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華
摘要:在全新的歷史發展條件下,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具有艱巨性、復雜性以及特殊性的特點。為此,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應用激勵機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針對于學生管理工作中面臨問題展開分析,闡述了激勵機制的應用方式,希望為促進學生管理工作質量提升提供重要參考。
關鍵詞:激勵機制 中職學生 教育管理 有效應用
行為科學家提出人的需要是動機的來源,并確定人的行為目標,對于人內心活動激勵發揮著重要激發驅動以及強化作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針對于職工激勵問題研究中指出,通常情況下,員工僅能夠發揮大致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左右能力。然而,職工得到充分的激勵后,其能力將得到百分之九十左右的發揮。近些年,中職學生呈現出以下幾個特征:一是具有較強的求知欲,但是非明辨能力上有所缺乏;二是具有良好的自主意識,但是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為此,如何在班級活動中,充分的發揮出激勵機制作用,成為每一個班主任應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學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班主任在面向青少年學生開展教育管理活動過程中,通常采用威脅、批評以及羞辱等方式刺激學生,以此讓學生感到害怕使其被動遵守班級紀律。班主任經常采用以罰代教方式對學生進行變向體罰,結果學生不僅未從內心認可班級管理,反而激起學生逆反心理,阻礙著學生的個性發展,對于學校與學生都是無益的,尤其會對性格內向以及自尊心較強學生造成心理上傷害。
因此,充分發揮激勵機制的作用,對于提升學生管理工作質量與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教師的肯定與鼓勵對于激勵學生努力與上進意義重大。為此,教師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中,應給予學生更多關愛與尊重,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除此之外,受到我國一直以來的應試教育影響,社會、學校以及家長以學生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然而,對于成績差、自制力薄弱的學生則不屑一顧,但是這部分學生身上也存在閃光點,只是教師與家長并未發現,這樣會使得學生對自己失去信心,極容易使得學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出現問題。
二、激勵機制的幾種有效應用方法
(一)目標激勵方式
所謂目標激勵指的是教師應結合學生自身實際情況,引導學生樹立不同時期目標,應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激勵學生為實現目標而付出努力。為此,班主任在這個過程中應引導學生明確自身目標,并激勵學生努力奮斗以促進目標實現。此外,教師應結合時代發展特點合理制定目標,根據不同時期特點相應的制定不同目標。
(二)情感激勵方式
班主任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中應給予學生思想、學習以及生活上幫助,激勵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精神。為此,班主任應加強與學生溝通,及時掌握與了解學生生活中的困難,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其走出生活困境,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尤其是教師應采取合適方式對待后進生,改變以往的訓斥、打擊等方式,以免給學生自尊心造成巨大傷害,使其感受到來自于班主任的關懷與真誠。為此,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中應融入真情實感,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三)行為激勵方式
班主任應充分發揮出自身示范與表率作用,從而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威信,樹立起自身的良好形象。據相關的調查實踐表明,班主任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中,應注意自身的言行,以良好思想品德與舉止風度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為此,班主任應嚴格要求自身,充分發揮出自身示范作用,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四)獎懲激勵方式
激勵機制中獎懲激勵屬于重要方式,對于激發出學生積極性與主動性具有重要作用。為此,班主任應給予學生更多表揚與肯定,及時肯定學生做出的點滴成績,但是在表揚中應立足于實際,采用公平、合理方式,切忌不可感情用事。此外,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在氣質、性格上的不同,靈活應用多種表揚方式,根據學生在性格特點與心理素質不同而采用不同應對方式。
對于學生的錯誤言行,班主任應及時進行批評教育,或者給與其適當紀律處分,采取合適方式進行批評,不僅幫助學生及時改正錯誤行為,還可將消極因素轉變為積極因素。但是,教師應控制好批評的尺度,掌握正確的批評方式,否則無法取得良好批評效果。同時,班主任應發揮自身帶頭作用進行批評與自主批評,從而及時發現與糾正工作中錯誤,將事實澄清。實踐表明,班主任開展自我批評教育,在不影響教師的威信同時,將會增強班主任親和力。為此,教師應掌握批評正確方式,盡量不要當眾批評學生,并采取一致的批評標準,增強批評的說服力。
(五)榜樣激勵方式
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中,可向學生呈現令學生敬佩的先進事跡,為學生樹立起良好的榜樣,以優秀人物的良好品質感染學生的情感思想與行為等,此外,在經過一段時的外在示范激勵后,應逐漸將其轉化為具有更強力量的內在激勵,對于學生產生的影響會更加持久。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中,應結合具體的情況,把握合適的激勵時機,相應采取合適激勵方式,并在班級班級管理中多探索、多總結,從而找出班級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為班級工作的質量與效果提供重要保障,推動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綜合素質的提升,為社會發展輸送高素質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課題組,于志晶,劉海,程宇,李玉靜,岳金鳳,孟凡華,房巍.從職教大國邁向職教強國——中國職業教育2030研究報告[J].職業技術教育,2016,(06).
[2]“中等職業教育招生制度與教學模式改革研究”課題組,張昭文,胡秀錦,安鋼,黃輝,張家寰,郭揚,張福順.中等職業教育招生制度與教學模式改革:現狀與問題[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03).
[3]“中等職業教育招生制度與教學模式改革研究”課題組.中等職業教育招生制度與教學模式改革:思路與舉措[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06).
[4]席東梅.加快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教育部召開2014年度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工作視頻會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10).
[5]農漢康,孫杰遠.中等職業教育學生資助:本質、意義、問題與展望[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6).
(作者單位:云南工業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