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波
摘 要:近年來,隨著蒙古國礦產業進入了高速發展期,用電需求不斷增長。為了進一步落實好當前我國“一帶一路”的偉大倡議構想,確保對蒙供電投資取得成功,深入研究蒙古國電力市場現狀以及相關法律政策環境,并以此作為對蒙跨境供電的戰略制定的依據有很大的必要性。
關鍵詞:國合電力 境外供電 境外電力市場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11(b)-074-02
蒙古國電力設施建設比較薄弱。中國與蒙古雙邊關系通恰,近幾年來我國向蒙古國的售電通常都帶有一定的援助色彩。蒙古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而且還正處于初級的開發階段,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近些年來,蒙古政府通過對礦產開發和國外投資法的修改,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資的措施,礦產企業私有化得到了較快的推進,礦業投資環境也有了極大改善。隨著中國與蒙古雙邊貿易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內外各大企業與蒙古國不斷增加的合作開發項目,蒙西邊境陸路的口岸作用日益凸顯出來,為內蒙古電力企業開拓蒙古國電力市場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1 蒙古國電力工業情況分析
蒙古國電網歸屬國家所有,并由蒙古國政府部門進行統一管理。1964年,蒙古國政府設立了國家電力調度中心,取代了以前的蒙古國電力系統調度司,屬于蒙古國家派遣機構,主要負責對蒙古國電網的運行進行指揮。蒙古國電網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為:中部能源系統、西部能源系統以及東部能源系統,蒙古國電力系統在2011年的體制改革中完成發電系統與供電系統的分離,重新在電力部門的監管下,組建了新的國有發電公司、輸電公司等負責蒙古國基礎電力運行工作。
燃煤供熱電廠在蒙古國的比例達到76.47%,是蒙古國最主要的電力能源結構。由于地理環境的關系,季節變化非常明顯,冬季溫度常最低達到零下40度,并持續很長時間。在以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為中心的中央電網中,基本都是采用熱電機組作為作為主要的火力發電機組,以便在冬季滿足發電需要的同時為城市供熱。蒙古國電廠區域分布統計數據為:烏蘭巴托地區86.5%、額爾登特4.6%、達爾罕省4.5%、達蘭扎嘎德4.1%、東方省0.4%。這些電廠絕大部分都是以燃煤作為主要發電資源的火電廠,雖然在蒙古國內煤炭資源價格低廉,但同時也具有污染嚴重的缺點,這種現象導致蒙古國在冬季時各大城市常常都籠罩在火電廠的濃煙之中[1]。2014年,蒙古國人均用電2200千瓦時(包括工業用電),生活用電量人均244千瓦時。這個數據僅僅與我國普通家庭一個月的用電量相等。由此可以看出,蒙古國現階段的人民生活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仍然處于發展中國家和地區。
2 蒙古國南部電力市場分析
開發蒙古國電力市場,這項工程非常龐大和復雜,為了準確掌握蒙古國法律、政治、政策等各個方面的變動情況,內蒙古國合電力公司組織人員多次進入蒙古國進行實地調研,較為清晰透徹的了解了蒙古國南部電力市場的整體情況。調研中,我們首先采用的是案頭調研法的形式,通過我國國內與蒙古國公開媒體進行相關資料的收集。之后再多次前往蒙古國南部部分省份進行調研,通過觀察和詢問的方法,大量收集與蒙古國南部電力市場有關的原始數據,同時結合定性調研,對蒙古國政府與中國電力企業合作的真實態度和意圖進行了了解。
2.1 電力工業基礎相對薄弱
根據總體調研情況來看,蒙古國在基礎電網建設方面比較薄弱,尤其是在南部地區,電網覆蓋率非常低,僅有5個與中國相鄰的口岸城市有電力供應,而5個口岸城市中除了扎門烏德的電力是由蒙古國電網供應外,其他4個城市的電力供給均來自于內蒙古電網。蒙古國國內由于電網裝機規模小,導致電力企業完全沒有盈利的能力,進而導致電力企業沒有能力投資新建項目[2]。蒙古國整體經濟的發展也因為電力工業基礎薄弱的原因而受到極大制約。
2.2 豐富的礦產資源,在未來有極大的用電需求
蒙古國南部地區與我國相鄰,又被分為東戈壁省與南戈壁省。其中南戈壁省匯集了蒙古國最主要的幾座大型礦產,其中包括世界聞名的奧尤陶勒蓋銅礦,除此以外,查干蘇布日格大型斑巖銅礦床和塔本陶勒蓋煤礦等都位于該區域,同時還含有大量的稀土資源。但是,南部地區與蒙古國中央電網之間的距離超過500公里,基本處于無電可用的狀態。然而,未來蒙古國相要對這些豐富的礦產資源進行開采,必然需要充足的電力供應。加之蒙古國目前在東戈壁規劃建設的國家級工業園區,將作為未來礦產資源深加工的主要基地。由此可預見,蒙古國南部地區在未來將會有極大的用電需求。有專家預測過,蒙古國南部地區的電力負荷缺口在2020年將達到600兆瓦。
2.3 煤炭儲量巨大,適合建設火力發電廠
當前,蒙古國境內已經探明的煤炭資源儲量約1700億噸,然而受電力供應的影響,蒙古國煤炭年產量不足3000萬噸,產出的煤炭資源大部分都被用于火電廠,剩下的少部分出口到中國等周邊國家。雖然坐擁如此豐富的錳礦資源,但是卻因為電力資源的缺乏,無法為蒙古國帶來理想的經濟收益[3]。近兩年,蒙古國政府開始大力吸引國際投資者前往蒙古國建設火電廠。
3 蒙古國供電情況分析
蒙古國如今總人口大約在300萬左右,礦石總量就高達2GT,礦產資源十分豐富。2011年蒙古國年生產總值48814億圖,折合人民幣240億,8000元則是人均GDP。蒙古國的GDP因奧尤陶勒蓋銅金礦的投產,大約增長了20%,并且奧尤陶勒蓋銅金礦的投產在就業、經濟建設與稅收方面,都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隨著近幾年來蒙古國不斷增強對石油、礦產、煤炭等資源的開發力度,電力需求的缺口逐年增大,資源出口量則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可以預期未來蒙古國的經濟發展將進入一個噴井式的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相鄰自治區的經濟發展和建設。因此,國合電力公司應抓牢這個機遇,加大對蒙古國的電力資源出口量。與此同時,山東魯能集團也在與國家電網計劃合作,準備在蒙古國興建3個大型煤電基地,電力裝機10800MW,年產煤炭36Mt,總投資金額將超過500億人民幣。山東魯能與國家電網嘗試著在蒙古國采取煤電聯營的模式,將煤礦及坑口電廠在當地進行建設,電廠與煤炭的開發建設由山東魯能負責,而超高壓輸電線路的建設則由國家電網公司負責,同時連接華北電網,實現將電力往高用電負荷區域的輸送,如京、津、唐等。
4 國合電力公司開發蒙古國市場的優勢
受地理位置和歷史淵源的影響,內蒙古國合電力公司與蒙古國建立了多年的良好合作關系,因此,在與蒙古國電力市場的開發中,國合電力公司占據著天時、地利、人和的巨大優勢。
4.1 地緣優勢
我國的蒙古族與蒙古國的蒙古族同族同根、互相認同、語言相通,習俗也十分相近。加之地理位置和運輸成本的原因,使得中國成為了蒙古國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且蒙古國的很多工業材料和日常生活用品還需從中國進口。同時,在蒙古國的所有國際投資者,在當地進行項目投資、施工建設之時,都離不開中國在勞動力、技術以及原材料上的支持。單獨從電網的角度來看,無論是當前蒙古國南部地區由于電力方面的限制,而需從內蒙古引進電力,以維持礦產資源開發的需要,還是未來在蒙古國建立大量發電廠,使其電力富足以后可以將電力出口至中國。都必須依靠內蒙古電網的的支持才能保證蒙古國南部電力工業長期穩定的發展。而未來的一個必然發展趨勢,就是內蒙古電網和蒙古國南部電網相連接。
4.2 較強的投資能力
內蒙古國合電力公司經過近些年的發展,目前有非常良好的經營狀態,資金積累充足,有著一定對外投資的能力。且作為大型國有企業的總公司(內蒙古電力公司),盈利狀態也理想,企業生產經營十分穩定。投資能力向來強勁。現階段的國合電力公司正處于資金充足尋找投資項目的狀態,國內外眾多金融機構紛沓而至,希望給予貸款。
4.3 “一帶一路”倡議的有利時機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一帶一路”的倡議構想提出以后,蒙古國作為中國的近鄰,作出了非常積極的響應,并為此提出了以“草原之路”命名的計劃。希望能夠乘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東風,抓住建立“中蒙俄經濟走廊”的機遇,促進蒙古國經濟長足發展。中蒙兩國守望相助、一衣帶水,兩國在電信、農牧業、文化、衛生、礦產深加工、采礦、電力、旅游等各個領域都具有深度合作的空間。中蒙兩國近年來簽署的一系列合作文件,也為兩國合作描繪了一幅美麗、壯闊的藍圖,同時還為兩國企業帶來了空前的市場發展機遇。我國主導成立的亞投行,為給“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共出資400億美元建立成絲路基金。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之下,中蒙雙方將會進行一系列重大的羨慕合作,國合電力在當前“走出去”的背景下,必然會得到國家相關政策的有利支持。
4.4 對蒙供電的建議措施
中蒙兩國的邊界線主要分布于內蒙古自治區內,總長度約為4710千米,與我國相鄰的蒙古國南部地區共有5個邊境口岸,邊境貿易活動非常活躍,隨著中蒙兩國邊境貿易的不斷發展,相信未來還會不斷開放新的口岸城市,為此,筆者對跨境供電提出以下開發建議。
第一,對已確定中蒙邊境蒙方境內石油開放項目、礦產和煤炭資源,別切對電力需求相對較大的區域,應進一步加大對電網的建設力度,具體合作的方式可以引入民間資本共同開發,或是對奧尤陶勒蓋銅金礦供電項目進行參考。
如,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和蒙古國相接壤的蒙方境內天然氣與石油資源十分豐富,中石化和中石油采用柴油發電正在前期的開發工作;又或是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和蒙古國接壤的蒙方境內煤炭資源頗豐,然而因近幾年來電量每年上漲過巨,再加上受到出口方面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開發的規模,這也體現出,中蒙邊境相關地區的電網建設速度加快的必要性。
第二,對中蒙邊境特別是蒙方境內的開發計劃、大致的電力需求以及礦產資源分布展開調查,進而為蒙西電網在中蒙邊境中的一些布局、規劃打好基礎。
第三,伴隨著蒙古國對電力需求的持續增加、資源開發力度的持續加強,蒙古國對于本國電網的發展建設必然會成為其未來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目前,蒙古國對于電網的規劃建設正在進行,國合電力公司須要將其地域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抓牢機遇,將自身在電網設計、安裝調試以及電網管理和調度方面的技術優勢發揮出來,進一步加大對蒙古國的電力出口和技術出口。
5 結語
綜上所述,現如今蒙古國的總體投資環境,仍有著十分巨大的投資開發空間,在全世界屬于中等水平。國合電力公司開發蒙古國跨境供電市場時,應緊緊抓住國家關于“一帶一路”的倡議方針,積極發揮和利用中蒙兩國互聯互通的合作優勢,在吸取過去中國企業對蒙投資失敗的經驗教訓基礎上,克服困難,努力突破蒙古國在冠以電力方面的政策和法規限制,制定科學的風險防范措施和長遠的戰略指導規劃,輔以全方位的營銷策略促進對蒙古國南部電力市場的開發。
參考文獻
[1] 張昕.蒙古國區域產業結構差異分析[J].現代商業,2015(22).
[2] 滕劍侖,孫雅靜.論新歐亞大通道對蒙古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影響[J].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2012(4).
[3] 胡格吉勒圖.蒙古國礦產資源開發現狀及挑戰因素分析[J].東北亞學刊,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