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曉杰 紀峻嶺
摘 要:文章介紹了“OBE”“注重學習產出”的教育模式,借鑒了國內外工程教育先進的教育教學改革經驗,結合曾獲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的我校國家首批“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黑龍江省重點專業車輛工程專業的建設經驗,系統總結專業以需求導向、能力培養為目標“注重學習產出”的專業建設模式和實踐體會。
關鍵詞:OBE;需求導向;專業建設;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7)09-0065-02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ducation mode of OBE and paying attention learning outcomes, and draws lessons from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of advanced education teaching experience. On the basis of experience of constructing the first pilot professional outstanding engineers training plan which won the first prize of provincial teaching achievement of our country, and the vehicle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which is the major profession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which pays attention to the learning outcomes.
Keywords: OBE; demand oriented;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training mod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BE”是Outcomes-Based Education的縮寫,即指“注重學習產出”的教育模式。最早出現于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基礎教育改革。美國學者斯派帝(Spady W.D.)撰寫的《基于產出的教育模式:爭議與答案》一書中對此模式進行了深入研究,把OBE定義為“清晰地聚焦和組織教育系統,使之圍繞確保學生獲得在未來生活中獲得實質性成功的經驗。”他認為在OBE教育模式中,學生學到了什么和是否成功遠比怎樣學習和什么時候學習重要。西澳大利亞教育部門把OBE定義為:“基于實現學生特定學習產出的教育過程。教育結構和課程被視為手段而非目的,如果它們無法為培養學生特定能力作出貢獻,它們就要被重建。”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頒布的《工程教育認證標準》也強調工程教育專業要實施成果導向教育。2014年6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了要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在國家提出“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的大背景下,高等工程學科專業的人才培養如何與之適應,“OBE”教育模式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鑒。
“OBE”強調以教學成果為核心,注重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持續提高。教學模式主要由定義學習產出(Difining)、實現學習產出(Realizing)、評估學習產出(Assessing)和使用學習產出(Using)四個步驟構成。這里面適應社會需要,科學定義學習產出、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和畢業要要求,使學習產出具體化、可操作化和可檢查評估,是首要的關鍵環節。我校涉及汽車行業的專業有車輛工程和汽車服務工程兩個專業,面向汽車行業工程一線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如何使學生學有專長,學以致用,學有用武之地,是我們在認真研究實踐OBE教學模式基礎上提出的重要命題。對此,我們認真調查和研究企業用人需求特點,合理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科學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培養方案,經具體實踐,探索出了一條深受企業歡迎的應用型人才培養之路,培養的人才“基礎實,能力強,素質好,上崗快,占得住,后勁足。”
一、加強頂層設計,認真研究行業、企業、崗位需求,切實解決應用型人才培養“三個錯位”的問題
汽車領域包括汽車及總成與零部件研發、制造和汽車營銷、運用、維修、保養、保險、理賠、金融、文化、體育、回收、再制造等多個后服務行業領域,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支柱性產業,《中國制造2025》規劃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納入九項戰略任務的十大重點之一,表明我國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汽車工業和汽車后服務市場將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領域。現代汽車工業的發展,民族品牌、合資品牌和進口車輛競爭激烈,其核心是技術創新的競爭、人才的競爭和觀念的競爭。技術發展快,人才需求量大,人才結構類型多元化是汽車領域人才需求的主要特點。調研表明,應用型本科汽車類人才的培養,主要是針對汽車及總成和零部件企業生產、后服務一線,解決技術、管理和運營問題,或應用新技術、新知識、新設備去創新性發展企業和生產。但是,面向我國新時期經濟建設的轉型發展,汽車制造和后服務領域技術與質量的全面提升,目前一些大學汽車類專業培養的人才出現了嚴重的不適應,觀念落后、實用技術和知識陳舊、畢業生實踐動手能力差、缺乏敬業精神等。這些導致培養的專業人才頂崗能力差,技術能力不滿足企業要求,不安于一線工作;一些畢業生團隊合作、溝通協調能力弱,自我定位不準,高不成低不就等等,這些表明學校的人才培養沒有很好的體現行業企業的需求,學生的學習產出不能適應社會需求,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沒有與時俱進。在“專業定位與行業發展、人才培養與企業認知、能力素質與崗位需求”方面出現了嚴重的“觀念、方向、應用”對接錯位。學校教育觀念落后社會、行業發展,定位不準;人才培養目標、質量與企業需求脫節,不了解企業人才需求認知,沉湎于閉門造車,培養模式陳舊;人才培養知識、能力、素質結構設計,脫離實際,辦學目標脫離學校定位層次和社會認知,學校教育與企業生產需求是錯位發展、平行發展,沒有交叉和融合。這也是當前畢業生多而企業發展缺乏需要人才的原因所在。因此,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必須與社會、企業需求相向而行,交叉融合。需求導向,發展導向,從行業發展、企業認知、崗位要求開始頂層設計專業,建設適應汽車生產、后服務一線人才培養需要的教育教學模式和學習環境,這樣才能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科學合理的定義汽車類各專業人才培養的學習產出,就要加強對汽車全行業和區域經濟發展特點的研究和調查,結合學校辦學定位確定人才培養目標、畢業要求和人才培養特色。[清]陳澹然《寤言二遷都建藩議》言: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專業人才培養與建設亦如此。為高質量培養汽車行業、企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我們認真調查研究汽車行業的長遠發展對未來人才的需求,從技術發展、產業形式、行業規模、生產特征的角度去全方位解讀行業人才需求的類型、層次、崗位等職業特點和知識、能力與素質方面的要求,力求準確定位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畢業要求和培養模式。企業發展所缺、所需人才的類型、素質、特點是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認知基礎,是企業生產和長遠發展人力資源建設的頂層設計要素,因此,學校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必須與之相適應,滿足企業要求,符合企業生產、發展對某一層面、類型人才需求的認知。不但要在知識、能力等方面培養要與企業需求相對接,更要在踏實、務實、愛行、敬業素質培養上與行業企業文化相一致。因此,理想教育、工程(行業企業)文化熏陶、素質鍛煉是必修的內容。一個學生,不熱愛專業、行業,經不起行業企業特有工作性質或艱苦工作的磨練,急功近利,沒有長遠理想和目標,企業給他再優厚的條件,他也會這山望著那山高,誤人誤己。這既是素質教育的缺失,也是人才培養與企業認知交錯、平行發展的結果。加強校企合作,引企入校,在校園內營造工程文化氛圍,引導學生做有知識、有文化、有專業的社會主義高級工程技術專門勞動者,建立模擬工程的學習、訓練、考核、評價機制,有利于與工程、企業的文化對接,可以使培養人才與企業需求在文化精神層面實現很好的對接;有利于實現工作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在校培養和養成;有利于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畢業與就業的平滑過渡。
同時,汽車類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應注重職業性,加強就業崗位的針對性,以大幅度提高就業競爭力。面向行業企業培養汽車類應用型專門人才,崗位需求的知識、能力、技能是多樣性的、發展性的、復合性的。因此,必須面向崗位群需求人才特點,靈活構建教學知識和培養能力、技能內容。培養學生不但要有寬實的學科專業知識,而且還要至少有一門技術、技能,要使學生就業上崗時能踢開企業工作的第一腳,才能有以后的發展。因此,人才培養的教學體系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以學科基礎知識系統、厚實、夠用;專業重能力、技能培養,靈活、實用為原則。對此,我們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重視知識、能力、素質與行業企業主流崗位群適應性,結合崗位群需要,靈活的模塊化設置專業課程,以有利于學生就業的競崗、頂崗。培養人才能否上崗就為企業帶來效益,是否有發展后勁,已經成為我們評價人才培養方案和培養學生質量的重要標準。加強行業發展、企業生產、崗位特點對專業人才需求的研究,使當前需要和長遠發展有機結合,有利地提高了“專業定位與行業發展、人才培養與企業認知、能力素質與崗位需求”的對接準確性,解決了傳統人才培養的“三個錯位”問題,切實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為此,我們車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在多年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過程中,總結凝煉了“零距離工程”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提出了“六個工程”的專業建設模式,取得了很好的人才培養效果。
二、落實“零距離工程”辦學理念,實施“六個工程”的專業建設模式,是實現汽車類專業學生學習產出預期目標的重要保證
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應在保障學科性的基礎上,綜合考慮社會經濟、行業發展對培養高級技術人才的應用性、復合性、創新性和國際化的要求,盡可能避免“專業定位與行業發展、人才培養與企業認知、能力素質與崗位需求”對接錯位問題,培養企業廣為歡迎的 “上崗快,能力強、用得住;基礎實、素質好、后勁足” 人才。面向汽車領域生產、服務一線,培養高質量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就應加強與汽車類行業、汽車生產和服務類企業及崗位的對接,以汽車行業長遠發展和企業需求為導向,使培養的學生培養知識夠用、能力實用、素質全面。
在專業建設和人才方案的頂層設計時,以工程需要導向,用工程思維管理,按工程環境建設,按工程模式去做,按工程要求評價。設想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使企業和工程一線的人才需求觀至上。只有置身工程,以工程的角度去換位思考,與企業緊密結合,共同努力,才能真正面向企業、服務等工程一線,制定出切合實際,得到企業認可的專業建設規劃和人才培養方案,培養的人才才能得到企業認可和滿意。為此,我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環境建設過程中,凝練形成全方位貼近、融合工程元素,打造工程文化氛圍的理念,使培養人才不但在技術知識,更在能力和素質上與工程一線平滑對接,并以此為指導思想,教學條件和過程處處融合工程元素,形成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建設規則和行動準則,并具體落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顧佩華.基于“學習產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頭大學的實踐與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2014,1.
[2]田君.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目標和“學習產出”(obe)教學模式的機械設計課程群的建設與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5,8.
[3]李志義.解析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成果導向理念[J].中國高等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