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融
摘要:隨著汽車普程度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汽車的認知度不斷進步,消費者的吹毛求疵和市場的壓力迫使汽車制造商對汽車內飾的關注度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作為具體的使用者來說,他們接觸汽車內飾的時間要遠遠多于汽車外形,內飾設計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他的使用乃至心情,目前,汽車制造商及其設計師們將汽車內飾的重要性上升到了與外觀同樣的高度。內飾設計除了在滿足消費者對功能性和舒適性,滿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礎上,還需要在消費者對內飾的感官品質要求上不斷改進,以取悅消費者。
關鍵詞:內飾設計;消費者需求;造型;色彩;精致工藝
1.什么是汽車的內飾設計
1.1汽車內飾為什么要設計?
車與人是想通的,車的外觀就像是人的外表,給人第一印象;而內飾就像是人的品質,只有深入接觸之后才能夠真正的了解。隨著私人汽車市場開始陜速增長,人們才逐漸開始關注汽車內飾,內飾設計也慢慢開始發展變化,并不斷完善以符合消費者的需求。
消費者對實現模糊概念的一種需要和渴望(功能性,舒適性,合理性,空間…),設計由多個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引發,從而產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一個問題,一個需求或者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造成了設計,從而改變了內飾設計。
所有內飾設計改進都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汽車外觀可以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但當消費者坐進汽車時,他們才感覺自己與汽車之間的零距離。
1.2設計目的
所有的設計是都應該以“以人為本”這個目的來設計。
滿足“人”的生活及生理需求;通過對設計品的材料、技術、價值分析,達到產品和環境良好的相互關系,產品和“人”之間的和諧共處。
1.3設計師對內飾設計應關注那些方面
首先需要了解人們需要什么樣的內飾設計,通過市場調研和日常的觀察。
2.汽車內飾與工業產品的關聯
大多數消費者比較喜歡簡潔的設計風格。造型優美、風格簡潔的產品會出現在他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這種風格會成為他們生活中的—種審美標準。”
鐘表、服裝,IT等工業產品與汽車的內飾設計具有緊密的關聯.如鐘表與儀表之間的關系,座椅與服裝縫紉家具設計之間的關系,觸摸屏與電腦之間的關系等,這些局部的設計所體現出的設計感和品質感體現出了汽車整體的質感。
內飾設計師大多來源于產品設計師,因為汽車內飾多為近距離接觸,所以內飾設計時要考慮更多的細節,而且需求更加細膩,并著重強調觸覺、手感、舒適性和可視性。
3.消費者對汽車內部的認知
3.1消費者對汽車內飾設計的認識存在兩種不同的概念:
狹義的內飾設計,例如:舒適度,功能,操作方便性,空間的大小,物品擺放的空間,細節間隙的大小/均勻程度,座椅包裹的縫線質量等,它僅代表制造水平和生產質量的屬性;即滿足消費者的基本需求,主要指功能性和舒適性,滿足人們在車內的基本功能需求,這其中包含操控功能、乘坐功能、儲物功能、照明功能、娛樂功能、信息功能等多方面的功能,同時要有良好的空間、人機操作環境和舒適性要求。內飾設計會圍繞這些功能需求去展開。
廣義的內飾設計,除傳統意義上的內飾所涵蓋的內容外,還包括了產品的設計(顏色、造型、材質等)水平、科技含量以及品牌等多個屬性。即注重感官品質,—般消費者在購車時也通常會用他的感官體驗來評價一款車的好壞。感官品質并不和產品的質量和功能直接相關,而是消費者從視覺、觸覺、聽覺、嗅覺等感性的方面來評價,并會與他過去體驗過的感覺進行比較,是消費者對內飾品質所產生的第一印象,對這些感官品質方面的提升將會是今后汽車內飾設計“軟實力”的體現。
3.2影響汽車內飾檔次的因素
影響汽車內飾最為重要的因素是設計,消費者對汽車內飾的喜好就是所謂的第一印象,這種最初的印象通常是從造型、顏色(色彩搭配)等方面得到的。然后才會分別從材質,科技含量(如wifi互聯,數據信息互動,智能娛樂等),人機協調性等方面進行進一步的觀察。
4.消費者對于汽車內飾設計的關注點
4.1體現汽車內飾好壞的重點區域——以駕駛座為中心的周邊各部分
坐在駕駛員座椅上向前能夠觀察到區域(儀表盤、方向盤、儀表臺、中控臺、座椅、門內飾板等)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區域。
其中儀表盤最受關注的是燈光(色彩的搭配)效果,其色彩搭配直接代表了人性化程度以及科技含量。
而方向盤、儀表臺、中控臺、座椅以及門內飾板對受訪者影響最大的則是造型、顏色搭配以及材質的選擇。
4.2設計師對于汽車內飾設計的關注點
設計師依靠本身的素質和經驗,從各方面所汲取的靈感,根據市場反饋的消費者需求來創造出一些新的內飾設計。
4.3消費者對汽車內飾的認知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對汽車內飾的好壞首先取決于品牌,其次是新技術的應用,然后再關注材質的好壞,最后才注意到造型設計及品質;而與之相對應的,大多數的內飾設計師對汽車的內飾首先想到的是高新技術的應用,造型設計和顏色材料的選擇,有無更人性化設計等因素。
5.影響汽車內部內部整體協調和檔次的因素
5.1高新技術的應用
從近幾年的發展趨勢來看,內飾設計國際流行的趨勢是越來越趨向于數字化和高科技,造型方面趨于簡潔、工整,更加注重多種材質的應用、搭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個人及大信息,云數據平臺成為未來科技的發展導向,汽車作為移動的產品,也將與手機等移動互聯產品一樣,成為大數據下的某個終端。汽車車的內飾設計元素將更智能,更娛樂,更互聯化。
技術亮點,互聯產品的應用(觸摸屏、wifi、無線充電,手機互聯、無焊點連接等)可以通過外觀形象的傳達很大程度上提高內飾的科技含量;同時,電子產品的按鍵的外觀越別致,體積越小、功能越強大,數字的清晰及信息的豐富意味著其設計感越強,相對應的大屏幕觸摸屏的使用使消費者認為高(新)科技含量的外觀和觸感以及使用方式代表了較高的技術含量;
科技含量影響足以將設計的整體性提升一個檔次,新技術的應用將大大取悅未來的消費群體。
5.2造型、色彩、精致工藝對內飾的影響
設計風格(造型和色彩搭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掩蓋材質和精致工藝的不足。如何通過設計帶來的附加值去提升其本身的價值,如在造型設計中線條的獨特性,流線型的面和切割面造型可以對消費者產生科幻般的視覺效果,使其有物超所值的感覺,這就是設計的重要性;
顏色的搭配方式決定著消費者對汽車內飾的第一印象。顏色的搭配方式體現了汽車的內部氛圍;內飾顏色宜采用舒適,素雅,協調的顏色,可在一定程度上有耐臟性,同時也適合較廣范圍消費者使用。在進入車中首先決定消費者感情基調的就是色彩搭配。顏色的冷暖區分直接影響到車的市場定位。如冷色系列給予高科技感,暖色系列帶有溫馨家庭的感覺,而全深色系列帶來的是運動感。
精致工藝體現在縮小汽車內飾與車體之間的縫隙;如今,這些微小的細節已經成為汽車內飾質量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那些圍繞著汽車音響、空氣調節裝置以及門把手的縫隙越來越狹窄,也越來越成為汽車廠家用來號稱質量卓越的證明。
5.3人性化設計帶來的整體效果提升
局部的人性化設計影響著汽車內飾的整體效果;只要設計師為用戶考慮的足夠周到,一個小小的驚喜就能換來接受度的極大提高,從而改善人們對汽車內飾的整體印象。
人性化既方便實用性的體現,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大多數車主希望車輛的儲物空間更加寬敞。同時,他們也希望車內環境潔凈、整齊。道奇J0urney和馬自達5就進行了這方面的嘗試.這兩款車的后排座椅下方有一個隱蔽儲物箱,座椅折疊后,可放置物品入箱。
5.4不同材質在汽車內飾中的應用
消費者對材質看上去越接近檔次高的產品(稀有金屬、高科技材料、天然木材等),就會給人越高檔次的感覺,反之亦然。同時,材質的顏色和表面處理方式(如皮紋,水轉印或者拉絲等)對其工藝品質的影響極為重要。
金屬飾條通常是內飾品質的畫龍點睛之筆,同時也會對科技含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座椅皮質材質、軟硬、縫紉方式會產生很大影響。材質不僅對質感有所影響,同時對人性化及科技含量均有很大程度的影響。內飾皮質表面的軟硬程度及顏色和表面紋路(肌理)的處理,使人具有愉悅的舒適感。
同時,國家環保總局《國家環境友好汽車實施方案》對車內空氣污染物濃度進行了限制。汽車環保法規將對內飾材料的使用和限用提出更高要求。乘員健康,車內空氣指數也是材質選擇的重要指標。
6.結語
消費者對汽車內飾設計的認知和關注決定了設計師對內飾設計的各項關注點進行設計和改進。細節決定了汽車內飾設計的整體協調和檔次。而汽車內飾設計應根據汽車內飾與工業產品之間的緊密聯系;使用高新技術,從而對汽車的整體起到提升的作用;不斷完善造型設計以決定了汽車內部的發展方向;采用和諧搭配的色彩營造車內氛圍;精細化的做工和新材料的使用提高汽車的檔次;不斷完善的人性化的考慮以營造意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