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對于高清數字節目需求的增長,原有的數字電視廣播發射技術已經不能滿足現階段的需求。我國數字電視起步較晚,但是近十幾年取得了重大進展,尤其是在廣播發射技術領域。本文重點分析了現階段應用較好的幾種數字電視廣播的發射技術,并簡要分析了未來一段時期內數字電視廣播的發射技術的發展趨勢。
關鍵字: 數字電視,廣播,發射技術
1 前言
由于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數字電視廣播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個必不可少的媒體形式。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國數字電視在數字文化傳媒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在海量數據的發射和傳輸過程中,相應技術并不十分完善,還需要科研人員進行不斷的完善和研究。
2 數字電視廣播的發射技術分析
2.1 自適應預校正技術
數字電視自適應預校正技術最初是在美國和歐洲發展起來的,主要應用在數字電視發射機中。該項技術可以在無人工干預的條件下,在數字電視啟動的幾分鐘內,自動調整發射機的狀態,達到最佳發射狀態。現階段的數字電視發射技術由于使用了大量的高功放元件,而高功放元件的響應具有一定的非線性,系統的不穩定度大大升高。與此同時,該項技術能夠矯正由于發射機老化、周圍溫度變化和發射機自身原因導致的信號失調等故障,確保發射信號處于高質量水平,大大降低了發射機維護的成本。
2.2 多臺發射機工作的臺站
多臺發射機臺站的建設成本較高,在應用了N+1系統之后,該類型的臺站建設成本明顯降低。N+1技術的核心是在信號編輯和傳輸過程中,一旦出現發射機故障,另外的備用發射機能夠在極端的時間內替代故障機器。傳統的發射機臺站中每臺發射機都需要進行數據存儲,但是在N+1系統中,使用單獨的一臺設備完成數據的存儲,其余的發射機就可以降低數據存儲帶來的程序。采用這種模式,能夠有效降低由于電源和放大器不穩定冗余導致的設備可靠性降低,對于使用了雙激勵器自動倒換技術的N+1系統而言,全固態數字電視發射機能夠支持熱插拔技術。
2.3 LDMOS技術
相比于原有的雙極型晶體管,大功率橫向晶體管的橫向擴散速率明顯提升,大部分能夠達到原有速度的3倍。這樣大功率的晶體管,能夠降低數字電視廣播使用的晶體管數量,這就為節省成本和提升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在所能承受的駐波方面,大功率晶體管明顯優于原有的晶體管,提升度在三倍以上,同時能夠獲得更大反射功率。最后,大功率晶體管在增益曲線方面表現更加突出,輸出的信號平穩度增加,也不會因為功率不同導致互調電平的變化。總體來說,數字電視廣播在使用LDMOS技術之后,獲得了更大更穩定的輸出環境。
2.4 安全監控技術
遠程監控、主控處理和數據采集是現代數字電視廣播發射系統的主要模塊,在這一工作流程中,采集到的數據經過一系列的串口到達主機的主控模塊中,并被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預處理和判斷,只有在數據安全性滿足要求的前提下,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操作。與此同時,整個機組的運行狀態需要實時在監控屏幕上顯示,進而實現遠程控制的目的。
2.5 系統冷卻技術
數字電視的數據量越來越高,對于廣播發射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帶來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系統發熱。良好的系統冷卻技術能夠保證在發射信號的過程中,不至于出現因為系統過熱導致的系統崩潰或者設備損毀,現階段風冷和水冷技術是數字電視廣播中使用最多的兩種技術,風冷技術的主要原理在于通過產生強勁的氣流將系統中的熱量帶走,但是受制冷效果的制約,風冷技術只適用于設備功率較小的情況。水冷技術是利用液壓泵實現冷卻液在發射機中的循環,以此來帶走多余的熱量,該種技術的冷卻效果較好,在大功率設備中應用效果較好。綜合分析,水冷技術在占地、功率、污染性等方面有明顯的優勢,推薦有條件的系統使用水冷技術。
3 數字電視廣播發射技術發展展望
數字電視在制作中融入了更多的數字化手段,同時高清節目的播放能力也逐步提升。為滿足未來數字電視廣播信號傳輸的需要,電視廣播發射技術需要進一步優化。為此應大力建設無線數字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和營運體系,大力推進數字聲音廣播技術的革新,使我國數字聲音廣播得到長遠發展。加快影視行業的數字化規劃與建設,構建多方面的數字電影播出體系和電視管理體系,。吸引新興媒體,結合加快發展、主動出擊、興利除弊加強管理的需要,在聯合有線、無線、衛星、互聯網等各種傳播方式,積極發展網絡廣播、網絡電視技術,積極大力發展護電視,運用廣播影視節目聯合多種網絡讓千家萬戶享受到成果,走適合我們中國的數字電視發展路線。
4結語
數字電視廣播能夠很好的應對時代的發展,在人民精神生活不斷豐富的條件下,具有極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本文從自適應校正技術、LDMOS技術、安全監控技術和系統冷卻技術等多方面,分析了現階段的數字電視廣播發射技術。數字電視廣播的發射技術影響著整個廣電媒體的發展,所以需要下大力氣發展該項技術。
參考文獻:
[1]王洪峰. 數字時代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相關問題的探討[J]. 通訊世界,2015,(10):19-20.
[2]朱瑞娟. 我國當代數字電視廣播發射技術的探索與研究[J]. 才智,2013,(14):305.
[3]葉磊. 發射分集技術在數字電視地面廣播中的應用研究[J]. 鐵道通信信號,2008,(09):43-45.
作者簡介:孫明(1979.09),女,吉林省白山市人,大專,畢業于;白山市廣播電視大學。職稱:助理工程師。
(作者單位:吉林省白山市老齡微波電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