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瓊
一、 中國學派動畫
在動畫的發展歷史里,中國的動畫曾經有過一段非常輝煌的時期。有著幾千年悠久文化歷史的繪畫藝術傳統,無論是漢畫磚的精細刻畫,敦煌壁畫的恢宏生動,唐代山水的筆意暈染,南北宋的水墨寫意,還是民間的剪紙皮影藝術都成為了中國動畫電影造型風格生長的沃土,使中國動畫在世界動畫之林中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中國學派”。
中國學派名下藝術家眾多,他們個性迥異,風格不一,其中萬氏兄弟、特偉、錢家駿、徐景達等一連串可載入中國動畫史冊的名字,同他們連在一起的動畫代表作品也各具特色,如萬氏兄弟創作的靈性十足的悟空形象、富有鮮明民間特色的八戒,特偉導演的空靈而富有禪意的水墨動畫,徐景達極簡卻諷刺意味十足的漫畫式動畫。將其統稱為“中國學派”似乎不那么令人信服,但他們迥異的風格中我們也能從中尋求異中之同,這個“同”便是中國特色,和西方美術形式完全迥異的兩個鮮明風格。
二、石窟壁畫圖案與中國動畫
敦煌石窟壁畫是我國藝術之林中的一塊瑰寶,有著極高的美學價值和藝術成就。在繼承我國傳統壁畫的元素的同時,吸取了西域風情的民族特色和外傳佛教的宗教色彩,形成了獨特而又鮮明的石窟壁畫藝術。中國動畫在中國傳統美學的藝術思想基礎之上,汲取了中國特色藝術,借助動畫語言的視聽傳播的便利條件,傳承與弘揚我國的民族特色。以石窟壁畫為故事題材我國成功動畫的故事典范首推《九色鹿》。
(1)流動的線條。線條是用來提取、概括自然外形的表現工具。尤其是單線平涂動畫中,線條的意義高于一切,絕大多數作品都是以線條作為靈魂而勾勒出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繪畫。在中國學派的動畫作品中,線條不僅成為概括外形、刻畫動作的工具,而且被賦予了更多的造型功能和表現功能。以敦煌莫高窟257窟北魏時期壁畫圖案 《鹿王本生故事圖》為籃本, 取材自佛經故事的《九色鹿》為例。《鹿王本生故事圖》創作與北魏時期,帶有濃郁的西域繪畫藝術特色和中國早期繪畫的裝飾意味,在造型上顯得古樸簡練。那時的西域畫風許多來源自羅馬時期,線條簡練,多數作品都以線為造型。“在敦煌石窟藝術中,線描不僅是藝術造型的主要手段,同時還成為敦煌藝術美的載體與形象構成。 它以極富韻律的細膩筆觸,在抑揚頓挫,行云流水般的筆觸運轉中,投注進強烈地情感色彩,創造出一系列性格鮮明,神態逼真,氣韻生動的藝術形象。”《九色鹿》很好的保留了魏晉時期的壁畫風格特點,不論是人物造型,還是背景的繪制,全都以簡潔的線條表現。首先是影片的主角九色鹿這一形象。在壁畫中,九色鹿的造型已經較為寫實,這是由于受羅馬時期的繪畫藝術風格影響,借鑒了羅馬的人體解剖學,在九色鹿的繪制上結構也更為合理。在影片中,運用了流暢而又簡潔的線條,塑造出了飽滿而生動的鹿王形象。雖然寥寥幾筆,但是不僅刻畫了九色鹿的總體外形,也塑造出了它的內在特征。通過一張張畫面中線條的變化,將九色鹿的神圣高潔、無私救人的精神表現出來,也充分體現出佛教壁畫藝術造型中的普世情結。與其相對應的是落水被救后反而背叛九色鹿的反派形象,他的造型就相對來說較為夸張,臉部的幾筆線條勾勒出了他的性格特點——尖嘴猴腮,一肚子壞心眼。他總是勾著腰,顯得諂媚。當他一有懷心思的時候,眼珠子開始不停地轉動,與九色鹿的形象形成了鮮明對比。其中舞女的舞蹈造型與皇后的外形姿態與敦煌壁畫中的天宮樂伎飛天的形象十分類似,身體呈現S型曲線美——表情的柔美,手姿的秀麗,肢體動作的舒展與彎曲。在影片中,舞女的所有舞蹈動作都被抽象成為簡單而純粹的肢體線條。身體的曲線與身上的飄帶的生動變化也相互映襯著,使整個畫面舞蹈的韻律感十足。在時間的流動中,欣賞著古時舞女的優美姿態,通過不同線條的節奏變化傳達出了極美極柔的樂舞感。除此之外,影片中大背景的繪制也以線條為造型手段,如山、云、水,都是用極簡的線條勾勒而成,加以簡單的設色處理,塑造出古樸而又極具佛教藝術特色的畫面。
(2) 裝飾意味的配色。色彩是能夠賦予動畫影片更加斑斕多彩的世界,線條塑造人物外形、賦予性格,色彩可以營造動畫的氣氛和意境。色彩作為影片的美術基調,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賦彩鮮麗,觀者說情”一句道破了色彩的魅力所在。魏晉時期,土紅色的底色,形成了極具民族風韻的暖色調色彩。魏晉時期,敦煌石窟壁畫中往往顏色種類不多,不加以調和,直接以純色上色,追求一種單純明快、渾厚樸實的色調,呈現出一種協調統一的氛圍,這也是來源于壁畫統一的底色打底。壁畫上色的一個重要技法是暈染法,用以在平面的事物中表現立體感,給敦煌壁畫注入了新的血液,使之呈現出了新的面貌。在《九色鹿》中,動畫創作者也將魏晉時期的上色手法以及其風格很好的運用于動畫當中。色彩的運用充分借鑒了敦煌壁畫中的色彩特點,影片中每一個小場景都有一個主色基調,保持風格的統一和諧。在此基調上,又加以多彩色暈染,形成一種艷麗而又不失雅致的色調氛圍。此外,在影片中,當表現時間流動之時,用不同色調來表現季節變遷。影片的開頭,以藍色為主基調,表現西域境內的大風暴、冰雪使人們被困于此。藍色的基調很好的表現了此時的天氣惡劣情況。而在影片最后,九色鹿飛升于空中,又是以藍色為基調,深藍色的天空,深淺不一的祥云,呈現的是蒼穹的神秘之感。影片中這樣的配色做到了首尾呼應,中甲的場景中大多數都用土紅色為主基調,也符合了《鹿王本生故事圖》的色彩。當落水被救的反派角色決定出賣九色鹿時,人物的整體顏色也隨著他的心理變化而發生了改變,原本和影片中其他人物一樣的偏紅色膚色變成了灰黑色,表現了反派角色最終也必然會自食其果。在整部影片中,畫面色彩整體一致而局部又富有強烈的變化,十分富有節奏感和韻律感。用這種高純度的色彩碰撞形成了極具裝飾意味的色彩美。
三、立足傳統面向未來
《詩經》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中華民族悠久的額文化歷史和五千年的燦爛文明雖為“舊邦”,然其民族之魂卻是生生不息,一代代人傳承下來。在新的現代化和工業文明時代,要緊跟時代的腳步,將民族傳統藝術精髓與新時代的內涵相結合,探索新時代下的新的民族動畫語言,才能使中國動畫走出固步自封的怪圈中。古老的民族一定會的新的時代中傳承與發展,煥發應有的生機,重現民族文化的活力。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