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拉江.艾買提
摘要:本文通過一些相關的事例充分說明伊犁灌溉區對生態環境建設的影響,包含兩個方面,積極影響以及消極影響。其中,對生態環境起到積極作用的是對灌溉區進行科學、合理的建設;對生態環境起消極作用的是在建設灌溉區的同時會因為不合理的土地開發對當地的流域區域的造成負面影響。最后,通過總結提出了建設灌溉區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灌溉區的建設問題,更應該注重在建設灌溉區的過程中保護好環境,真正意義上做到灌區建設與當地環境共同發展。
關鍵詞:灌區建設 生態環境 影響
伊犁河流域水資源開發潛力巨大,土地資源豐富,其灌溉區的建設對于所處的流域和區民區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旦灌溉區的建設不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就會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例如:河流下游的樹林草地的萎縮甚至土地沙漠化是由河流的上游灌溉用水量過大造成的;一些河流水質下降是由于鹽堿地的的洗鹽排水造成的;地下水位也會因為地下用水的不斷抽取而下降,而地下水位的下降又會造成地下水位整體的大面積的沉降。因此,將灌區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才能在建設灌溉區的同時做到不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一、灌區發展對生態環境的積極影響
(1)灌溉區建設對區域氣候的積極影響
灌溉區中下墊面的區域的每一種特性都是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灌溉以及相應的人類活動進行改善、發展的,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良好的生態環境發展。
在未開發察布查爾縣伊犁河灌區的察南區灌區之前,這里的冬天寒風刺骨,氣候條件非常惡劣,冬季達到零下30攝氏度以上,夏季溫度在40攝氏度以上,在這種條件下的蒸發量達2000mm以上,降水量卻在200mm以下,并且常常伴有大風,凍土深度極深可達130m。因此,這個地區不存在居民區。在灌溉區得到了有效的開發以后,惡劣的氣候條件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最低氣溫上升了10攝氏度左右,最高溫度低于原本水平,基本不在出現大于17m/s的風,凍土深度降低了30m。生態條件的改善逐漸吸引了一些居民的居住。
(2)灌溉區建設對增加植被的積極影響
在較為干旱的地區容易發生水土流失,這是由風蝕與流水的侵蝕共同造成的。隨著土地的含水量的不斷上升是可以有效降低風蝕程度的。與此同時,土壤含水量上升有利于各種植物的恢復。新疆伊犁下游的喀什河下游地區,在灌區未開發之前的植被覆蓋率不到10%,植物的品種大多為一些沙生植物,品種單一、數量稀少。在灌溉區建設以后,沙漠區的人工種草面積不斷擴大,人工林面積也在迅速增長。整個灌區周圍的自然植被也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造。
二、灌溉區開發對生態環境的消極影響
(1)不合理灌溉導致水土流失
伊犁在未建設灌溉區之前,由于當地的農田、草場灌溉方式不當,大片的田地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溝壑,甚至平時較大坡面的坡地都可以被沖刷成幾米的深溝,水土流失非常嚴重。例如,在鞏乃斯南岸大灌溉區的阿勒瑪勒鄉以下自東向西有條大溝壑深度達10~16m,寬度可達30~50m,這些溝壑是由于不正確的灌溉方法或者干渠管理不當造成的。另外,在北岸大灌溉區由于人為扒手取水,曾經造成了嚴重的“毀渠沖田”事件,水土流失量達到了400萬平方米導致鞏乃斯河以下的干渠斷水10余年,下游灌溉區的幾萬畝土地余因此無法有效耕種。
(2)不合理灌溉導致土壤再次鹽漬化
灌溉區的土壤鹽漬化不僅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對農作物的傷害也是巨大的,土壤鹽漬化嚴重時部分土地無法耕種,土地漸漸沙化,不利于灌溉區的經濟發展。
伊犁下游的喀什河灌區灌面積現有140余畝,但是20世紀70年代曾經發生過灌區中部再次鹽漬化的事件,在當時進行了大量的引水工作,但是內部沒有有效的排水機制。這就導致了農作物不能正常生長,更嚴重的是,對灌溉區居民區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部分交通中斷,房屋被沖毀甚至倒塌。在灌區投入使用后進行了一系列的整改,優化了排水系統、大力植樹造林,使灌溉區鹽漬化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三、對灌溉區建設的建議
(1)合理開發灌區
科學、合理的灌區開發有利于當地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的利用,有利于農作物的優質生長;對灌區進行合理的開發,對改善當地氣候和植被生長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2)對灌區科學評估
在開發灌區之前,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進行詳細的考察和研究,明確灌區開發后可能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進行一個合理的可行性分析。灌區的發展必須以當地的環境承載量為前提,再對伊犁進行灌溉區的開發時,對環境考察后,還應該注意對生態環境較差的地區單獨制定開發計劃,以達到生態環境與灌區建設共同和諧發展的目的。
四、結語
本文主要通過灌區建設對伊犁地區生態環境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進行了分析,并通過對伊犁地區實施灌區前后生態環境的對比突出主題,可以清晰的看出對灌區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對當地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水資源、土地資源能夠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農作物產量得到了顯著地提高,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最后,提出了兩點建議,即在建設灌區之前對當地環境進行合理的考察規劃,不同地區制定不同的方案,使灌區建設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共同進步,達到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的高度統一。
參考文獻
[1]武曼.淺談伊犁河灌區水土保持防治、監測與施工管理[J].地下水.2015 (3) :73-74
[2]苑名昭,苗志民,馮超.灌區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31):214
[3]王超,王沛芳,侯俊.生態節水型灌區建設的主要內容與關鍵技術[J].水資源保護.2015,31(6):1-7
(作者單位:新疆伊犁霍城縣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