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閑暇時間的增多,個性化的旅游產品越來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睞,旅游市場日益細分,各種旅游方式不斷發生變化。攝影旅游作為一種高端的專項旅游,市場前景廣闊。目前我國攝影旅游還處在初始階段。文章通過分析我國攝影旅游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對攝影旅游的發展趨勢做出了預測。
[關鍵詞]攝影旅游;發展現狀;趨勢
[中圖分類號]F5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7656(2017)03-0058-04
當今旅游業蓬勃發展,傳統的旅游產品已經不能滿足游客的需求,旅游者更加崇尚個性化的產品,旅游市場日益細分,各種旅游活動方式不斷發生變化,攝影旅游即為其中之一[1]。隨著經濟的發展,國民消費水平的提高,我國對高檔相機消費也逐漸增加,目前,隨著中國攝影愛好者群體以及旅游需求不斷增長,各式各樣的攝影基地逐步建立,推動攝影旅游進一步發展。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對攝影旅游的研究尚處在起步階段。因此,對此展開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攝影旅游的概念
關于攝影旅游的公認定義還未形成。吳必虎把攝影旅游定義為游客到自然景觀獨特和民族風情濃厚的區域進行旅行活動,同時完成拍攝的旅游形式。何羿和余樂認為,攝影旅游是一種以攝影為出游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動,沒有攝影的目的即沒有旅游過程的實現,攝影的地點與對象也不僅限于自然景觀獨特和民族風情濃厚的地區[2]。賈亦琦、張美鈞主張,攝影旅游有別于傳統的大眾觀光旅游,攝影旅游是旅游者以攝影為主要目的,前往自然風光優美、人文風情獨特的地區的旅游活動,攝影作為旅游的主線,始終貫穿旅游體驗的過程中。攝影旅游行為的主體即為攝影旅游者[3]。攝影和旅游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緊密關系。攝影旅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攝影,它是旅游活動的一種,只有當攝影目的存在時,才會實現旅游過程,攝影地點和攝影對象對應的范圍相對較廣,包括自然景觀獨特的區域以及民族風情濃厚的地區。因此,攝影旅游是一種以攝影為主要目的,整個過程是伴隨著攝影而進行的專項的旅游活動。攝影旅游具有專業性強、文化內涵性突出、重游率高、季節性明顯等特點。
二、我國攝影旅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攝影旅游市場迅速崛起
中國是個旅游大國,攝影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目前,其攝影器材消費量居世界首位。據圖片銀行統計,目前,中國的相機用戶已經突破2億,持5000元以上單反相機人數達到6000多萬。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手機的普及,手機攝影人群有望突破7億人大關,中國已經進入了全民手機攝影時代[4]。
近年來中國的攝影旅游基地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出現,比如具有“中國十大攝影旅游地”美譽的新疆禾木、四川稻城亞丁、壩上草原、黑龍江雪鄉、內蒙額濟納胡楊林、福建霞浦灘涂、黃河壺口瀑布、元陽哈尼族梯田、江西婺源、威海天鵝湖等。這些地方攝影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具有稀缺性、獨特性的特點,吸引著四面八方攝影旅游者。當地政府也認識到攝影旅游的重要性,積極制定扶持政策,重視對攝影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強對攝影隊伍的開發力度,開展各類攝影培訓,舉辦多種類型的攝影比賽,還組織開展相關主題全國性攝影大展等,通過這一系列的主題活動,使得攝影旅游更加普及,也使得本地旅游景點廣為人知。
(二)我國攝影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1. 攝影旅游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攝影旅游并沒有引起當地旅游管理部門的足夠重視,宣傳不到位,攝影旅游尚未形成相關的發展模式,大部分地區還沒有形成專門的攝影旅游線路,造成國內外游客獲得取相關攝影旅游信息的途徑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攝影旅游的發展。
2.攝影旅游服務體系不健全
目前,國內攝影旅游迅速崛起,為各旅游地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助力。然而,作為一種新的旅游形式,攝影旅游并沒有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使得相關的服務、引導還不盡完善。客觀地說,中國的攝影旅游仍處于起步階段。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朱憲民對此做出了如下闡述,“無論是專業攝影師還是業余愛好者,他們到旅游地旅行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拍攝出具有高水準的攝影作品,而不是走馬觀花、拍照留念,所以,旅游產業應重視這一客觀需求,為攝影人員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3.攝影旅游設施不完善
大量的攝影旅游者的到來,帶動了當地的攝影旅游行業快速發展,促進當地相關產業經濟蓬勃發展,同時一些問題也逐漸表露出來,到目前為止,國內只有部分攝影旅游地配置了較為充足的旅游接待設施,對攝影旅游者的住宿、餐飲以及購物等需求基本能得到滿足,可這類攝影旅游地所占比重較小,多數攝影旅游景區并不能保證完善的服務。攝影旅游是較為普遍的旅途互動,但是大部分攝影旅游地并未提供相應地輔助產品滿足游客的需求。具體來說,部分景區建有觀景臺,游客可借此進行攝影,但在沒有觀景臺的地方進行拍攝就存在潛在危險。此外,景區很少開展專門的攝影講座,也很少匹配專業的攝影引導服務等。以當地風俗民情為對象的紀實拍攝也是攝影旅游的重要形式,可是多數攝影旅游地并未把本地民俗風情改造為攝影旅游的服務產品。攝影旅游景點很分散且相隔較遠,景點之間的交通非常不方便,限制了本地攝影旅游業的發展。此外,觀景臺數量有限,部分觀景臺容量小,難以應對游客高峰期,潛在危險較大。這將導致攝影旅游地旅游者的擁擠感知度增加[5]。擁擠度的增加,引起攝影旅游地設施破壞,對攝影旅游者拍攝取景也受到較大影響,必然導致攝影旅游者旅游體驗感降低。
4.有效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方面需要加強
目前大部分地區都處于攝影旅游開發初始階段,攝影旅游投入、開發、管理、設計、宣傳、包裝等方面上,有效進展較少。攝影旅游在吸引贊助投資的攝影節與攝影基地的建設、攝影裝備器材的銷售、照片的處理與沖印等具有經濟效益的項目,未能建立起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地方攝影旅游缺乏與地方經濟有效結合。
三、攝影旅游發展的對策
(一)重視攝影旅游的開發,加大宣傳力度
各級政府部門要重視攝影旅游發展,科學樹立攝影旅游發展觀,對攝影旅游要進行合理地規劃,地方政府旅游主管部門要建立正規的攝影網站和網頁,及時對攝影旅游信息進行全方位的宣傳。同時可以通過舉辦攝影大賽、拍攝微電影等活動,吸引更多國內外攝影愛好者到來。
(二)注重人才培養,完善服務體系
在開發攝影旅游產品時,要制定各類相關制度,加強團隊的建設,強化相關人員培訓工作。為讓攝影旅游者拍攝更好的作品,景區講解員可以在介紹攝影景區景色時,可對其拍攝的光線、角度進行闡述。作為攝影旅游規劃人員應對攝影知識要了解掌握,對攝影的物體、角度、光線以及時間點等要相當熟悉,這樣設計出來的景區旅游線路才能吸引游客;作為旅游景區相關管理人員,需要制定專門的景區旅游線路保護機制,同時還可以安排專業的攝影器材銷售員來為攝影旅游愛好者提供專業的服務,另外服務人員也需要學習相關攝影知識,使攝影旅游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三)完善基礎設施,構建保護制度
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拓寬鄉村公路,為攝影旅游者的出行提供便利條件;主題酒店以攝影旅游的形式來裝飾酒店內外部,并定期在酒店內開展攝影旅游研討會,交流心得;建立相關攝影旅游基地、攝影旅游點,并設立最佳拍攝平臺,標注旅游攝影指示標識,并在拍攝平臺旁設置牌子注明最佳拍攝時間、方法、角度等相關注意事項,幫助攝影旅游者提高攝影效果。另外,為了攝影旅游可持續發展,地方政府應建立相關規劃和保護制度,在挖掘地方攝影旅游資源的同時,避免對攝影旅游景區造成破壞,把旅游資源保護視為必要條件,堅決不以經濟創收為目的而破壞自然生態環境和當地民風民俗。
(四)轉化攝影成果,實現經濟效益化
可將各地攝影作品轉化為攝影產品,開發攝影旅游宣傳畫冊、張貼畫、明信片、工藝品等;將攝影作品廣泛應用于各種商品包裝上;將攝影作品廣泛應用于各類商業廣告之中,在宣傳當地其他產品的同時也達到宣傳地方旅游的效果;精心挑選出攝影圖片庫中的優秀攝影作品,參與收藏市場的交易活動,實現其經濟價值。
(五)開發配套產品,突出攝影旅游特色
為了突出攝影旅游特色,吸引更多的攝影旅游者到來,相關旅游部門應積極開發配套產品。在飲食方面,發展攝影旅游餐飲服務要充分體現地方特色和菜系風格,開發民族風味飲食系列、土特產系列;在住宿方面,地方應該積極發展中端和部分高端的旅游酒店,可以建立相關攝影主題酒店,印制免費攝影旅游地圖宣傳手冊,客房的命名、裝修裝飾、用品的配置等都要明顯突出攝影主題,并統一使用主題酒店的形象識別標識,在攝影主題酒店內定期舉辦攝影旅游講座、培訓,在酒店內建設攝影主題小型圖書館等,同時可設立安全、舒適、衛生、便捷的鄉村特色小旅館,為攝影旅游者出行提供方便;在交通方面,進行鄉村公路升級改造,全面拓寬美麗鄉村之路,同時可以依托交通較為便利的特色村莊,設立小型自駕車營地;在娛樂方面,可設置民族特色演出劇院,開發地方傳統歌舞和制作舞臺劇,定期上演,歌舞重點突出當地民族的勞動、生活、節日等。通過開發這些娛樂產品,可以讓攝影旅游者在拍攝照片之后的閑暇時間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時讓攝影旅游者能夠全面感知當地的民族風情,增強攝影旅游過程中的體驗;在購物方面,購物商品開發首先應該要突出當地的特色,可以進行系列開發民間工藝產品,并對相關產品進行精美包裝,促進其銷售;在攝影旅游專項線路上,為了吸引更多的攝影旅游者到來,可以設計出特色精品旅游路線,讓攝影旅游者能拍出價值更高的作品。
四、我國攝影旅游的發展趨勢
(一)攝影旅游路線精品化
近年來,相機的普及率不斷增加,大量的攝影愛好者選擇了攝影旅游,他們喜歡選擇專門為攝影設計的旅游產品,而這種旅游產品不同于其他旅游產品,無論在最初的產品設計、路線安排,還是在攝影指導以及交流分享方面,都是體現出攝影旅游者個性化需求。而這種專項旅游產品將有利于提高攝影旅游水平。這就要求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在設計旅游產品時應追求精品化路線,在開發攝影旅游資源時,應在保留現有的景觀的基礎上,對其開發應按照高標準、高品位、精品化的原則,充分挖掘特色旅游資源的內涵,集中有限的人、財、物力打造精品路線,吸引各地攝影旅游者到來,從而提高攝影旅游收益,帶動地方經濟發展[6]。
(二)攝影旅游主體大眾化
隨著休閑時代的到來,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旅游者個性需求越來越明顯[7]。追求個性化的旅游需求是攝影旅游發展的內在動力,以自我為中心是攝影旅游者在進行拍攝時表現突出的一個特點,他們在拍攝過程中感受不同的快樂和趣味,尤其重視自由和個性化愿望的展示。攝影旅游作為一種高端的旅游方式, 符合旅游者的需求,已成為一種時尚,越來越受到人們青睞,正呈現出迅猛發展的勢頭,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也逐漸呈現大眾化發展趨勢。
(三)攝影旅游模式產業化
從199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把旅游業培育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到2009年國務院在《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提出旅游產業的定位“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中央、國務院多次提到旅游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強調旅游業在新世紀產業中重要的地位[8]。攝影旅游作為旅游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始初露鋒芒,已成為許多地方經濟新的增長點。隨著地方政府對攝影旅游愈加重視,攝影旅游必將呈現良好發展的勢頭。攝影旅游的發展將帶動一大批與攝影相關的產業發展,主要體現在飲食、住宿、交通、旅游門票、購物、娛樂等方面,形成產業化模式。
(四)攝影旅游市場國際化
我國攝影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對中外攝影旅游者吸引力極大,也為攝影旅游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源基礎。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中高檔照相機的消費大國,攝影愛好者群體和旅游需求不斷增長,各式各樣的攝影基地的逐漸成立,帶動攝影旅游進一步發展。我國攝影旅游市場前景廣闊,正呈現迅猛發展勢頭,未來必將呈國際化發展趨勢,吸引更多的國際游客,擴大世界攝影旅游市場。
五、結語
我國的旅游業已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攝影旅游是我國旅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屬于一種新興的旅游方式,現階段攝影旅游愛好者的個性化需求廣泛,其市場潛力巨大,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將朝著攝影旅游路線精品化、主體大眾化、模式產業化、市場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它的發展對提升地方綜合效益,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艾麗,王坤. 攝影旅游產品的創意開發研究——以常州市太湖灣旅游度假區為例[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24).
[2]何羿,余樂.攝影旅游初探[J].經濟研究導刊,2009(23).
[3]賈亦琦,張玉鈞.旅游者攝影行為研究初探——基于攝影旅游者與大眾旅游者的對比[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4]何世紅.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攝影旅游大趨勢[EB/OL].http://www.unpcn.com/NewsFiles/15121 2/20153112013109.shtml.[2015-12-21][2016-8-21].
[5]賈亦琦.基于景觀偏好視角的攝影旅游行為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2.
[6]鄒麗琴.云南省元陽縣攝影旅游開發研究[D].云南:云南大學,2010.
[7]趙本謙,索虹.我國影視旅游開發的存在問題及相關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8(17).
[8]付業勤,鄭向敏.我國智慧旅游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開發研究,2013(4).
[作者簡介]劉玲華,寧德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旅游景區管理。
[責任編輯 熈 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