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勇
摘要:仔豬水腫病的發病原因是寄生在腸道內的大腸埃希氏菌在大腸內產生毒素被大腸吸收,引起機體發生水腫病,所以又稱之為豬大腸桿菌病腸毒血癥,該病發病急,典型癥狀是全身水腫,尤其是面部和腹部水腫更嚴重,該病致死率高,因此應引起廣大養殖戶的重視,本文通過分析仔豬水腫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和病理特征,并提出了綜合防治措施,以期為畜牧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仔豬水腫病;臨床癥狀;預防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6-3637(2017)07-0107-02
1 流行特點
多發于剛剛斷奶的仔豬,但是發病率不高,一般為20%左右,但是該病致死率高,一般來說,營養良好的豬也會發病,未廣泛傳播,流行特征沒有季節規律,一年的每個季節都會發病,但是在春季和秋季的發病率比較高,尤其是雨季和氣候變化很大的時候,患過黃痢的仔豬不患該病。
2 臨床癥狀
豬患該病以后,會突然發病,精神衰弱,食欲不振,嘴里會有白沫,體溫不升高,發病前幾天會有輕度腹瀉,然后出現便秘,心跳加快等癥狀,病豬發病初期呼吸快,后期呼吸緩慢。病豬一般會臥在地上,肌肉顫抖,甚至會出現抽搐的癥狀,病豬因為難受而呻吟。前肢神經麻痹不能站穩,后肢神經麻痹不能站立。病豬走路時會呈現無力狀,步履不穩。該病的典型癥狀是水腫,一般病豬的臉部和腹部都會出現水腫的癥狀,個別病豬則沒有該癥狀,該病發病急,有的病豬從發病到死亡僅僅幾個小時,也有的會持續1周左右,一般該病病程為1~2日,病死率高,一般在90%左右。
急性類型:病豬發病急,腳步不穩,肌肉震顫,豬摔倒在地上,嚴重的會出現抽搐。蒼白的眼瞼,沒有血色,嘴里吐泡沫,在正常的豬群中會有這種情況,期初沒有任何癥狀,幾小時后迅速死亡,病豬一般體質較好,發育較快。
亞急類型:發病初期病豬沒有食欲,食量降低,精神不好,體溫不高。在眼瞼和腹部會出現水腫癥狀,水腫最嚴重的是耳朵,病豬的皮膚發亮,用手指按壓會有印記,嚴重的病理眼瞼水腫只剩一個小縫。
3 豬水腫病病理變化
豬水腫病的特征性病變是胃,結腸系膜,眼瞼、面部及頜下淋巴結出現水腫。胃里面仍然有沒有消化的食物,有的會出現出血情況,粘膜潮紅。胃底部會呈現果凍狀水腫,其特點是分離的粘膜和肌肉層,嚴重病理水腫至2~3cm,可以影響賁門區域和幽門區域。結腸腸系膜、膽囊、喉、直腸部位也會有水腫,淋巴水腫、充血,心包積液,甚至腹腔積液,但暴露于空氣中會呈現膠凍狀。腎包膜出現水腫,膀胱粘膜出血情況不嚴重,一般有出血性腸炎情況。
4 預防措施
目前對這種疾病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防止這種疾病的關鍵是蛋白質不能太高,通過改善管理方式,提供全面的營養。發病初期用藥效果好,后期用藥沒有效果。
4.1 在沒有發現該疾病的地區,不能從有疫情的地區或者周邊地區引進種豬,而且還要做好防疫工作
如果豬群中有病豬,可以在仔豬的飼料里面添加抗菌藥物,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突然斷奶或者改變飼料和飼養環境,仔豬喂食時不能過量,保持豬舍的干凈、衛生,定期使用消毒劑進行消毒工作。
4.2 為了預防仔豬患該病,可以在斷奶前用滅活菌苗進行肌注
藥物可以選擇豬水腫多價濃縮滅活菌苗,使用量為1~2ml。
4.3 為了防止交叉感染
當一批豬出欄以后要及時進行清掃圈舍,將糞便、垃圾等清理出圈舍,并且加以消毒,可以采用2.5%的氫氧化鈉將圈舍噴濕,起到消毒防菌的作用。母豬專用產仔舍,要及時消毒,然后才能讓母豬轉入,產仔以后每天都要把圈舍清理干凈,每2d進行1次消毒工作,消毒藥物可以選用0.5%的高錳酸鉀,這樣才能保證仔豬不感染該病菌,此外,仔豬轉入普通圈舍前也要進行消毒。
4.4 按期給豬群注射疫苗
尤其是臨產的母豬,在其臨產前40d和15d要注射2次,每次每頭用量是2ml,采用大腸桿菌K88、K99、987P三價滅活苗,這樣可以增加母體內的大腸桿菌抗體。在其臨產前7d和2d用豬水腫抗毒注射液進行防疫,用量為10ml,這樣可以保證大部分的仔豬不感染該病菌。此外,還要加強臨產母豬的飼料管理,可以將金霉素添加至豬飼料中,增加豬只的抵抗力。經臨床研究注射疫苗可明顯降低腹瀉和水腫發生率。
4.5 為了減少仔豬患水腫病的幾率
可以在仔豬出生以后給其喂2~3ml的0.1%高錳酸鉀,接著再給仔豬喂奶,此后,每隔5d喂1次,在仔豬3月齡以后可以為其注射疫苗,1ml的富鐵力或牲血素,這樣可以增加仔豬抵抗力,補充鐵和硒等微量元素。仔豬3月齡至5月齡給仔豬喂淡鹽水,補充含有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飼料,增加粗纖維飼料,這樣能促進仔豬的健康生長。
4.6 給仔豬斷奶要選擇在仔豬40日齡左右
準備斷奶時,提前減少喂乳量和喂乳次數,這樣能夠讓仔豬的腸胃漸漸的適應飼料,不能突然就斷奶。仔豬飼料要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蛋白質含量不易過高,飼料要保持多樣化,這樣才能讓仔豬有充足的營養,保證飼料的新鮮和衛生。
4.7 仔豬剛斷奶的時候,給飼料中添加食醋或者檸檬酸,這樣可以增加仔豬的胃酸度
為了有效的預防仔豬水腫病的發生,可以在飼料中添加金霉素喹乙醇、磺胺類、維生素B粉等藥物。
5 發病原因分析
5.1 剛斷奶的仔豬消化機能不健全
加上世面上一些飼料不容易消化,會導致仔豬消化不良,腸道菌群不平衡,致病菌在腸道內產生毒素,進而引起水腫病的發生。
5.2 現在的豬飼料中蛋白質成分過大,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癥狀發生。
未消化并未被吸收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在腸中產生致病大腸埃希氏菌,致病菌在豬大腸內不斷的繁殖,會排出很多的毒素,這種毒素被機體吸收后,會引發水腫病。
5.3 應激反應也會引發水腫病
例如給仔豬斷奶、飼養環境的改變、天氣驟變和飼料的更換等都會引發仔豬的應激反應,應急狀態會讓機體的淋巴系統退化,致使仔豬的抗病能力減弱,大腸埃希氏菌沒有抵抗力,會讓病菌在大腸內生存,進而產生毒素,被腸道吸收以后,引起水腫病的發生。
5.4 玉米作為仔豬的主要飼料
由于其自身缺乏硒和維生素E等微量元素,會導致以玉米為主要飼料的仔豬缺乏這些營養,致使仔豬免疫力降低,消化能力減弱,腸道菌群失衡,導致大腸埃希氏菌的產生的增值,從而引發仔豬水腫病。
6 治療方法
仔豬水腫病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機體吸收了大腸埃希氏菌產生的毒素,對于這種毒素目前沒有跟他中和的藥物。因此對于仔豬水腫病關鍵在于預防。臨床試驗顯示,對這種疾病具有治療作用有磺胺嘧啶鈉、氯霉素、硫酸卡那霉素等藥物。治療時候加上亞硒酸鈉-維生素E,或者配合使用地塞米松,臨床治療效果更佳。另外,可以將鹽類緩瀉劑應用于豬群,可以讓仔豬減少便秘的情況發生,以降低腸道對于大腸埃希氏菌產生的毒素的吸收。
推薦用法:
6.1慶福注射液按每公斤體重0.2ml;或強力水腫消注射液,每公斤體重0.5ml,肌注,每天2次,連用2~3d。
6.2 5%恩諾沙星注射液,按每公斤體重10ml,肌注,每天2次,連用2~3d。病重者用5%葡萄糖鹽水300~500ml,維生素C10ml,1次注射。
6.3 10%磺胺嘧啶鈉20~40ml,肌注或用50%葡萄糖液500ml,紅霉素50萬單位~100萬單位,維生素C300mg,1次靜注,每天2次,連用3d。
6.4 50%葡萄糖液20~50ml,氯霉素250萬國際單位,地塞米松4ml,5%維生素C和0.1%亞硒酸鈉各2ml,1次腹腔注射。
6.5 氯霉素注射液按每公斤體重10mg,亞硒酸鈉維生素B按每公斤體重0.1~0.2ml,肌注,每天2次。
6.6 硫酸鈉或硫酸鎂按每公斤體重1g,大黃末6g,拌料喂服;同時按每公斤體重用土霉素40ml,口服,每天1次,連用3d。
7 結束語
在日常生產過程中,我們必須加強對仔豬的飼養管理,如果發現豬只少食、拒食等異常情況要對豬只進行測體溫,體溫升高的要及時使用抗菌藥物進行治療。同時,加強飼養管理,減少環境應激,定期消毒,增強仔豬機體抵抗力。
參考文獻
[1]魏樹.仔豬水腫病的治療[J].中國畜牧獸醫雜志,2006,40(12):20-22.
[2]李梅.仔豬水腫病的發生與防治[J].現代農業科技,2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