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靜
摘 要:我國奶制品行業還不夠完善,奶制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使我國奶制品消費者對進口奶制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從而對我國奶制品養殖業和奶制品加工企業產生了負面打壓作用,不利于我國奶業長期持續健康發展。本文通過分析我國奶制品行業存在的問題,以及進口奶制品不斷增長的原因等主要因素,提出國家應加大扶持力度、實現奶業產業一體化、有效利用國外奶制品市場等建議,借此緩解國外奶業市場對國內奶制品市場的沖擊,以期對我國奶制品行業有所幫助。
關鍵詞:奶制品 進口 影響 沖擊
中圖分類號:F426.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1(c)-080-02
1 我國奶制品進口貿易現狀
1.1 奶制品進口貿易現狀
多年來我國一向作為奶制品凈進口國。我國的奶制品進口源較多,有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相對“舊”的奶制品行業的運出國,還有加拿大、美利堅合眾國等,在這里面紐西蘭是我國奶制品進口額最多的國家。在我國的奶制品進口交易中,紐西蘭、美利堅合眾國因為它們生產水平較高和其品質有保證,一向是我國首要的奶制品進口國。而紐西蘭則是我國最大的奶制品進口國。在2011年,我國從紐西蘭進口的奶制品的進口額度不斷增加,到達48.0萬t,增加了54.20%,增加了51.00%。而我國從美利堅合眾國的進口額也在逐步的增長,在2008年其所占比例最高,最近這幾年有所降低。隨著2008年我國三聚氰胺事件的曝光,我國消費者選擇奶制品時大都會優先選擇進口奶制品,而隨著人們購買的需求,商家不斷增加進口額度,使得我國進口奶制品額度,逐漸增長,而紐西蘭、美國奶質優良,成為我國的主要進口國。
1.2 目前我國奶制品進口貿易的特點
奶制品進口量和進口額增加迅速,進口均價大幅增加。2009年~2014年一向處于猛增狀態,每年進口額都不斷激增。在近10年我國乳制品進口貿易中,其間2013年乳制品進口量價格急升,也是變化比較明顯的年份。在進口干奶制品中,奶粉和奶清是進口額度最多的兩項,奶清因為用處較多,而國內一直供不應求,所以就只能一直依賴進口。
2 我國奶制品進口貿易存在的影響
2.1 對我國奶牛養殖業帶來了壓力
進口奶制品的大量引進,使得國內的奶制品行業陷入低迷。當企業收入水平較低時,企業受制于市場的波動,而奶牛飼養購買需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著企業的實力。這便造成了很多散廣飼養產出功率低,影響農戶的養殖積極性,也給企業帶來了無形壓力。
2.2 對我國奶制品企業帶來了沖擊
由于國外奶制品的洶涌涌進,這無疑給中國奶制品公司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其間受影響最大的即是奶粉市場。從中國全體干奶制品進口總量來看,干奶制品進口對奶制品公司影響不明顯。但從品種和首要進口區域分析,中國干奶制品進口首要為乳清和奶粉,其間奶粉的進口對中國奶制品公司影響突出。
2.3 侵占了我國的奶制品市場
隨著我國奶制品進口額的不斷增加,進口奶制品已經逐步侵占了我國的奶制品市場,由于國外奶制品原料質量較好且價格低廉,因此被許多國內企業所引進。隨著國人不斷的購買進口奶制品從而使得國內的奶農和奶制品企業受到打擊,造成奶賤傷農的現象,使得本來就供不需求的國內市場加劇,隨著進一步的供不需求使得企業只能加大對進口奶制品的死循環當中。而進口奶制品也就不斷的侵占我國的奶制品市場。
2.4 我國種牛資源缺乏且質量較低
由于我國種牛資源缺少,并且品種不好,養殖簡單,飼料質量不高、儲備缺少,飼料構造不合理,缺少奶牛技能服務體系。不嚴格執行配種技能規程、配種失誤,奶牛長時間配不上種以及無防暑降溫、防寒保暖等辦法、或突然改變飼料及養殖辦法等,都可使產奶量下降。
3 奶制品大量進口的原因
3.1 國內物價上漲
勞動力價值的快速上升。2014年中國統計年鑒有關數據表明,從2007年到2013年,我國城鎮在崗就業人員年工資總額由2.50萬增加到4.83萬。生產資料短缺。一是奶牛源缺少。多年來,中國的良種奶牛主要靠引入。二是飼草缺少。這些年優異飼料產值雖有增加,可是相對于每年300萬t的需要,缺口依然很大。2013年進口額更是到達75萬,比2012年又增加了近80%。
3.2 國人對國產奶制品安全缺少信任
食物安全、食物質量遭到史無前例的重視和質疑。購買者重視點從奶粉轉向別的大眾食物,購買習氣發生了改變,購買能力強的購買者越來越傾向質優價高的進口食物,購買能力弱的購買者則回歸傳統。中國出品的食物在國外遭受抵抗浪潮,出口量降低。一些外國食物企業乘機加快進入,發展迅速,民族食物的競賽壓力加大。一些購買者經過入境帶著、郵購等辦法從國外、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直接采購國外嬰幼兒奶粉。
3.3 進口奶制品奶質優異價格低廉
比如全脂奶粉,在2013年全世界的價格大約是3750美元每噸,再加上進入我國所需要的各種稅收費用等,進口到我國國內后大約只有3萬元每噸。所以,以對全脂奶粉的情況我們能夠看出我國的奶制品在價格方面缺少優勢。并且國外奶制品輸出國通過長時間發展,對商品的質量極為注重,并建立了相對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質量相對優異。
3.4 奶制品總體關稅水平的下降有利于奶制品進口
在對待進口奶制品的稅收中不斷處于下降狀態,在本來52%的進口稅下降到了12%的進口稅,而對進口奶制品中的進口奶粉稅收更是低到了10%。而我國奶制品關稅的下降直接就使國外廠商的生產成本減少,使國外廠商進入我國市場的成本相應減少,在進入我國市場后出現物美價廉的情形,而我國自己的企業由于生產出的奶制品成本相對較高,使得在與進口奶制品價格戰中占不到優勢,而進口奶制品卻不斷侵占我國市場。
4 進口奶制品貿易對我國奶業發展影響的應對策略
4.1 政府應加強對國內奶業的扶持力度
目前針對我國發展奶業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協作,一方面需要加強政府對奶業的計劃方針、技能和財務支撐策略,降低奶牛養殖戶的養殖成本,提高奶牛養殖戶的飼養技能,給予奶牛養殖戶更加方便的借貸政策。從方針上對飼養奶牛、建立飼養小區、購買配套設備等方面給予一些價格優惠及經濟支持,從實行程序上減少復雜繁瑣的步驟。
政府應加大財政投入,從新西蘭、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進口優質種牛逐步進行配對,逐步改善我國種牛質量普遍較低的問題,并通過科技的進步,來提升奶品質量,讓其更有營養、更加安全。
4.2 加強行業對國內產品的質量監督
奶制品行業應當完善對奶制品的監督體系,為政府、民眾做好監督的第一道關卡,間接的提高我國在奶制品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加強對其行業內奶制品的安全監督,制定相應的規則,并且申請到政府給予批準,對比較抽象不易懂的條例條款進行相應解讀,使得比較上面的法律法規能夠與相對下位的實施人結合,使地方企業能夠了解、理解政策的內容,幫助地方企業建立規則并對其監督。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民眾對奶制品行業的安全監督系統,從而提升國人對國產奶制品的信任度,慢慢對國產奶制品恢復信心。
4.3 加強企業自身素質
企業應該與相關部門展開密切合作對企業員工進行定期的身體健康檢查,查看其是否健康,是否影響其工作,對企業員工建立相應的健康檔案,對員工進行定期檢查,檢查其責任心,每月進行一次安全責任檢查。對企業員工進行教育培養,增加其職業技能,使企業能夠生產出高質量的奶制品,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能夠更好地與進口奶制品進行競爭。
4.4 自主創新并招納人才
21世紀各個企業之間的競爭核心也就是人才的競爭,企業應該面向社會廣泛的招攬人才,讓相應的人才各盡其能。
另一方面奶制品企業應當多自主創新,唯有提高創新水平不斷的做出符合市場的產品,企業才能做到立于不敗之地,奶制品企業應增加奶制品的種類,擴展深受購買者喜歡的消毒奶、保鮮奶、酸奶、冰激凌等奶制品加工產品的比重,促使企業不斷的自主創新,不斷開發合適不同購買群體、不同購買水平的新產品。
參考文獻
[1] 陳兵,楊秀文,丁芳.2012年中國奶業貿易分析報告[J].中國奶牛,2013(4).
[2] 程國強,丁平,彭廷軍,等.中國乳業:生產、消費、貿易與國際化的影響[J].管理世界,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