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齊
摘 要:電子技術作為一門綜合性實踐課程,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取得很大進步,促使著關于電子技術的課程改革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本文針對電子技術教學中常見的一些問題做相關的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電子技術;教學;問題
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電子技術開始發展起來,直到21世紀已經成為發展最迅速,應用最廣泛的一門技術。社會各界對電子技術的教育要求也進一步提高,同時在社會中需要大量具有電子技術專業化技能的人才,所以,電子技術教育面臨著如何讓電子技術的教學更滿足當今時代的要求的問題。對于電子技術教學而言,在新形勢背景下出現諸多問題,傳統的電子技術教學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1 電子技術教學發展現狀概況
1.1 教學理念落后,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
電子技術教學仍在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采用板書式理論知識教學,將教學的重心放在對學生電子技術理論知識的傳授中,課堂氛圍單調僵化,互動性不強。缺乏對學生在電子技術專業學習中的創新性和思維能力的啟發培養,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電子技術的課程教材沒有結合時代的要求變化進行相應的修改,內容老套單一化無法滿足社會對電子技術的教育要求,學生對所學的知識不能夠學以致用。對電子技術學科的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缺乏積極的自主學習,并且學習渠道和技能缺乏。較多地區學校電子技術師資力量薄弱,無法滿足新的教學要求[1]。
1.2 缺乏實踐課在理論課中的融合
電子技術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具有較強的實驗操作要求,目前較多院校對電子技術實驗性課程沒有充分的重視,關于電子技術課程的相關課時安排不合理,致使教師無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開展實驗課教學。關于電子技術的實驗沒有專業性的教學基礎設備,實驗設備陳舊,與當下電子技術教學模式已大有出入,學生無法在校內實驗課堂中學習到社會所需要的電子技術技能。在電子技術課堂中,實驗的課程設計缺乏針對性,較多地集中在對相關定理的驗證或者演示上,對于學生在電路設計中沒有起到啟發和引導作用,限制了學生的學習探索,不利于培養創新性人才。
1.3 相關教學輔助性資源不足
學校受多種外界和內在因素的影響和限制,對學校的輔助性教學資源的設置建設不充分。沒有健全完善的計算機網絡學習平臺,不利于學生利用網絡在校內搜集關于電子技術的相關學習資料和資訊。教師和學生的之間的互動交流較少,在學生課余時遇到的一些疑難問題并不能得到及時的引導和解答,影響學生在電子技術學科中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目前絕大數學生對電子技術學習缺乏良好的專業學習認識,大部分學生在報考時,較多的學生在選擇專業時受家長或者社會熱門專業的影響,并沒有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報考相應的專業,致使在之后的專業學習中沒有較高的學習能力和興趣,缺乏利用教學資源主動性探索學習能力[2]。
2 電子技術教學發展的新思路
2.1 激發學生的電子技術學習興趣
教師在電子技術傳授課堂中應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電子技術學科的興趣,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增加課堂趣味,增加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充分活躍課堂氣氛。在課堂講授中,改變傳統的板書理論講授方法,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基礎設施,用圖片、視頻等將電子技術教材內容做延展,不僅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也有利于學生關于電子技術學科知識的拓展。在課堂中在講述相關電子技術的理論定理時,可以增加實驗環節,用簡易的實驗裝備調動學生的動手能力,并且在動手操作中引發對相關知識的探索[3]。
2.2 教學案例與生活實例的結合
電子技術學科中知識體系較為抽象性,學生初步接觸電子技術理論學習時候對相關一些專業性知識很難理解和掌握。電子技術在社會生活中有很多的應用,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在生活中的實例結合理論知識對學生進行傳授,最大程度的降低陌生感。
2.3 加強實操教學和理論教學的結合
電子技術具有較強的實操性,在日常關于電子技術的理論的教學中一定要注重與實操課的充分結合,不僅可以非常有效的幫助學生理解電子技術的知識的理論,對于電子技術的操作能力也得到一定的鍛煉。傳統的電子技術教學模式通常開展在理論課之后,容易造成學生不能理解所學的知識,在課后的實際操作中也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學以致用。應該在將實驗課堂搬入理論課堂中,對學生進行理論實操一體化的教學[4]。
3 結語
科學技術的進步發展促使電子技術在社會各領域的應用,在社會發展要求不斷提高的形勢下,關于電子技術的教育思想以及教學模式和方法應緊跟時代發展的變化,提升電子技術專業的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為社會的發展培養一批具備電子技術專業化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羅毅.“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2):208-209.
[2]李 艷,鐘明航,蔣曉雁.“微課”在電力電子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3):22.
[3]馮志江,張利,王巧玲.電子技術實驗教學的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7):330-332,345.
[4]閆孝姮,朱鳳龍.電工電子實訓教學常見問題分析[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1):157-159.
(作者單位:廣東省茂名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