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容+辜為為

【摘要】 目的 對先兆流產患者的心理護理及相關干預方法展開分析與探討。方法 400例先兆流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探究組與對照組, 各200例。兩組患者均予以相關治療, 并展開不同護理, 其中,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的先兆流產護理措施, 探究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干預, 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展開觀察與對比。結果 經臨床結果統計得出, 對照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為86.00%, 探究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為97.50%, 探究組保胎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探究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4.0±1.5)d顯著快于對照組(8.0±2.0)d, 且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時間(12.0±2.0)d明顯長于探究組(7.5±1.0)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先兆流產患者給予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保胎成功率, 并緩解患者的臨床不良情緒, 對患者的順利分娩有極大幫助。
【關鍵詞】 先兆;流產;心理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1.084
先兆流產的臨床特征具有典型性, 產婦在妊娠28周之前, 會出現下腹疼痛、陰道流血、胎膜不破等癥狀, 這些癥狀均會引發產婦發生流產現象, 給產婦的心理及生理均帶來傷害[1-6]。產婦在得知自身存在的先兆流產后, 往往會出現極度的悲傷情緒, 產婦心理受到嚴重打擊, 這對產婦及家庭來說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影響[7-12]。對此, 為使先兆流產產婦情緒得到穩定, 提高臨床保胎率, 本文擇選本院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所收治的400例先兆流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并對所選部分患者開展臨床心理護理干預措施, 現將詳細醫學報告如下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所收治的400例先兆流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探究組與對照組, 各200例。對照組年齡20~37歲, 初產婦156例, 經產婦44例, 孕周5~20周;探究組年齡20~38歲, 初產婦158例, 經產婦42例, 孕周5~20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在入院后確診為先兆流產時, 對所選患者采用粗絨毛膜性腺素針和黃體酮針進行治療, 并對兩組患者開展不同的臨床護理措施。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的先兆流產護理措施, 護理內容包括:病情對癥護理、用藥護理、生活護理等。探究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干預, 護理措施包括:①認知護理。部分先兆流產患者在文化程度上有一定基礎, 日常只需通過閱讀健康手冊或相關書籍即可對自身狀況有所了解, 還有部分患者會通過各種途徑以道聽途說的方式了解自身狀況, 但是對先兆流產還是缺乏專業且全面的系統知識, 無法做到完全了解, 使得患者無法正確客觀的看待先兆流產, 從而產生恐懼、緊張、焦慮等情緒, 這使得患者出現自暴自棄、自責等心理, 使得產婦對臨床治療失去信心。對此, 護理人員需對患者開展認知護理, 將先兆流產的各個知識及病發機制進行講解, 將各個臨床用藥事項和飲食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介紹以往成功保胎的案例, 讓患者樹立良好信心接受治療。②心理干預護理。產婦在得知自身存在先兆流產特征后, 普遍會出現極大的情緒波動現象, 對家庭及伴侶產生自責感, 從而出現系列的恐慌、抑郁以及不配合臨床治療等現象, 這對患者的后期分娩結局來說會帶來直接影響。對此, 護理人員需積極引導患者走出陰影, 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 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 以鼓勵的語言讓患者正確看待自身病情, 放松心靈, 消除緊張感, 讓患者積極配合醫護工作的展開, 對患者給予關懷, 使患者對生活充滿希望。③行為干預護理。先兆流產患者在妊娠期會出現下腹疼痛癥狀, 此時護理人員需協助患者采取正確的體位姿勢, 一般以屈臥位為主, 此時產婦因小腹疼痛會出現十分痛苦的癥狀, 護理人員可陪伴在患者身旁, 握住患者手指導產婦保持肌肉放松, 心理消除負面情緒, 以規律的深呼吸的方式降低疼痛感, 并為產婦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 日常指導產婦進行適當的鍛煉, 如散步, 提高產婦身體抵抗力, 使流程幾率得到降低。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保胎成功率以及住院時間進行統計, 并將所得結果進行對比。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臨床結果統計得出, 對照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為86.00%, 探究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為97.50%, 探究組保胎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探究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顯著快于對照組, 且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要明顯長于探究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從以往臨床治療經驗來看, 存在先兆流產的產婦在懷孕期間若出現了十分顯著的負面情緒, 其會給分娩結局帶來直接影響, 使得保胎率難易保障, 發生極高幾率的流產現象, 同時, 產婦的生理與心理均受到多方面的負面影響, 給產婦的精神、心理、家庭都帶來壓力與打擊, 使得產婦出現焦慮、抑郁、恐懼等心理[13]。這些負面心理會使得產婦的大腦皮層始終處于過度興奮狀態, 使得血管收縮功能無法正常進行, 從而引發子宮出現收縮, 隨之發生流產現象。對此, 醫院在對先兆流產產婦開展臨床治療時, 還需對產婦給予一定的心理護理干預, 使產婦的各個負面情緒得到排除[14]。本文對選患者分別給予了認知護理、心理干預護理、行為干預護理, 這些護理措施均是圍繞患者的心理問題展開, 對患者的心理負面情緒帶來了良好疏導, 使產婦的保胎成功率得到有效提升(P<0.05), 且縮短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P<0.05), 與相關文獻結果一致[15]。從本文研究結果中可以發現, 探究組患者的各項評估指標結果均優于對照組患者, 這也表示心理護理干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產婦的分娩結局。
綜上所述, 針對先兆流產患者給予心理護理及相關干預能夠有效提高保胎成功率, 并緩解患者的臨床不良情緒, 對患者的順利分娩有極大幫助。
參考文獻
[1] 劉亞莉, 林虹, 劉昉.心理干預對先兆流產患者免疫機制影響的初步研究.中國婦幼保健, 2013, 28(19):3078-3080.
[2] 左圣蘭, 黃熙理. 晚期先兆流產研究進展.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5(2):194-197.
[3] 王芳, 郭英. 中西醫結合治療先兆流產的研究進展. 新疆中醫藥, 2015, 33(1):85-86.
[4] 陳鑫. 保胎治療早期先兆流產的臨床療效觀察. 吉林醫學, 2015, 36(5):887-888.
[5] 張朝暉. 地屈孕酮與黃體酮治療先兆流產的臨床療效觀察.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5(11):1509-1510.
[6] 朱巧君, 李愛萍. 補氣溫腎湯治療腎陽虛型早期先兆流產臨床研究. 新中醫, 2015(2):145-147.
[7] 于艷輝. 護理干預對先兆流產患者心理健康影響的積極作用.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5, 15(4):226.
[8] 熊凱云, 傅穎媛, 王乃群. 血清CA125、P和β-HCG水平檢測對先兆流產的臨床意義. 中國現代醫生, 2015(21):11-13.
[9] 向淑真, 陳友國. 探討孕激素誘導的封閉因子與早期先兆流產結局的關系. 生殖醫學雜志, 2015, 24(1):41-45.
[10] 孫瀅瀅, 劉志新, 蘇亞楠. 孕早期血清雌二醇、孕酮及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與先兆流產的相關性研究. 中國婦幼保健, 2015, 30(10):1567-1568.
[11] 張麗萍. 集束化護理對先兆流產患者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態的影響. 醫學信息, 2015, 28(4):304-305.
[12] 時洪娟. 血清孕酮、HCG檢測在先兆流產中的臨床診斷意義. 中國實用醫藥, 2015, 10(32):40-41.
[13] 張慧雯, 徐桂華.團體干預和音樂放松療法對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術后先兆流產孕婦焦慮情緒的影響.中國臨床研究, 2016, 29(6):820-823.
[14] 譚雪飛.認知行為干預及信息支持對先兆流產產婦心理狀況及分娩結局的影響.中外醫療, 2016, 35(25):156-158.
[15] 張慧雯. 團體干預和音樂放松療法對IVF-ET術后先兆流產孕婦焦慮情緒效果的研究.南京中醫藥大學, 2015.
[收稿日期:2017-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