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燕 王丹 張志清

摘 要:文章以輪機英語教學中的船舶消防演習為例,通過分析任務型教學法的五大要素,闡述了任務型教學法能夠適合于應用型大學輪機工程專業的英語教學,并提出了此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五個問題,以期對航海類專業英語教學有所啟發。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應用型大學;輪機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7)09-0092-02
Abstract: Taking the ship fire drill as an example and by the analysis of the five elements of task-based English teach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at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can be suitable for Marine Engineering English teaching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Meanwhile, five problems of this teaching method 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are also proposed, to give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maritime English teaching.
Keywords: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marine engineering English teaching
一、概述
2010年的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更加突顯實踐技能的重要性,注重團隊合作能力、領導能力和溝通能力的培養。為此,《教育部、交通運輸部關于進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的第八條明確規定:交通運輸類教學指導專家組織要組織航海院校制定航海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建立航海類專業英語水平測試體系,推動航海類專業課程實行英語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作為教育部列出的交通行業80個主干專業之一,輪機工程專業肩負著培養具有“工作態度好、實用技能好、語言交流好”的高等應用技術型人才的任務。
二、應用型大學專業英語教學的特點
應用型大學專業英語教學的最根本特點就是要以應用型為根本。這是因為,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過程尤其強調專業知識與一線生產實踐的結合,更加重視實驗教學和生產實習等實踐性教學環節。輪機英語屬于科技英語的范疇,是ESP(專門用途英語)的一個分支,是在英語語言基礎上用行業術語來講述輪機工程系統的一門專業英語。其宗旨是以學以致用為導向、以理論結合實際為手段,通過優化專業英語課程體系,培養一批能夠以英語為工作語言,在實踐中從事輪機操縱、設備維修、船舶建造等具體工作的應用技能型人才。
三、任務型教學法在輪機專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師通過引導語言學習者在課堂上完成任務來進行的教學。該理論認為:掌握語言大多是在活動中使用語言的結果,而不是單純訓練語言技能和學習語言知識的結果。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圍繞特定的交際和語言項目,設計出具體的、可操作的任務,學生通過表達、溝通、交涉、解釋、詢問等各種語言活動形式來完成任務,以達到學習和掌握語言的目的[1][2]。下面以《輪機英語聽力與會話》教材中Unit4 Emergencies Lesson19 Firefighting and Lifesaving中的消防演習為例來探討任務型教學法在輪機專業英語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設定目標
教師根據教學大綱要求設定兩個目標:1.任務本身要達到的非教學目的;2.利用任務所要達到的預期的教學目的。具體到消防演習來講,前者主要是讓學生學會防火和滅火基本常識,而后者則是讓學生利用英語來完成船舶消防演習的一系列程序。
(二)確定內容
任務型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本環節可以簡單的描述成 “做什么”,即任務賦予它的實質性的內容。具體到船舶消防演習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問題的形式激發學生思維,進而讓學生根據所學專業課程設計出演習內容。比如:怎樣正確發出火警、全體船員需要攜帶什么裝備去哪兒集合、消防員如何正確著裝、滅火前需要做什么工作、滅火的過程中如何實施、人員如何調配等等。教師通過拋出一系列問題,最終的目的是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完善任務內容。
(三)任務分解
任務型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本環節可以簡單的描述成 “怎么做”,即任務賦予它的操作方法和步驟,比如職務安排、先后次序、時間分配等。具體到船舶消防演習來講,需要學生根據團隊人員組成來明確分工,把任務逐條分解、化繁為簡,比如:任務一由探火隊來完成,主要負責探明火情、找出可燃物;任務二由滅火隊來完成,主要針對火情選擇相應的滅火器材進行滅火;任務三由隔離隊來完成,利用擋火板等阻止火災的蔓延;任務四由救助隊來完成,主要負責營救被困人員。
(四)輸入材料
所謂輸入材料是指履行任務過程中所使用或依據的輔助資料和工具。對于航海類學生來講,實驗室和實訓基地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本環節教師可以把課堂搬進實驗室,借助實驗室里面的火警、滅火器、消防泵、應變部署表等諸多實驗器材使任務的履行更具操作性和真實性,更好地與教學結合。 如此通過細致的分工,學生把總任務分成若干個小任務,并通力協作完成船舶消防模擬演習。
(五)成果分享
任務型教學過程中,對于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分工并無特殊明確要求。教師不僅僅是任務的監控者和指導者,也可以充當任務的參與者,設計者也可考慮為教師和學生進行明確的角色定位,促進任務更順利有效地進行。在成果分享環節中,師生應該互相討論各組演習的成果并給予合理的評價,真正實現教師評學生、學生評教師和生生互評的評價模式。
任務型教學法的教學實施過程如圖1。
四、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任務型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語言目標永遠是放在首位的。任何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都是讓學生能夠用母語之外的第二語言來解決問題,輪機英語也不例外。船員的涉外性決定了其必須能夠熟練運用英語這一國際語言來與世界各地的人員交際溝通。除了普通詞匯以外,還要掌握行業術語和表達方式,不然會出現詞不達意或者被對方誤解的現象。為此,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的時候,始終要著眼于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共同提高,尤其是詞匯和口語表達能力的加強;第二,場景設計要有真實性和趣味性。任何語言活動都來源于真實的生活,任務型教學法借助于教材內容來引導學生接觸課堂外的五彩生活。尤其是對于應用技術型學科來講,場景模擬必須逼真并接近原生態的工作和生活,這樣的學生畢業以后才能很快適應現實的生產實踐。與此同時,場景的設計還要具有趣味性。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任務的設計如果真實有趣,就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寓教于樂,于樂中學;第三,任務要具有可操作性。應用技術型學科強調的是知識的實踐性和可行性,具體到語言來講,就是將語言形式和功能的關系明確化,讓學習者在任務履行中充分感受語言形式和功能的關系,以及語言與語境的關系,增強學習者對語言得體性的理解。如果教師布置的任務脫離實際或者過于冗余復雜,就大大降低完成任務的可能性,學生的積極性也會進而受挫,其可操作性也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半途而廢;第四,教材的選擇要有針對性。目前,市面上流行諸多版本的《輪機英語》教材,且質量參差不齊。在專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慎重選擇適合任務型教學法的教材,以期有利于任務教學目標的實現、任務的下達和完成[3];第五,加強專業英語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成果的好壞與師資水平有著直接的關系,目前航海類專業英語師資主要由兩類人員組成:一類是語言專業的畢業生,他們具有扎實的語言功底,對語言的基本規律掌握得很好,能夠在語音、聽說和讀寫等方面給予學生更多的傳授,但是缺乏海上實踐經驗;另一類則是航海類專業的畢業生,他們具有扎實的航海知識,擁有豐富的海上工作經驗,能夠在專業知識和實踐方面給予學生更多的傳授,但是缺乏語言基本功。因此,只有把以上兩類教師相結合,取長補短,才能真正實現英語語言和生產實踐的完美統一,才能真正體現應用技術型專業英語教學的特點。對于前者而言,航海類院校可以派其出海掛職鍛煉來增加實踐技能;對于后者而言,航海類院校可以派其去外國語言學校定期學習以提高其語言技能,通過這種海上和陸地互補式的學習方式,最終來提高航海類英語師資水平。
五、結束語
應用型大學輪機專業英語教學要以應用型為根本,體現語言和實踐技能的統合。任務型教學法以任務設計為基礎,注重信息溝通且活動具有真實性和實操性,能夠很好地滿足應用型專業英語教學的要求,值得借鑒和推廣。
參考文獻
[1]李廣鳳.任務型教學的形成、引進、探索和趨勢[J].課程·教材·教法,2015(09).
[2]袁玲玲.論英語任務型教學及其任務設計[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6(11).
[3]陳蓓,林紅.“輪機英語聽力與會話”精品課程建設探析[J].航海教育研究,2008(01).
[4]中國海事服務中心.輪機英語聽力與會話(管理級)[M].大連: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