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智政
摘 要:近年來快遞企業得到了非常迅速的發展,并且逐步深入到人們的生活之中。但是在快遞服務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并嚴重影響到快遞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就快遞企業的物流運作能力與供應鏈績效這兩者的聯系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快遞企業 物流運作能力 供應鏈績效關系 實證研究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8(a)-010-02
近年來隨著快遞市場的迅速發展,使得快遞企業的競爭也開始朝著供應鏈競爭的方向演變,而物流運作能力作為供應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運作能力往往也會直接影響到整個供應鏈績效。因此如何就系統的角度來進行整個供應鏈能力以及物流能力的提升,也是現階段快遞企業在管理過程中所需要迫切解決的一個問題。只有進一步提升快遞企業的物流運作能力,才能夠使得其供應鏈績效關系得到有效提升,并為該快遞企業的持續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1 物流能力的定義與內涵分析
物流能力指的是某一特定物流系統,從接受客戶需求訂單到處理訂單、分揀貨物、運輸交付給客戶的全過程中,其響應速度、物流成本、準時性以及訂單交付可靠性等多個方面的綜合反映。在供應鏈環境下一般可以將物流能力分為物流要素能力以及物流運作能力這兩個部分,其中物流要素能力指的是該物流系統中的機械設備、物流所示以及勞動力等各種資源。而物流的運作能力則能夠對該企業的物流能力以及經濟效益進行反映,其對于該快遞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傳統的物流管理過程中,其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并難以滿足日益理解的快遞市場的需求。而隨著經濟全球化以及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其對于快遞企業帶來了諸多機遇的同時也提出了更為嚴峻的考驗,這也就要求快遞行業必須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物流運作能力,并借此使得自身的供應鏈物流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1]。
快遞企業只有在關注物流需求這一基礎上來進一步強化自身的物流業務處理能力,才能夠使得自身的供應鏈績效得到有效的增加。快遞行業在運行過程中其主要業務在于給用戶們進行分銷配送業務的有效提供。在對服務顧客這一過程之中還需要將工作重點放置在基本客戶服務與增值客戶服務這兩個方面,其中增值客戶服務多體現在其運作能力的柔性部分,并多是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來進行一些特殊物流服務的有效提供。此外快遞企業在運營過程中還可以加強自身的成本控制能力,這也是該快遞企業物流運作能力得以有效提升的一個重要手段[2]。
2 供應鏈績效簡述
快遞企業在自身的供應鏈管理過程中,其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還需要在這一過程承擔產品以及管理等多個環節所帶來的風險。這也就要求快遞企業在經過合理準去的績效評估之后,才對該快遞企業的資源以及社會資源進行最優化應用,并借此來取得一個良好的經營效果??冃гu估機制其也是戰略層與執行層兩者朝著共同戰略目標前行的一個重要黏合劑,其也能夠直接反映出供應鏈的具體運營狀況,從而為該快遞企業供應鏈管理體系的進一步優化提供足夠的數據支持,此外供應鏈績效還需要對各個環節的運營關系進行全程的分析評價工作,并需要同時具備有監督與導向這兩種職能,只有這樣才能夠為供應鏈的優化工作提供足夠多的科學依據[3]。因此在供應鏈的管理過程中就需要對該供應鏈系統運行的合理性進行檢查,在此過程中還需要對外在環境的變化情況進行監視,并考評企業自身的供應鏈管理模式能否符合外在競爭環境的實際需求,并借此來對客戶需求進行準確反映。
3 物流運作能力與供應鏈績效的指標構建
3.1 快遞企業運作模式與運行環境簡析
我國的快遞企業多是以承接小件貨物服務為主,其對于客戶的服務流程與服務要求與其它行業也有著比較大的差異性。在快遞行業的運營過程中,運輸時其最為重要的一個關鍵環節,并直接影響到該快遞企業的服務質量。但是在進行快遞服務的過程中其比較復雜,比如一些需要跨區的快遞服務其就運輸過程往往也需要經過多個環節。
就快遞行業的運作模式進行分析,發現整個遞送過程是網點、中心以及客戶三者所構成的一個系統,并包含了多級網點??爝f業務員在受到客戶所需寄送物品之后,需要立即將該物品進入到傳輸過程中,這也就要求快遞行業能夠具備有良好的運輸速度以及運輸安全性,并借此來提升該快遞企業的快件運輸能力以及實際管理水平?,F階段多將快遞的整個運作流程具體分為攬收、中轉以及派送這三個大的環節[4]。
快遞企業的完整運作系統主要包含服務中心、分揀中心、收派件網點與運輸設備網絡等部分,但是還有一些快遞企業會選擇將部分業務外包的模式來獲取到良好的經濟效益。比如一些小型的快遞企業因為缺乏有大型的分揀中心,因此多借助于租貸的形式來實現該業務功能。而本文的供應鏈視角范圍則是將寄件客戶、收件客戶以及快遞企業三者所構成的局部供應鏈系統。
通常情況下會將快遞的物流能力分成時間、成本、品質與柔性四個維度,其中時間因素可以細分為客戶的響應時間、快件的運輸時間和服務全過程時間這三個環節,客戶響應時間主要是快遞人員就客戶發出需求后到上門取件所需的時間,而快遞運輸時間指的是快件在運輸過程中所耗費的時間之和,服務全過程時間則指的是從客戶下單到收件人收件所需耗費的時間之和。
成本因素有快遞單價以及保費兩部分構成,成本單價指的是該快遞企業對單筆快遞服務所編制的標準價格,而保費則代表的是客戶為了確保該物品的運輸安全性,而選擇性為該物品購買的保險費用。品質因素多存在有便利性、可靠性、成熟性和準確性四個部分,便利性指的是該快遞企業為用戶所提供服務的便利程度,并包含有其服務網點是否廣泛以及電話網絡的下單質量等;可靠性多是指該快遞企業在快件配送過程中的安全性與準確送達率;成熟性則表示該快遞企業的管理模式以及運營方式的完善程度,其具體表現為快遞人員的業務水平熟練程度以及該快遞企業的服務流程是否通暢等;準確性則表示的是能夠按照客戶的要求在準確時間內進行取件或者送件,柔性因素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來進行考慮,其分別為企業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快遞人員在服務過程中的服務態度以及對風險保障或者特殊配件的處理能力。
3.2 快遞企業供應鏈績效評價
在對快遞企業進行供應鏈的績效評價過程中,也就可以借助于供應鏈運作績效以及服務績效兩個要素來進行評價,具體如下:(1)運作績效,其反應的是供應鏈流程的柔性因素、相應速度以及快件的配送可靠性等因素。(2)服務績效,其主要反應了客戶對該快遞企業的服務滿意程度與忠誠度,本文主要就品牌影響力、客戶忠誠程度以及市場創新能力這三個指標進行衡量。
4 結果討論
4.1 因子分析
本文將快遞企業物流運作能力按照成因分子分為了時間因素、成本因素、品質因素以及柔性因素這4個維度以及12個二級因素,并將供應鏈績效按照成因分子分為了供應鏈運作績效以及服務績效這兩個部分7個問題。
在對時間因素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其包含了響應訂單時間、快遞運輸時間以及快遞服務全過程時間這三個問題指標。對其進行主成分因子提取,發現其變量的荷載一般都介于0.75~0.81之間,并表明了快遞企業的物流運作能力與其時間因素兩者具備有較高的效度。對成本因素進行分析時中主要包含了成本單價以及運輸報廢這兩個部分,對其進行主成分因子提取,其變量荷載介于0.54~0.80之間,大于0.5表明物流運作能力與成本因素兩者具備有比較高的效度,并證明了快遞行業其服務價格往往直接影響到該企業的競爭水平。品質因素包含便利性、可靠性、成熟性以及準確性這四個問題指標,其變量荷載位于0.61~0.86之間,大于0.5,表明快遞企業物流運作能力與品質因素有著較高的效度。柔性因素一般包含了風險保障與特殊事件處理能力、企業品牌影響能力以及快遞人員服務態度這三個問題指標,其變量荷載接入0.64~0.81之間,大于0.5,表明快遞企業物流運作能力與柔性因素具備有較高效度。
綜上所示,快遞企業就需要從以上結果方面就自身的物流運作能力進行評估,并在此基礎上來根據問題的不同進行解決方案的針對性選擇,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該快遞企業的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并借此來提高整個快遞供應鏈的適應能力。
4.2 相關分析
對快遞企業物流運作能力與其時間因素、成本因素、品質因素以及柔性因素四個維度進行分析,得出其相關系數分別為0.69、0.54、0.67與0.63,證明了物流企業其運作能力對于供應鏈運作績效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就這四個維度對快遞企業的服務績效進行相關分析,得出其相關系數分別為0.65、0.51、0.70、0.67,證明快遞企業物流運作能力與其供應鏈服務績效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
通過快遞企業物流能力與其供應鏈績效的相關性分析,發現快遞企業在實際供應鏈管理過程之中,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時間成本、品質以及柔性因素,才能夠幫助該快遞企業進行供應鏈績效的有效改善,而通過將供應鏈戰略融入到整個企業戰略的形式,也能夠使得該快遞企業的競爭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此外快遞企業也可以將供應鏈作為一種轉變機制來看待,并可以在此基礎上來給予所有追求進步以及領導地位的快遞公司進行廣闊發展空間的提供,這需要快遞企業加強對供應鏈的管理力度,并借此來為整個行業定義服務模型,從而在整個快遞系統中得到持續迅速的發展。
5 結語
近年來快遞行業得以迅速發展,并且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因此如何進一步優化快遞行業的業務流程,并為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的快遞配送服務也就成為了快遞行業的相關管理人員所需要迫切解決的一個問題。進行供應鏈績效研究的目的在于知道企業們在管理實踐中合理應用供應鏈的績效評估工作,并借此來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以及供應鏈整體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劉華明,王勇.供應鏈伙伴關系對客戶整合的影響——基于物流能力視角的實證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6(9).
[2] 李靜.供應鏈績效影響因素及相互關系的實證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
[3] 趙曉敏,高方方,林英暉,等.基于顧客退貨的閉環供應鏈運作績效研究[J].管理科學,2015,28(1).
[4] 鄧萍.供應鏈環境下的港口群物流聯動模式與實證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3.