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繼興+陳新達

【摘要】 目的 探討血清睪酮(T)/促黃體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及LH水平檢測在診斷睪丸生精作用中的價值。方法 55例原發性不育檢查患者作為不育組, 根據患者精子密度多少將其分為少精組(32例)、特發性無精組(2例)、極度少精組(21例)。并選取同期體檢的55例健康男性為對照組。對所有患者均進行T/LH、FSH、LH水平進行測試, 比較患者的各項水平。結果 不育組患者的FSH為(20.43±2.62)U/L, LH為(10.71±4.92)U/L,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31±0.57)U/L、(6.02±3.76)U/L(P<0.05);對照組的T/LH為(1.26±0.56), 明顯高于不育組的(0.67±0.4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特發性無精組患者的FSH和LH激素水平明顯高于極度少精組和少精組, 極度少精組高于少精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少精組的T/LH激素水平明顯高于極度少精組和特發性無精組, 極度少精組高于特發性無精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FSH、T/LH與LH水平在臨床上對睪丸生精作用檢測的過程中十分重要, 能夠幫助臨床醫生充分的了解不育癥患者睪丸生精的作用, 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已經成為衡量不孕癥患者睪丸生精水平的重要指標。
【關鍵詞】 促卵泡激素;促黃體生成素;睪酮;睪丸生精作用
FSH、T/LH、LH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對睪丸生精功能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可利用檢測激素水平評估睪丸生精能力。本次主要對血清T/LH、FSH及LH水平檢測在診斷睪丸生精作用中的價值進行探討, 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5例原發性不育檢查患者作為不育組, 年齡21~40歲, 平均年齡(31.3±5.43)歲;病程1~12年, 平均病程(3.57±3.23)年。32例患者精子密度精子密度在(0~20.0)×109/L, 21例極度少精者精子密度在0.0×109/L, 特發性無精患者2例。根據患者精子密度多少將其分為少精組(32例)、特發性無精組(2例)、極度少精組(21例)。選取同期收治的55例健康男性為對照組進行對比研究。
1. 2 方法 清晨抽取每例患者3 ml靜脈血液。利用德國羅氏公司提供的電化學發光技術對所有患者FSH、T/LH、LH等進行測試。同時, 所有受試者采用手淫法取一次射精的全部精液送檢, 利用徐州寶興的精液分析軟件常規的對精液進行科學分析。
1. 3 觀察指標 比較不育組與對照組FSH、LH及T/LH激素水平。同時對不育組各小組FSH、LH及T/LH激素水平進行觀察分析。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不育組與對照組激素水平比較 不育組患者的FSH為(20.43±2.62)U/L, LH為(10.71±4.92)U/L,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31±0.57)U/L、(6.02±3.76)U/L(P<0.05);對照組的T/LH為(1.26±0.56), 明顯高于不育組的(0.67±0.4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不育組內激素水平比較 特發性無精組患者的FSH和LH激素水平明顯高于極度少精組和少精組, 極度少精組高于少精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少精組的T/LH激素水平明顯高于極度少精組和特發性無精組, 極度少精組高于特發性無精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目前, 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導致男性生殖系統功能出現了很多問題, 直接影響了生精效果, 對男性生活造成了巨大困惱, 已經成為臨床上研究的主要問題[1, 2]。從臨床角度分析可知, 確保生殖系統功能得以正常、穩定運行的條件主要包括兩方面, 即生殖器的結構與功能、生殖器官內部環境的穩定。前者屬于先天性因素, 后者主要影響因素為相關細胞因子與內分泌功能。FSH與LH均為腦垂體分泌與合成的激素, 對男性生精具有很大影響, 造福了廣大男性朋友。近幾年, 臨床上很多研究都已經開始利用激素探索睪丸生精效果, 并對其進行了深入研究, 實際應用效果較理想[3]。
FSH作為糖類基化蛋白質激素的一種, 早期主要在成熟的女性卵細胞中應用, 后期通過大量的臨床研究表明, 在男女體內均存在該物質, 而且對人體正常發育具有很大作用, 可以參與到人體生長、發育性成熟與繁殖中, 是身體生長和發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激素[3]。LH是一種能夠對細胞分化與增值起到促進作用的物質, 有助于FSH與LH受體的合成, 促進顆粒細胞反應LH靈敏性的顯著增加和腺苷酸中環化酶與環磷酸腺苷表達基因產物的激活, 進而將實現雄性激素向雌性激素的轉變。在睪丸中應用FSH, 不僅有助于促進塞爾托利細胞合成男性激素集合蛋白質量的顯著提高, 還可以分泌出更多的抑制素, 在男性精子合成中具有顯效作用。LH主要由腺垂體嗜堿性粒分泌, 已經成為鑒定男性睪丸水平低下的主要指標。T主要由男性睪丸生精繁密, 具有提高男性體能、增加骨質密度及維持肌肉強度的作用, 相關研究證實, 單一的T值在男性生精中有所下降, 但變化不大。因此本次以T/LH為測定數據[4-6]。
經過分析發現, LH與FSH在男性體內與T為負相關, 在正常情況下T可以保持較高的穩定值。因此可以根據此種激素水平的變化, 對患者內分泌穩定性進行全面的了解與掌握, 但目前在睪丸生精功能診斷中依然沒有得到統一的結論[4]。目前, 檢查評估男性睪丸生精主要借助的是睪丸活檢組織病理學, 其可分為四種:支持細胞綜合征、完全或不完全成熟阻滯、生精功能低下及生精功能正常[7-10]。本次主要采用聯合檢測血清T/LH、FSH與LH水平與生精功能狀態的相關性進行分析, 及時評估了血清T/LH、FSH及LH等水平對睪丸生精功能評價中的臨床診斷進行評價。經過本次研究, 不育組患者的FSH為(20.43±2.62)U/L, LH為(10.71±4.92)U/L,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31±0.57)U/L、(6.02±3.76)U/L(P<0.05), 對照組的T/LH為(1.26±0.56), 明顯高于不育組的(0.67± 0.4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特發性無精組患者的FSH和LH激素水平明顯高于極度少精組和少精組, 極度少精組高于少精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少精組的T/LH激素水平明顯高于極度少精組和特發性無精組, 極度少精組高于特發性無精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對不育癥患者而言, 精子濃度會隨著病情的加重而不斷的降低, 但FSH和LH均得到升高, 其中特發性無精患者中LH與FSH水平最高, 從本次進行的相關檢測可見, 血清中FSH、T/LH與LH的水平均可以對睪丸生精作用進行準確的了解, 盡管如此在今后的臨床研究中仍然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證實。
綜上所述, FSH、T/LH與LH水平在臨床上對睪丸生精作用檢測的過程中十分重要, 能夠幫助臨床醫生充分的了解不育癥患者睪丸生精的作用, 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已經成為衡量不孕癥患者睪丸生精水平的重要指標。
參考文獻
[1] 谷茂紅, 徐友娣. 血清IL-6、IL-8在足月胎膜早破亞臨床感染診斷中的臨床意義. 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2, 31(6):751-756.
[2] 呂發輝, 田春芳, 王敏, 等. 血清β-hCG及IL-1的變化在診斷胎膜早破感染中的價值. 中南醫學科學雜志, 2013, 41(2): 154-158.
[3] 黃鶯, 焦永慧, 李小英. 胎膜早破孕婦血清IL-6、細胞黏附因子-1與新生兒Apgar評分的相關性. 中國婦幼保健, 2012, 27(35):5794-5797.
[4] 付廣紅, 張桂芳, 喻惠萍. IL-6、IL-8及MMP-9在胎膜早破者血清、羊水中的含量及意義. 東南國防醫藥, 2014, 16(1):52-54.
[5] 鄧智標. 血清睪酮/促黃體生成素、促卵泡激素及促黃體生成素水平檢測在診斷睪丸生精作用中的價值.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6, 37(11):1508-1509.
[6] 吳夏楓, 于潔, 尹美珺, 等. 受體激素水平對未成熟睪丸移植物中生精細胞的生長發育影響. 中國男科學雜志, 2009, 23(11): 1-5.
[7] 劉新貴, 趙鳳亭, 郭藝紅. 生殖激素檢測在非梗阻性無精子癥患者診治中的價值. 醫藥論壇雜志, 2013(2):18-20.
[8] 楊瑞. 剛地弓形蟲致小鼠睪丸生精細胞損傷機制的探討. 山西醫科大學, 2007.
[9] 廖輝, 劉錦華, 錢輝軍, 等. 生精合劑對雄性大鼠性激素水平及生殖功能的影響. 中國男科學雜志, 2008, 22(8):25-27.
[10] 王瑩, 劉永杰, 劉芳, 等. 無精子癥患者外周血和睪丸組織睪酮、雄激素受體、熱休克蛋白90水平的變化. 第二軍醫大學學報, 2014, 35(10):1159-1162.
[收稿日期:2017-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