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富
摘要:體育事業發展規模和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實力的重要標志,體育一直都是教育重點內容,我國各階段教育都對體育教育給予了高度重視。但高校體育教育現狀并不理想,學生學習積極性并不高,加強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實踐證明,合作學習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因此,本文將針對合作學習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合作學習;高校教育;高等教育;體育教育;教改
當代大學生就業,面臨著激烈競爭,面對競爭首先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學生才能迎接困難和調整,實現自我價值。加強高校體育教育,培養學生良好體育習慣具有重要意義。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能增強學生承受挫折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對促進學生身心素質協調發展有效很大幫助。但基于傳統教學方式方法的體育教學現狀并不理想,很多高校體育教學有效性和實效性差,很多時候難以獲得預期教學效益。因此,高校體育教學應積極改革創新,融入更多種教學方式方法,構建新型體育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良好體育鍛煉習慣。
一、高校體育教學的內涵
學生只有保持健康身體狀態,才能有更多精力投入學習。但據中國體育總局和教育局聯合公布的《國民體質監測報告》中顯示,當代大學生身體素質狀態并不理想,大部分學生沒有體育鍛煉習慣,對體育缺乏認識。毛澤東同志曾說過“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于體,無體是無德智也”[1]。可見體育與智育密切相關,毫無疑問“體”也是現代教育重要內容。通過體育教學不僅能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強化學生身體素質,更能使學生養成樂觀心態,克服膽怯、自卑心理。相關調查數據顯示,體育運動與心理健康狀態有一定關系,有體育鍛煉習慣的學生多性格開朗,熱愛生活,敢于面對各種挑戰。而且體育活動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還能增強學生團隊意識,鍛煉社交能力,對學生信心樹立有很多幫助[2]。另一方面,體育活動具有競技性,這對于學生良性競爭意識培養也有幫助。當前社會市場競爭激烈,發揮體育教學職能培養學生競爭意識非常有意義。
二、合作學習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的作用
當代大學生思維活躍,個體本位突出,自我意識強,沿用傳統體育教學方式方法在很多時候并不能獲得預期教學效益。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下,學生普遍模仿教師學習,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差,一些學生甚至敷衍了事,完全不主動參與。因此,采取一定的體育教學改革措施非常有必要。實踐證明,合作學習非常適合應用于體育教學,為體育教學改革創新帶來了更多可能性,值得研究和應用。合作學習起源于美國,90年代末期引入中國,教學效果非常好,屬于典型幫教式學習模式。基于合作學習的體育教學,通常將4到6名學生分為一個學習小組,小組成員互幫互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學習過程中,優秀學生可幫助基礎薄弱的學生進行學習,所以整個體育教學效率和有效性會大大提升。而且在小組學習的正面影響下,學生學習積極性也會有所提升,非常有利于學生學習動力的產生。因此,高校體育教學非常有必要嘗試應用合作學習,基于合作學習構建一種新型體育教學模式。
三、合作學習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通過前文分析可知道,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動力產生有很大幫助,而且巧妙的解決了學生體育基礎水平差異化問題,能為體育基礎薄弱的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機會。因此,合作學習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非常值得研究。下面本文通過幾點探討合作學習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
合作學習基本理論是合作教學,與傳統教學理念有一定差異,不同于以往以“教”為中心的體育教學形式,更多的是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突出的是“學”。因此,為順利實施合作學習,教師自身應先轉變教學理念,關注學生感受,尊重學生差異,正確認識自身職能的變化,加強學生的引導,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突出學生主體性,并制定基于合作學習的教學實施計劃,合理明確教學側重點,強化教學針對性。
(二)科學分組
合作學習過程中合理分組必不可少,分組是否科學關乎教學質量。倘若合作學習實施中缺乏科學分組,體育教學不僅無法獲得預期教學效益,反而會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甚至影響整體教學計劃的實施。分組前,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相關體育能力測試,基于測試結果,將不同運動能力、身體素質的學生分到同一組內,從而實現小組成員互補[3]。每一小組至少分配一名具有體育鍛煉習慣的學生,且要事先向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說明,使學生能明確學習目標,了解教學意圖,配合合作學習的實施與開展。
(三)學習任務布置
學習任務布置方面應考慮合作學習特點,要讓每一小組都能把學習目標作為必須完成的任務對待,避免部分學生“混水摸魚”,影響合作學習氛圍。學習任務布置前,教師要先對每一個小組的能力進行預估,結合各小組特點布置不同學習任務,貫徹因材施教理念,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正確引導學生共同努力完成學習任務。
(四)合理教學評估
教學評估是檢驗教學質量的關鍵,關系到體育教學有效性。通過有效教學評估,教師能了解到學生學習狀態,明確教學薄弱環節,便能有針對性調整教學側重點。但合作學習不同于以往學習模式,教學評估方面自然要做出合理調整。教學評估方面,不僅要有個人評估,還要有小組評估。教學評估過程中,教師可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體育實踐,根據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表現進行個人評估,并評選優秀小組。這種體育實踐活動能有效調動學生積極性,鍛煉學生體育實踐能力,且能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激發學生運動熱情。
四、結束語
當代大學生身體素質并不理想,大部分學生沒有體育鍛煉習慣。因此,為強化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各高校應加強體育教學改革,促進體育教學職能的有效發揮。通過正文分析可知道,合作學習對提升體育教學質量有很大幫助,能很好的彌補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不足,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產生更多運動熱情,非常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舒剛民.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影響因素及其發展對策研究[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5,34(02):88-95.
[2]陳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現狀、發展走向及改革對策的研究[J].宿州學院學報,2015,26(05):103-105.
[3]錢鈞,史兵.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學交往的缺失與建構[J].體育學刊,2016,17(01):45-49.
(作者單位:晉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