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霞
摘 要:文化“走出去”戰略是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舉措,在這種語境下,英語專業教學存在中國文化缺失、高校英語教師文化儲備不足、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低下等突出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從理性處理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關系,豐富高校英語教師自身文化儲備,創設中國文化學習環境和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等方面解決。
關鍵詞:文化“走出去”;英語專業教學;問題;解決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7)05-0082-02
Abstract: Chinese culture going-out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act to improve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there exist some prominent problems for English major, such as the ab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teachers' insufficient mastery of Chinese culture, and students' po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t is suggested that teachers should rationally handle the western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enrich their Chinese culture and create culture-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the students.
Keywords: Chinese culture going-out; 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 problems; solution
文化“走出去”戰略是我國根據國家發展的整體利益、順應全球經濟和文化發展規律而提出的一項綜合性的國家戰略。所謂文化走出去,就是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的對外文化交流,廣泛參與世界文明對話,不斷提高文化國際傳播能力,不斷發展外向型的文化產業,擴大我國文化產品和服務在世界市場上的份額,從而增進國際社會對中華文化和中國的認識,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我國的國際話語權,進一步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1]文化“走出去”戰略與外交、教育、人才等戰略結合起來,形成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合力的一項國家綜合戰略。文化“走出去”戰略給英語專業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對外語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外語人才的中國文化素養要求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為了培養能切實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所需要的外語人才,首先必須要充分認識到目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英語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文化走出去對外語人才的要求提出恰當的解決途徑。
一、文化“走出去”語境下英語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中國文化教學缺失
培養具有較強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英語人才早已被寫入眾多院校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跨文化交際人才的培養依賴于外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可見文化教學對外語教學和外語學習者有重要的意義。文化教學具有復雜性和互動性,是一種雙向教學活動,不僅包括教授和學習外語文化,也包含教授和學習中國文化,而事實通常是過分強調外語文化的導入,忽視了中國文化的學習。
中國文化教學的缺失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英語專業課程設置方面。在英語專業課程設置中幾乎沒有關乎中國文化的專門課程。作者仔細研讀了湖南省近20所地方本科院校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后發現,與文化教學有關的課程無外乎《西方文化導論》《歐洲文化入門》《中西文化比較》《大學語文》《英語國家概況》《美國文化與社會》《英國文化與社會》《英美社會與文化》等。可見,在眾多的文化課程中,與中國文化相關的課程只有《中西文化比較》和《大學語文》,而《大學語文》又是作為公共必修課程開設,開設時間為一學期。作者以為,上述課程設置方式極易導致中國文化教學的缺失。其次,在英語專業聽、說、讀、寫、譯教材中,中國文化內容含量稀少。以作者教授的《綜合英語》課程為例,很難找到與中國文化直接相關的內容。再次,文化教學時間不充足。英語專業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內容多,很多時候,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沒有給予文化教學,尤其是中國文化教學重足的時間。
(二)高校英語教師傳統中國文化知識儲備不足
作為高等教育工作者,英語教師身負傳傳承中華文化,教授中華文化和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責任。高校英語工作者是否具備豐富的英美文化和中國文化的儲備對于培養和提高英語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至關重要。英語教育中融入漢語文化教學早已得到國內英語教育界的廣泛認可。2000年頒布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提出在相關專業知識課程中開設《中國文化概論》,幫助學習者掌握母語文化的精髓。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高校英語教師自身缺乏充足的中國文化知識儲備,即便想向學生傳授一些中國文化知識也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低
跨文化交際能力是英語學習者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語言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語言進行交際,否則便無意義。跨文化交際是一個雙向過程,包括漢→英和英→漢交際能力。然而,實踐中很多英語工作者和英語學習者過度強調英漢交際能力。“很多英語學習者在跨文化交際中大都變成了單向、‘被動的交際者,即在跨文化交流中多被動地提供交際對方所需的一般信息,或多單向地了解、獲取英美文化知識,而不能夠實時主動、有效、對等地向外‘輸出,弘揚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2]例如,一些英語學習者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對英美文化夸夸其談,當被問及中國文化的話題時卻啞口無言,這的確是一件令人尷尬和扼腕的事情。中國傳統文化教學的缺失正是導致英語學習者跨文化交際能力低下的罪魁禍首。
二、解決途徑
(一)理性處理中國文化與英語文化的關系
二十世紀,西方經濟飛速發展,于此同時,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愈演愈烈,東西方之間的經濟交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這種形式下,西方文化通過國際貿易、文化交流、旅游、外交和大眾傳媒等渠道,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強勢進入中國,英語專業如雨后春筍般興起并發展,一時間好像中國所有高校都開始開設英語專業,師資力量嚴重不足。也是在這種形式下,英語專業教學勢過度強調英美文化知識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中國傳統文化教學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久而久之,中西文化的輸入比例嚴重失衡。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已不可同日而語。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得到了全面發展,變得更加開放和友好,與世界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為了提升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文化影響力,全面客觀地展示中國民族的悠久歷史和民族文化,政府提出了文化“走出去”戰略。
在文化“走出去”語境中,一味強調英美文化的英語教學很難培養出優秀的、能勝任傳播中國文化的英語工作者,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傳播中國文化的需求,而過度強調中國文化知識必會走向另一個極端。因此,英語工作者,尤其是高校英語教師必須要理性處理中國文化與英美文化之間的關系。在教授英美文化知識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中國文化知識。只有將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培養出切實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英語工作者。
(二)提高中國文化意識,豐富高校英語教師自身文化知識儲備
國內外語界已經充分認識到提高自身教師中國文化儲備的重要性。宋學智、張杰[3]認為“中國的外語專業教師和外語工作者要能夠在國際學術界和高效的講壇上擁有自己的話語權,必須具備相當扎實的中國文化基礎。中國文化都是中國高校外語教學必不可少的內容。”戴煒棟、王雪梅[4]7提出“在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外語教師培訓或研修均要強調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掌握”。以上幾位學者分別從國際話語權和外語教師培訓的角度強調了外語工作者掌握中國文化的必要性。
作者以為,在中國高校外語工作者中國文化意識淡薄的情況下,提高中國文化意識是首要工作。意識支配行為,頭腦中沒有中國文化意識,何來自覺學習中國文化之行為。高校外語工作者應定期參加與學習與中國文化有關的培訓或研修,這樣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彌補他/她們中國文化知識欠缺的現狀,也是短期內見效最快的途徑。可是,從根本上提升一個人的中華文化素養,絕非一蹴而就。文化素養是人內在氣質的表現,良好的文化素養需要通過博覽群書和日積月累的學習沉淀才能得以提升。“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正是這個道理。因此,高校外語工作者只有通過自身長期飽覽中華文化群書,才能從根本上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識儲備。
(三)創設中國文化學習環境,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
除了理性處理中國文化與英語文化的關系和豐富高校英語教師自身文化知識儲備,為學生創設中國文化學習環境也很重要。目前,國內很多院校的英語專業沒有開設與中國文化有關的專門課程,即便有也都是選修課。在這種形式下,老師想法創設有利于中國文化學習的環境,讓學生在真實語言環境中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學生學習英美文化的過程中,創設文化學習環境的方法已經被普遍運用并得到了較好的學校效果。例如,很多學校都有豐富的社團、劇社、英語角,英語學習者可以通過參加與英語文化有關的社團活動提升自己的英語文化感和知識儲備。其實,同樣的方法也可以運用到中國文化的學習中。
另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整個社會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教育界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時代的優勢,為學習中國文化提供豐富的資源和靈活的途徑。例如,教師可以通過開發慕課、微課、微信學習平臺等為學生提供海量資源,與學生進行網上互動,幫助學生學習中國文化。
參考文獻
[1]鄭雅卓.走出去戰略的文化內涵[N].人民日報,2011-12-2.
[2]肖龍福,肖迪,李嵐,等.我國高校英語教育中的“中國文化失語”現狀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0(1):39-42.
[3]宋學智,張杰.外語專業國際化辦學模式的新探索[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2(3):9-11,15.
[4]戴煒棟,王雪梅.“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我國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發展戰略[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5(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