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愛軍
摘 要: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國私家車數量在逐年增加,要想積極優化道路安全,就要積極踐行駕駛員安全管理條例,切實維護管控模型,減少交通壓力的同時,提高汽車駕駛員預防事故的能力。本文結合案例,對汽車駕駛員預防事故能力和交通安全項目的聯系進行了簡要分析,并集中闡釋了相應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旨在為相關管理部門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汽車駕駛員;事故預防能力;聯系;優化措施
1 案例分析
本文以草原二級公路為研究路段,選取的是內蒙古東部和西部區域。第一條二級公路是S201線路,從拉布大林到海拉爾路段,屬于二級公路基準,整體車速控制在每小時80千米,由于年度平均氣溫為2.0攝氏度到3.0攝氏度,整體路段生態環境較好。第二條公路是S101路段,是從錫林浩特賽罕塔拉到滿都拉圖之間,公路是二級公路,車速控制在每小時80千米,路段屬于平原微丘區,整體結構屬于漠化草原地貌。在2013年到2016年間,該地區發生了8起事故,K1+400發生1起重大轎車事故,時間在19:10;K2+450發生2起重大轎車事故,時間在14:10;K29+50發生2起重大客車事故,時間在06:30;K49+300發生3起重大轎車事故,時間在19:40。從肇事者由出發點到出事點的時間和距離分析,距離較遠,加之周圍景觀單調性,導致駕駛員出現嚴重的視覺疲勞,安全意識放松,精神疲勞感增強,注意力下降,就會出現交通事故[1]。
2 汽車駕駛員預防事故能力和交通安全項目的聯系
城市交通和行車壓力主要集中在機動車方面,汽車駕駛員的技術以及安全意識都會對駕駛效果產生影響,關系到駕駛者素養和交通安全之間的聯系。
第一,汽車駕駛員身體素質會對交通運行效果產生很大影響,主要是駕駛人員的身體健康情況,會出現體力透支的問題,駕駛員精神難以集中,則會導致交通安全問題。正是基于此,我國針對疲勞駕駛有較為嚴明的法規標準,駕駛者視力要達到標準,并且每年進行一次體檢,只有保證汽車駕駛員身體素質和水平,保證整體管理機制和運維體系的升級,也能進一步提高交通安全的整體有效性。
第二,在汽車駕駛員管理機制建構過程中,要積極落實交通安全和心理素質之間的維護機制,提高整體駕車有效性[2]。心理素養主要指的就是在駕駛員行車過程中的應變能力,駕駛員要在駕車過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不帶情緒行車,才能一定程度上優化行車水平。另外,在汽車行車過程中,中午過后是汽車駕駛員需要集中關注的時間段,主要是由于吃飯后大腦出現了嚴重的供血不足,需要駕駛人員具有更好的心里素質和自我管理能力,減少精神不集中對于其行駛的影響力。只有保證對路況進行集中判定和綜合分析,才能在優化自身整體行車能力的基礎上,減少由于判斷失誤導致的交通事故,從根本上提高行車質量。
第三,汽車駕駛員的汽車行駛技術和預防事故能力對于行車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駕駛員在實際形式過程中,應對緊急情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需要相關駕駛人員給予高度重視。有經驗的駕駛員在實際管控時能按照不同的要求和情況集中落實相應管理行為,踐行有效控制維度的同時,保證行車安全。有經驗的駕駛人員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化管理,有效控制車距的同時,也能進一步利用經驗減少車輛出現剮蹭和碰撞問題,有效的降低交通事故發生幾率,從而提高整體行車質量[3]。
3 提高汽車駕駛員預防事故能力和交通安全項目的措施分析
3.1 要積極踐行疲勞優化管理機制
在駕駛員管理項目過程中,要強化對于駕駛員疲勞問題的處理機制,拓展更加有效的管理措施,確保駕駛員在長時間駕駛時能有一段休息時間,出現疲勞時也能及時休息或者更換司機。要保證駕駛員的身體素質得以有效提高,對酒駕以及毒駕等問題的駕駛人員要進行嚴格管控和處罰。也要強化社會教育,建構更加有效管理模型,增強體育鍛煉的基礎上,減少肥胖問題和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對于駕駛員駕車過程的影響。只有從根本上提高疲勞駕駛的有效預防工作,才能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幾率[4]。
3.2 要進一步優化駕駛員的心理素質
對于駕駛員來說,不僅僅要保證身體素質,也要綜合提升其心理素質,能更好的應對不同的路面情況,從而提升整體管理效果,進一步對路況問題建立相應的客觀判斷以及準確分析。例如,面對一些冰雪路面或者是大霧天氣時,駕車新手會對其實際情況產生畏懼,滋生不良的心理負擔,從而影響駕駛判斷。正是針對于此,要提高準確判斷的能力,沉著冷靜的面對相應問題,從而謹慎處理,提高駕駛安全性。
3.3 要有效提升駕駛員預防事故的能力
對于駕駛人員來說,駕駛技術和預防事故能力都是較為重要的影響因素,需要駕駛人員給予高度重視,充分利用方向盤以及車燈等裝置,有效的預防車況問題和事故發生,及時解決相應的交通特殊問題,并且積極落實技術升級指標,建構系統化的管理機制和管控措施,提升自身技術的嫻熟性和穩定性。只有提升自身的綜合水平和預防事故的能力,才能更好的維護路面交通安全,保證整體管理機制和運行維度的有效性。也就是說,駕駛員不僅僅要具備較好的理論知識水平,也要有預防事故的綜合能力,及時建立動態性判斷,確保整體駕駛效果符合國家標準[5]。
3.4 要強化駕駛員的道德素質
除了上述所講的應用能力和水平外,也要積極提高駕駛員的道德素質,提高車輛運行維度和管控效果,確保管理機制和運行機制的有效性。在實際駕駛過程中,要按照公路標示以及相關法律規則執行相關操作。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監管機制和管控措施,確保執行機制和措施的穩定性。要提高駕駛員的道德意識和綜合素質,針對道路違法行為除了進行嚴格的處罰和懲處外,也要進行深層次的思想教育,提高駕駛員的綜合道德水平,才能更好地提高車輛管理效果[6]。
4 結語
總而言之,要充分認知提高汽車駕駛人員預防事故能力的重要性,也要進一步提高相關管理規范,提升管理機制和管控水平的基礎上,對駕駛員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以及道德素質進行全面維護和管理,提高駕駛員的綜合水平,為降低交通事故發生幾率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江.淺談如何提高汽車駕駛員預防事故的能力[J].汽車運用,2013,11(01):29-29.
[2]李帥軍,范在學,劉永軍等.試論如何提高汽車駕駛員預防交通事故的能力[J].科技信息,2013,11(33):382,337.
[3]王麗綿,陳劭,成波等.基于圖像式行駛記錄儀的汽車-自行車交通沖突特性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13,32(02):216-218,195.
[4]李秀麗,焦海賢,黃婷等.基于駕駛適應性和人因工程的事故預防對策[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7(04):622-625.
[5]陳勇.不良氣候條件下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預防系統研究[D].重慶大學,2015.
[6]殷勇.淺談如何提高汽車駕駛員預防事故的能力[J].科技風,2013,36(06):236-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