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曉梅
摘 要:互聯網企業利用自身優勢在互聯網產業鏈金融方面進行了諸多嘗試,本文擬通過對互聯網產業鏈金融的發展現狀及特點分析,探討財務公司行業如何更好地利用自身優勢,建設產業鏈金融發展平臺,為集團產業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互聯網+” 產業鏈 平臺 戰略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3(b)-041-03
1 產業鏈金融及平臺概述
1.1 產業鏈金融概述
產業鏈是一個相對宏觀的概念,用于描述一個具有某種內在聯系的企業群結構。一般而言產業鏈存在兩維屬性,即結構屬性和價值屬性。產業鏈伴隨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而產生,產業鏈條中大量存在著上下游關系和相互價值的交換,其目的就在于通過產業鏈各個節點的劃分和協作,創造產業價值最大化,使整個產業鏈條上的參與者受益。2008年金融危機,使企業看到專注于某一產業鏈節點的脆弱性,盡可能延長產業鏈成為共識。
產業鏈金融就是金融機構以產業鏈的核心企業為依托,針對產業鏈的各個環節,設計個性化、標準化的金融服務產品,為整個產業鏈上的所有企業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一種服務模式。在產業鏈金融中,實際上是對產業鏈上的企業之間的應收、應付、預收、預付款項的收支和存貨的交接進行時間上的重構和優化,實現了產業鏈中的物流、資金流等的整合,為產業鏈上下游形成更為緊密的合作關系,實現更高的協同效應,創造更高的產業價值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基于對產業鏈的重新認識以及產業鏈金融的現實價值,一些在各自產業鏈占據主導地位,擁有話語權的企業紛紛介入產業鏈金融領域,依托自身現有優勢,重塑自身產業鏈的價值流,為產業鏈提供融資服務,支持了所在產業鏈的發展,互聯網金融依托自身平臺優勢,在這方面做了諸多探索。
1.2 平臺及平臺戰略
一般而言,平臺被定義為雙邊市場里連接不同用戶群的產品和服務。平臺市場多為雙邊市場,平臺市場的提供者必須協調用戶和供應商之間的關系,如門戶網站就是比較典型的平臺。
平臺戰略是指連接兩個以上的特定群體,為他們提供互動交流機制,滿足所有群體的需求,并從中贏利的商業模式。產業組織經濟學家對平臺戰略的研究主要是從對平臺市場中的網絡效應、平臺提供者的收益分配、范圍經濟等的分析入手,判斷能夠采用何種合適的策略實現平臺市場的進入。產品創新的平臺戰略研究則主要關注產業技術創新范式呈現出以平臺為中心的特征,平臺的成員可以利用技術平臺、工具平臺或服務平臺提升自身績效水平。本文中對平臺戰略的研究主要是從產品創新的平臺戰略角度展開。
2 互聯網平臺的金融發展概述
根據統計,截止到2016年12月底,中國網民規模7.31億人,互聯網普及率為53.2%。中國網民規模和互聯網普及率自2005年起一直呈上升趨勢,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G的普及、移動互聯網、OTT服務等的發展,互聯網固有的信息傳遞便利化、貿易便捷化、資源共享化、服務對象化和通訊社交及時化的特性被得到了充分發揮。互聯網金融隨著人們支付消費移動化的趨勢應運而生。互聯網依托于其天然的交互優勢,為資金需求者和供給者提供了平臺基礎。以電商和門戶網站為代表的大型互聯網企業充分利用自身已有平臺優勢,挖掘自身巨大的流量信息,通過打造互聯網金融平臺,為資金需求者和供給者之間搭建了橋梁和紐帶,延伸了自身產業鏈條,拓展了自身盈利空間。
2.1 電商
2.1.1 代表企業及產品
(1)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集團經營的是電子批發平臺和零售平臺,是平臺電商模式代表,其金融業務板塊螞蟻金融服務集團成立于2014年10月。螞蟻金服包括螞蟻小貸、螞蟻金融云、網商銀行等。其中螞蟻小貸和網商銀行構成了阿里產業鏈的金融主體。
(2)京東。京東是自營電商模式代表,自2013年10月起獨立運營京東金融。到2015年已建立七大業務板塊,分別是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眾籌、財富管理、支付、保險、證券。據騰訊科技報道,京東金融的供應鏈金融交易額為115億元,且主要依靠自有資金進行。京東金融的產業鏈金融產品包括京小貸、京寶貝、動產融資和京農貸。
2.1.2 電商開展產業鏈金融業務的特征
一是充分利用自身平臺數據優勢。兩者都是國內占據行業主導地位的公司,經過多年發展,積累了大量的客戶數據信息以及交易數據信息。通過建模、數據集成,可實現基于采購、銷售的風險評估,快速放款,效率高。
二是定位小微和農業。無論是阿里還是京東,都把目光放在了“二八定律”中的80%的小微客戶上,這些客戶在銀行融資難度高,他們填補了這一空白。同時,其單筆貸款金額也與小微、農業特征相適應,不提供大金額的貸款。
三是努力進行線下的宣傳推廣。阿里作為以平臺服務為特色的公司,線下營銷一直沒有間斷。京東作為產業鏈金融的后進入者,在這方面也進行了較大投入,如農業產業鏈金融方面,京東的鄉村推廣員在2016年達到15萬人,縣級服務中心超過1100家。
四是與銀行實現競合關系。兩者都是開始與銀行合作開展產業鏈金融業務,但逐步擺脫銀行獨立開展產業鏈金融業務。但是在此過程中,兩者又無法完全脫離銀行支持,仍然需要與銀行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如網商銀行放貸資金來源有一部就是來自于商業銀行。
五是努力打造完整的產業鏈金融閉環。兩者都在努力通過利用貸款、保理、保險、物流等多種手段,將供應商—生產商—經銷商—消費者緊密聯系在一起,為整個產業鏈條提供金融支持,形成以各自為中心的產業鏈金融服務體系。
2.2 門戶網站
2.2.1 代表企業及產品
(1)上海鋼聯(300226)上海鋼聯是集鋼鐵資訊、電子商務、網絡技術為一體的IT服務企業,總股本1.2億元,通過自身鋼銀平臺以及參與葫蘆金融等,提供鋼鐵產業鏈上的金融服務。鋼銀金融平臺提供任你花、幫你采和隨你押三種產品,解決鋼鐵采購銷售過程中的資金短缺問題,由鋼銀進行墊付,通過云倉庫等配套手段,加速鋼鐵采購上下游企業資金的周轉。
(2)三六五網365地產家居網(www.house365.com)隸屬江蘇三六五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為客戶提供買房、賣房、裝修、生活等一體化網絡綜合服務的網站。2014年11月推出名為安家貸的互聯網金融平臺(www.anjd.com)。其主打產品為優房貸、新居貸和房開貸,分別為購房人和開發商提供資金支持。
2.2.2 門戶網站開展互聯網金融的特征
一是圍繞門戶網站傳統優勢開展互聯網金融。如上海鋼聯利用自身積累的鋼鐵產業鏈交易和會員信息,三六五網利用自身積累的房地產產業鏈信息,開展各自產業鏈的金融服務。
二是產業鏈金融業務資金不足。無論是上海鋼聯還是三六五網,抑或是新浪等綜合性門戶網站,均借助小貸公司、P2P平臺,來進行產業鏈金融業務中供需資金的對接。
三是門戶網站的實力不同,導致其互聯網金融發展階段不同。如上海鋼聯憑借較強的資金實力以及行業地位,已經開展了較為深入的產業鏈金融業務,并利用自身產品如“任你花”,實現交易雙方的信用增信。
四是融資利率較高。按照這些產業鏈產品為標的投資產品的收益率來看,收益率一般在8%,對應的產業鏈產品的利率應在11%,仍然屬于較高的利率。
2.3 互聯網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
(1)互聯網產業鏈金融產品,大多宣稱是為解決小微企業等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誠然通過互聯網這一平臺,大量在銀行難以取得貸款的小微企業和個人,的確得到了信貸資金的支持,但融資貴這一問題卻未見得能夠得到解決。互聯網產業鏈金融產品定價動輒在10%以上,而據統計中國工業企業的平均利潤率不超過7%,500強2.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活動平均利潤率6.04%,即便是銀行支持的大型企業也難以負擔如此高的利息負擔,傳統行業的小微企業和個人的承受度恐怕更低。
(2)以大數據為基礎的互聯網產業鏈金融產品并非完全安全。盡管所有的互聯網產業鏈金融產品均是依托于其強大的數據庫、海量會員信息等,但是仍然不能避免出現壞賬。即便是國內最大的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也無法做到100%無壞賬。據相關研究,阿里金融貸款的不良率維持在0.7%左右。這一不良率確實不算高,但作為網絡借貸平臺,阿里金融貸款業務都建立在虛擬賬戶上進行管理,資金流向和用途缺乏都缺乏有效監管,部分資金是否真正用于實體經濟也不得而知。
3 財務公司“互聯網+產業鏈”平臺的思考
盡管互聯網金融目前存在一定問題,但不可否認互聯網金融滿足了社會融資特別是小微融資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對傳統銀行融資的補充。傳統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風起云涌的發展中,也紛紛開始進入互聯網金融。如工商銀行實施互聯網金融平臺戰略,打造e-ICBC互聯網金融品牌,已建起包括“融e購”電商平臺、“融e行”直銷銀行平臺和“融e聯”即時通訊平臺三大平臺,支付產品、融資產品和投資理財產品“三大產品線”,以及高效協同、無縫對接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體系,構建了較為完備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和業務運營體系。無論是從電商、門戶網站還是傳統銀行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的發展來看,隨著互聯網對行業經營以及商業模式等的滲透,互聯網在金融方面的發展作用已經毋庸置疑,而且未來必將產生更加深刻的影響。財務公司作為金融市場的參與主體之一,只能順應趨勢,拓展自身“互聯網+”的能力。從財務公司依托于集團,產生自實體經濟的本質特征來看,“互聯網+產業鏈”是財務公司發展現實及最優選擇。
3.1 財務公司發展產業鏈金融平臺的實踐
目前已經有多家財務公司開始嘗試互聯網金融業務,旨在提高業務辦理效率,延伸產業鏈條服務能力。海爾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與上海汽車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
3.1.1 海爾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
海爾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打造“海融易”供應鏈金融平臺,為海爾日日順B2B平臺上的所有企業用戶提供直接授信、訂單融資等金融服務。通過整合銀行資金、業務、技術優勢以及海爾集團分銷渠道網絡、交易數據和物流業務,通過日日順的線下交易的記錄,海爾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將產業與金融通過互聯網的方式集合在一起,使海爾數以萬計的經銷商能夠借助商業信用和交易信息,降低信貸門檻和借貸成本,大大提升了作業效率和服務體驗。
3.1.2 上海汽車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
上海汽車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不僅在業內首家推出遠程面簽系統,使消費者可實現當天申請、當天放款、當天提車,提升貸款審批發放的便捷性。還通過設立“好車e貸”的互聯網汽車金融服務平臺,集成上海汽車集團旗下各大品牌及豐富的經銷商資源,圍繞與用戶息息相關的汽車貸款、保險、理財等各項業務,為用戶提供全面、便捷的一站式汽車服務。
3.2 財務公司“互聯網+產業鏈”平臺的思路
3.2.1 財務公司開展“互聯網+產業鏈”金融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
平臺運維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平臺使用者獲得,讓平臺潛在的參與者認可平臺、使用平臺,轉化為對平臺的實際參與者,對平臺成功而言具有重要意義。普通意義上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面臨的最大問題也是平臺參與方的獲得成本較高。而財務公司根據《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的規定,其業務范圍限定在成員企業之內,雖然范圍較小,但平臺參與者群體穩定,即便以成員企業為核心向上下游進行拓展,也仍然是依托集團經營主業,沒有偏離服務實體經濟的核心,有助于控制財務公司的業務風險。
3.2.2 財務公司開展“互聯網+產業鏈”,應努力打造完整的產業鏈金融閉環
財務公司應努力增強自身實力,在業務范圍之內努力豐富業務品種,通過綜合利用貸款、保理、貼現、保險、外匯等多幣種、多產品的服務手段,將與成員企業相關的供應商、生產商、經銷商和消費者緊密聯系在一起,為整個產業鏈條提供金融支持,形成以成員企業現實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產業鏈金融服務體系。
3.2.3 財務公司開展“互聯網+產業鏈”,應注重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大多隸屬于中央企業或是實力較為雄厚的企業集團。這些企業集團在本行業、本地區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財務公司開展“互聯網+產業鏈”中,應通過優化資產定價管理機制,為集團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提供合理報價,在協助成員企業拓展業務空間的同時,降低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更好地發揮大企業在實體經濟發展中的帶動作用,履行社會責任。
3.2.4 財務公司開展“互聯網+產業鏈”,應注重風險控制
無論是互聯網金融還是產業鏈金融,其核心都是金融,金融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風險。因此財務公司仍需要把風險放在首位。通過不斷整合集團整體信息資源,精準定位上下游企業的經營行為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風險管控方案。通過完善信息化平臺功能建設,為“互聯網+產業鏈”提供安全、高效的運維基礎。普遍認為產業鏈較供應鏈內涵更為豐富,因此其供應鏈金融納入產業鏈金融范圍。
參考文獻
[1] 張小寧.平臺戰略研究評述及展望[J].經濟管理,2014(3).
[2] 陳威如,余卓軒.平臺戰略:正在席卷全球的商業模式革命[M].中信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