飾,表示死者將進入仙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忌諱用單純的蓮花紋樣作衣服的裝飾或被面的舊俗。但隨著時代遷移,蓮花的寓意已經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其寓意更加豐富,而亭亭玉立的蓮花的自然形態美,始終為我國人民所喜愛⑨。
四、結語
蓮花紋樣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常見的一種裝飾紋樣,被人們賦予了很多吉祥寓意,寄托了人們美好的愿望,被廣泛的應用在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大到建筑裝飾小到日常器皿,都可以看到蓮花紋樣的裝飾。岳州窯瓷器中的蓮花紋樣雖然以蓮瓣紋為主,但人們對蓮花紋樣的喜愛可見一斑,本文希望通過對岳州窯瓷器蓮花紋樣的分析,讓人們更多的了解岳州窯瓷器。
注釋:
①孫曉楠.商周青銅器紋樣在家具上的應用[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1:06.
②均衡[DB/OL].http://baike.baidu.com/ view/644580.htm.
③魯道夫·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633.
④楊元.夏商周青銅容器的裝飾藝術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07:06.
⑤慈怡法師.佛光大辭典[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6419.
⑥蔣賞.蓮花紋飾的象征意義探析[J].大舞臺,2010(07):121-123.
⑦靳之林著.中國民間美術[M].北京:五海傳播出版社,2005:12.
⑧陳娟娟.錦繡荷花[J].故宮博物院院刊,1982(02):l49-52.
⑨陳娟娟.錦繡荷花[J].故宮博物院院刊,1982(02):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