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國
摘要:“教育不能沒有情感”,小學是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關鍵時期,是其性格和習慣培養的重要階段,因此,在小學的教學中積極進行情感教學十分重要,只有在教學中充分融入情感,并給予學生積極的影響,才能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幫助學生在知識、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都獲得好的發展。小學語文是培養學生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基礎性學科,同時也是進行情感教學的主要學科,因此,在新課標的不斷推進下,小學語文教師還需要在教學工作中開展進一步的研究與思考,在實踐教學中積極做好情感教學,讓學生能夠在基礎學習階段獲得更好的成長。本文就如何在新課標要求下做好小學語文的情感教學作出了相關的論述,希望能為有關教師教學的改進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學;優化;對策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在于傳授知識,幫助學生牢固的掌握課本知識,但是,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僅僅擁有豐富的知識還不夠,還需要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才能沉著應對當今社會的各種挑戰。因此,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小學語文教學也需要加強改進,讓學生在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不斷提升的基礎上,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去體悟語文學習中的情感,以此來不斷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內涵,從而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在實踐中,教師首先需要提高理論認識,在思想上積極做出轉變,認識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的重要性,其次才是學習更加先進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豐富多彩的課堂,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提升自己的素養,進而推動學生能力、思想、性格等方面的健康發展。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有更多自主發揮的空間,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情感,促使其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并將這種感情延伸的實際生活中去,實現個人的不斷成長。
一、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
眾所周知,良好的氛圍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增強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想開展有效的情感教學,就需要為學生營造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體會到作品的情感之美。例如,教師在學生發言時應當認真傾聽,充分感受學生所表達的想法,并適時給予回應,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尊重,這樣才能鼓勵學生自由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意見,促進學生在學習中情感的體會和流露。同時,對于學生所表達的不同觀點,教師也不可急于否定,孩子的思想和世界是簡單而美好的,教師需要注重保護他們純潔的心靈,此時教師就需要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讓學生能夠順著教師的指引去發現和探索,最終找到正確答案,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營造更加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推動師生之間的充分交流,探索也有助于保護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精神,讓學生能夠不拘泥于課本上的內容,而是積極主動的去探索發現,去學習更多課本之外的知識。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采用更加輕松的授課方式,例如多使用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一方面便于學生理解知識點,另一方面也能為學生帶去歡樂,這樣就能夠營造出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推動學生情感學習的發展。
二、聯系生活經歷,感悟教材情感
語文的學習需要課外的延伸,而情感教育則更不能缺少課外的延伸,只有在語文教學中充分聯系生活經歷,幫助學生結合實際來感悟文章的情感,才能讓學生產生更加深刻的體會,成功實現情感的教學。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積極聯系生活經歷,讓學生在課文的學習中學會聯系實際生活,這樣也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例如,在學習《秋天的圖畫》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課外的延伸。首先,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通讀課文,讓學生對秋天的景色有著初步的了解;然后,再有教師為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解,關于“金色的稻浪”、“紅紅的蘋果”,是人們辛勤勞作的成果,這樣就能幫助學生體會這篇課文所表達的情感,不僅是在贊美秋天美麗的景色,更是在贊美辛勤勞動的人民,用自己的付出換取了秋天的果實;最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展開討論,說一說自己在秋天遇到過什么美麗的景色或事物,這樣一來,就順利將學生的思維引向了課堂之外,使學生將課本知識與自身的結合起來,有效激發學生的情感體悟,推動學生的聯想。
三、積極想象,體悟語文情感
小學生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不僅能夠描繪出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畫面,同時也能夠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盡情發揮想象,體悟語文中的情感。例如,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時,可能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去過,那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課文的描述進行想象,這樣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也能鍛煉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如“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淺綠的,杏黃的。”,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想象一下,五光十色的海水是什么樣的,會給人什么樣的感覺。再如“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一句,可以讓學生根據花朵、鹿角來想象美麗的珊瑚是什么樣子的,從而學生可以想象出形態各異、瑰麗無比的海底珊瑚。此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拿出畫筆,將自己所想象到的畫面畫出來,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體現,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也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當學生可以主動的去想象、去創造時,就能夠體會到祖國的地大物博、美麗富饒,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精神,這對于學生民族自豪感以及個人素質的培養和提升是十分有益的。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開展情感教學十分重要,讓學生體會情感、表達情感,領悟語文學習中的真、善、美,才能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增長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讓語文教學灌溉出一個更加絢麗的情感花園。
參考文獻:
[1]李彩云.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 學周刊,2017,(20):27-28.
[2]盧維明,黃麗萍. 探析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方法[J]. 中國校外教育,2017,(12):118+135.
[3]楊艷麗. 淺議新課標理念下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情感教學[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4):179-180.
[4]樊萍.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3):78-79.
(作者單位:濟南市長清區歸德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